山区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的种种表现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975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农村尤其偏远的山区初中,在学生物理学习的调查中,发现约5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发展的显著不平衡;二是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成绩不佳,或越学越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根据农村近20年物理教学经验判断,除去客观硬件配套设施的不足之外,应该从学生主观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上寻找答案.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山区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及表现,供同行参考.
  1想象力不足,物质模型构建模糊
  想象能力,也就是形象思维能力,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山区缺乏有效的动感实验或多媒体设施,学生对特定条件下抽象的物理现象的分析或抽象物质的认识,在头脑中很难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头脑中一片空白,也很难想象出物质或现象的“表象”,也就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不能有效地演示或多媒体感性展示,则山区学生受环境影响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对于电荷的定向移动的理解、电压电阻概念的理解等一系列问题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磁感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形成磁场这种物质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切割磁感线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2控制变量不得力、因果思维推理不科学
  物理现象或某些物理量发生发展总是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蒸发及蒸发快慢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任何温度下”与“温度、液面及液面上空气流速”这一限制条件之间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出现错误.又如焦耳定律Q=I2Rt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公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或防止电热是应考虑电流还是考虑电阻,从而产生顾虑而出现错误.
  3“顺藤摸瓜”、逆向思维不成熟
  逆向思维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概念堆砌,比较思维运行受阻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能较好地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就能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中加以整理、消化并吸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发电机与电动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回顾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想电动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 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械效率等.
  5习惯成自然,思维定势导向有误
  思维定势在习惯上也被称作思维上的“惯性”.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小车速度越大撞击阻碍物破毁越严重.则: A、运动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运动物体的惯性是物体一种性质;错选A的比例竟占6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上述问题是山区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主要思维错误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独立性;二是不能准确定性物理源于生活;三是忽视物理探究自然规律的条件性;四是没有搞清物理公式应用中的严密性与逻辑性;五是物理知识积累的断层与片面,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六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七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八是主观意断,应接不暇.客观原因表现在: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应试制度,不求过程只求提高成绩;三是硬件设施不足,缺少对学生思路的形象典范;四是学生还没有把握住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
  总之,物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采取有效、科学的思维活动直接影响物理教学与物理学习的成效.山区学生因地制宜,克服物理学习中错误的种种思维表现,扬长避短,在不断探索中进步.
其他文献
你平时都怎么吃早餐的?边走边吃、带到办公室吃、还是专门去早餐店吃呢?据说.现在很多美国人都选择到办公室坐在桌前吃早餐,还有些人开着车就顺手把早餐给吃了。这两种早餐形式分
我们班的“捣蛋专家”可是大名远扬,总让刚上完课的老师久久不能忘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物理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基础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基础知识的升华。任何复杂的物理问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物理问题综合而成。不
一、单词  1. visit v. 拜访;访问  既可用作及物动词又可用作不及物动词。eg:  I visit my grandma once a week. (作及物动词) 我一周去看奶奶一次。  They are visiting in London. (作不及物动词) 他们在伦敦访问。  拓展:visit还可用作名词,意为“参观;访问”。eg:  This is my first visit
期刊
1学习方式的涵义  1.1学习方式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习方式有多种定义,总结比较常见的对于学习方式的定义发现学者们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如学习方式包括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概念的上位概念等.因此我们取其中一种学习方式的定义便于读者理解其概念.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1.2传统学习方式及其优缺点  由于受传统客观主义知识观影
table, ice, duck, flag…这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它们的名词意义对大家来说一定是小菜一碟,但老外经常把它们当作动词用,它们的动词意义和用法你知道吗?   1. table:名词,桌子;当动词用时是指开会时延期讨论提案等,也就是暂缓审议(to postpone discussion of a bill or suggestion until future time)。例如:   Th
期刊
“天,阴沉沉的,试卷上鲜红醒目却不尽如人意的分数刺得我眼睛生疼,上一次考试的分数还那么令人兴奋,可这一次……老师虽然没说什么,可从云端落下的感觉,只有自己最清楚。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语文教学如同写作,固然要重视课文的导学,但也要重视语文教学的结课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
在学校开展的“春风行——文明驻我家”活动中,我做了一次文明小卫士。
1. mountain与hill  两者都可以表示“山”。mountain指陡峭连绵的高山,而hill则指小山或丘陵。eg:  We like climbing the hill in the morning. 我们喜欢在早晨爬山。  They are living in a mountain village. 他们住在一个山村里。  拓展链接:mount n. 山,通常放在山名之前。eg: M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