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版本的地理教科书不同程度地在内容上选用了各种案例。然正如新课程所提倡之理念,教科书仅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由此,我们要利用手中的案例实施教学,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将案例分析清楚,以此向学生展现完整的、典型的分析方法,而且要走出案例,让学生去寻找案例,让学生从身边的案例中去获取方法的体验。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
受学生能力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的客观材料。比如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以强化他们在学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时所掌握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案例教学,是要把学生纳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当中去探讨问题,不是简单地举例子。课标中除了行为条件“举例”外,更有行为动词“说明”。所以我们不能将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要充实现成的案例,因地制宜地修改案例,还要迁移案例。通过充实、改进、迁移,我们不仅能吃透教科书提供的案例,而且能归纳出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案例中,以走出案例。走出案例,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
受学生能力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的客观材料。比如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以强化他们在学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时所掌握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案例教学,是要把学生纳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当中去探讨问题,不是简单地举例子。课标中除了行为条件“举例”外,更有行为动词“说明”。所以我们不能将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要充实现成的案例,因地制宜地修改案例,还要迁移案例。通过充实、改进、迁移,我们不仅能吃透教科书提供的案例,而且能归纳出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案例中,以走出案例。走出案例,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