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治疗6 个月后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心理社会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 心理社会干预; 焦虑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抑郁症困扰,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为了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的心理社会干预,以了解其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到2009年10月收入我院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入组条件:①诊断均符合CCMD-III诊断标准[3];②均为首次发病;③经系统治疗临床痊愈出院。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及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社会干预,患者在痊愈出院后护理人员每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1次,在其返院复诊时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1次。
1.2.1 心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由2名治疗师、8~10例患者及其照料者以小组的形式接受心理社会干预,包含5部分内容:①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首先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其次,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同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更多信息,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和合作,鼓励其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②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天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为患者解除痛苦和焦虑,同时向家属和亲友解释情感和经济支持的重要性,通过干预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让家属参与治疗,主动去关爱患者,并教会其如何应对疾病,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③认知行为治疗,针对患者存在的认知上的偏差,采用言语交流与行为矫正方法相结合,帮助患者识别和改正错误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④放松疗法,让患者平卧于床上进行放松训练,微闭双眼,两臂防御身体俩侧,先让其领会主观感觉,如握拳-松开,深吸气-慢慢呼气-放松,从面部至下肢肌肉和关节依次放松,并嘱患者多听优美舒缓的音乐,以稳定情绪,缓解负性心理;⑤集体心理辅导,由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由家属陪同每月参加1次互动式活动,时间约为60~90 min。
1.2.2 评定方法 采用Zung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量表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进行评定。经评定分数越高在各方面的功能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2.3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SAS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52.28±10.1447.64±8.4253.76±9.4643.64±7.76
对照组54.08±8.9653.44±10.0653.47±9.2353.45±10.82
t值-1.42-2.76-0.24-4.37
P值>0.05<0.01>0.05<0.01
从表格中可见干预后6个月两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6个月的心理社会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社会功能上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心理护理的特点在于激发患者的潜在心理资源,协助患者渡过危机,以正确的方法面对困难和挫折,通过干预主要是让患者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和紧张、焦虑、苦闷的心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从而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重获生机。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对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和帮助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进入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5]。
抑郁症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药物的治疗,更需要家庭社会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在出院时护士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家庭宣教,尽可能多的让患者参与家务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其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6]。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的心理社会干预,给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服务、陪同就诊、真诚而切实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对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感到满意,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说明对抑郁症患者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心理社会干预的作用将日趋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2]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3] 王永红.心理社会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11:2858.
[4] 徐俊冕.临床实用心理护理.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4.
[5] 徐曼莹,蔡慧慧.精神科护理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6-77.
[6] 车文博.心理治疗指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869-874.
【关键词】抑郁症; 心理社会干预; 焦虑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抑郁症困扰,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为了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的心理社会干预,以了解其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到2009年10月收入我院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入组条件:①诊断均符合CCMD-III诊断标准[3];②均为首次发病;③经系统治疗临床痊愈出院。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及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社会干预,患者在痊愈出院后护理人员每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1次,在其返院复诊时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1次。
1.2.1 心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由2名治疗师、8~10例患者及其照料者以小组的形式接受心理社会干预,包含5部分内容:①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首先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其次,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同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更多信息,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和合作,鼓励其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②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天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为患者解除痛苦和焦虑,同时向家属和亲友解释情感和经济支持的重要性,通过干预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让家属参与治疗,主动去关爱患者,并教会其如何应对疾病,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③认知行为治疗,针对患者存在的认知上的偏差,采用言语交流与行为矫正方法相结合,帮助患者识别和改正错误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④放松疗法,让患者平卧于床上进行放松训练,微闭双眼,两臂防御身体俩侧,先让其领会主观感觉,如握拳-松开,深吸气-慢慢呼气-放松,从面部至下肢肌肉和关节依次放松,并嘱患者多听优美舒缓的音乐,以稳定情绪,缓解负性心理;⑤集体心理辅导,由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由家属陪同每月参加1次互动式活动,时间约为60~90 min。
1.2.2 评定方法 采用Zung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量表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进行评定。经评定分数越高在各方面的功能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2.3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SAS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52.28±10.1447.64±8.4253.76±9.4643.64±7.76
对照组54.08±8.9653.44±10.0653.47±9.2353.45±10.82
t值-1.42-2.76-0.24-4.37
P值>0.05<0.01>0.05<0.01
从表格中可见干预后6个月两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6个月的心理社会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社会功能上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心理护理的特点在于激发患者的潜在心理资源,协助患者渡过危机,以正确的方法面对困难和挫折,通过干预主要是让患者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和紧张、焦虑、苦闷的心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从而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重获生机。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对患者采取早期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和帮助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进入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5]。
抑郁症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药物的治疗,更需要家庭社会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在出院时护士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家庭宣教,尽可能多的让患者参与家务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其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6]。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的心理社会干预,给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服务、陪同就诊、真诚而切实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对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感到满意,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说明对抑郁症患者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心理社会干预的作用将日趋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2]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3] 王永红.心理社会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11:2858.
[4] 徐俊冕.临床实用心理护理.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4.
[5] 徐曼莹,蔡慧慧.精神科护理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6-77.
[6] 车文博.心理治疗指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86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