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前途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发展。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和陕西省彬县的教育现状,就如何办好教育,谈谈个人的三点想法。
让教育回归本位
政府与社会要把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首先,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教育工作,深入基层,研教育之情,解教育之困,急学校之忧,思师生之需,真正为教育办实事,为教职工办好事。其次,作为教育人,上自教育局长、学校校长,下至教职员工,一定要有教学是中心,质量即生命的意识,抓好教育工作。最后,家长及全社会应该真正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让教育回归本真
我国教育,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后来的目标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再到现在的高效课堂,千改万改,万变不离其宗。可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某一种形式,改来改去,走了不少弯路,加重了教师负担。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还是应尽快让教育回归本真。
培养人、造就人始终是学校的第一要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点在于育人,其本源意义应该是培养人的真善美。课程改革是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为价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质本源,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所以,教书育人是教育人的责任,教育人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教,不要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质量。
把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始终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最大程度保留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根据不同兴趣,选择不同的教育。
一是整合师资及学科资源,让学生产生兴趣。教育局要整合师资资源,特别是体、音、美等薄弱学科教师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采取走读授课、定期支教、组织活动等方式,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些优质或奇缺的教育资源。
二是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尊重教育规律,满足学生的兴趣。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当地资源,使学生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开设书法、美术、剪纸等方面的兴趣班或活动小组,使学生能开展各种活动。
三是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教师不要加重学生负担,不要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将学习变为自觉行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提升。
让教育回归本质
各级行政部門不要干扰教育,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性很强,各级行政部门尽量不要干扰教育,要为教育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要动辄“行政命令”,不考虑教育的特殊性。
教育人别将教育行政化 作为教育局及学校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思教育,踏踏实实抓教育。要严格执行计划,扎扎实实搞教研,抓教学,提质量。不能随波逐流,迎合领导.将教育行政化。同时抓工作要综合全面,决不能顾此失彼。
创造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一定要克服各种形式主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因此,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事,如培训、学习、教研、校本研修等,对教师从严要求,丝毫不能放松,而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不要让教师做,不要加重教师负担,要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任重而道远,但笔者认为,只要教育人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让教育回归本位、回归本真、回归本质,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其本源和规律上来,那么这样的教育必将凝聚正能量,得到大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县城关小学)
让教育回归本位
政府与社会要把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首先,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教育工作,深入基层,研教育之情,解教育之困,急学校之忧,思师生之需,真正为教育办实事,为教职工办好事。其次,作为教育人,上自教育局长、学校校长,下至教职员工,一定要有教学是中心,质量即生命的意识,抓好教育工作。最后,家长及全社会应该真正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让教育回归本真
我国教育,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后来的目标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再到现在的高效课堂,千改万改,万变不离其宗。可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某一种形式,改来改去,走了不少弯路,加重了教师负担。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还是应尽快让教育回归本真。
培养人、造就人始终是学校的第一要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点在于育人,其本源意义应该是培养人的真善美。课程改革是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为价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质本源,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所以,教书育人是教育人的责任,教育人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教,不要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质量。
把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始终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最大程度保留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根据不同兴趣,选择不同的教育。
一是整合师资及学科资源,让学生产生兴趣。教育局要整合师资资源,特别是体、音、美等薄弱学科教师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采取走读授课、定期支教、组织活动等方式,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些优质或奇缺的教育资源。
二是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尊重教育规律,满足学生的兴趣。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当地资源,使学生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开设书法、美术、剪纸等方面的兴趣班或活动小组,使学生能开展各种活动。
三是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教师不要加重学生负担,不要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将学习变为自觉行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提升。
让教育回归本质
各级行政部門不要干扰教育,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性很强,各级行政部门尽量不要干扰教育,要为教育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要动辄“行政命令”,不考虑教育的特殊性。
教育人别将教育行政化 作为教育局及学校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思教育,踏踏实实抓教育。要严格执行计划,扎扎实实搞教研,抓教学,提质量。不能随波逐流,迎合领导.将教育行政化。同时抓工作要综合全面,决不能顾此失彼。
创造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一定要克服各种形式主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因此,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事,如培训、学习、教研、校本研修等,对教师从严要求,丝毫不能放松,而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不要让教师做,不要加重教师负担,要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任重而道远,但笔者认为,只要教育人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让教育回归本位、回归本真、回归本质,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其本源和规律上来,那么这样的教育必将凝聚正能量,得到大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