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反思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页例3是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教学。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1. 借助几何直观探究数学本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经过时间”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钟面按大格划分,每个走过一个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9走到6,通过曲线,把“走”的过程“画”出来,抽象的经过时间变得可视可数。学生用钟面直观地反映和揭示思考、讨论问题的思路,图形生动形象地描述“经过时间”。利用钟面来表达对“经过时间”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几何直观在发挥优势,也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呈现。
   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突破数学上的难点。因此,在思考数学问题时,能画图尽量画图,目的是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表示出来,把本质的东西显现出来。
   2. 经历几何直观呈现的过程,发挥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几何直观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几何直观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光用嘴巴讲,学生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通过把圆形钟面时针走过的曲线轨迹变成了直线,化曲为直,用时间轴的呈现方式,学生直观“看见”了:9时是出发时间是一个点、6时是结束时间也是一个点、经过时间就是“走过”9个大格就是9小时。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经过时间变得可视。说不清的“时间”和“时刻”得到了感受。
   几何直观是为更好的数学理解而服务的。我们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中。因此,教学过程有三个目的要达成。
   其一,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或“数”或“画”,抽象的“经过时间”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其二,学生在与同伴分享不同思考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图形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这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想法,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的表达,抽象的叙述变得清楚明了。
   其三,在同伴的展示中,学生进行再次观察,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想法,有利于信息回忆和方法的促成,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
   3. 几何直观是种意识,也是种技能与能力,更是种思维方式
   对数学教学来说,几何直观首先表现为一种意识——面对数学问题能想到画图来帮助思考;其次表现为掌握一定的集合直观的画图技巧,能画出图来,并借助图形进行思考的经历和经验,表现为一种能力;不断运用,形成正向的动力,逐步形成遇到问题从直观层面去思考,推动思维开展的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恰当的图形、直观的模型,更有利于揭示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使思维更容易转向更高级、更抽象的空间形式。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不仅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作为数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思考问题的习惯。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楼山初级中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教学实践的起点,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策略和方案,是联系新课程理念与课程行动的关键。因为教学不仅是教者个体的劳动,作为教者,不仅要去认识教材,还要思考如何将教材的诸多内容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内在情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航。我校对数学教学设计开展了两年多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
本世纪初,笔者独资在广州和佛山两地各创办了一所专门为外来工子女提供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办学历史。十年多的办学经历考证了我的办学动因,坚定了我的办学信念,同时也使我的办学观点和对教育的思考得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提升。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为什么要办学?创办什么样的学校?把学校办成什么样?这是学校举办者要明确回答的问题。  基于外来工子女上学难、找到优质的学校更难的窘境,加
摘 要 家校合作是学校办学的时代要求。家校合作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育经验,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大有助益。  关 键 词 家校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当前,教育越来越从封闭走向开放,其中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家校合作的日益密切。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家校互动中既改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