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抽象函数问题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赋值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例1 (2009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12题)已知函数f (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xf (x+1)=(1+x)f (x),则f (f (512))的值是( )
  (A) 0(B) 112(C) 1 (D) 512
  解:(A).可得f (0)=f (112)=0.
  当x≠0时,得f (x+1)=1+x1xf (x),所以f (512)=
  513f (312)=513·3f (112)=0,f (f (512))=f (0)=0.
  注 :用数学归纳法可证得f (n+112)=0(n∈Z)
  二、函数与方程——抽象函数永恒的主题
  例2 (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第一大题第9题)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x≠1)满足f (x)+2f (x+20021x-1)=4015-x,则f (2004)=.
  解:2005.可得f (x+20021x-1)+2f (x)=4015-x+20021x-1,解函数方程组,可得
  f (x)=401313-400613(x-1)+x13,f (2004)=2005.
  三、奇偶性、单调性——不可忽视的常规性质
  例3 (2008高考辽宁卷理科第12题)设f (x)是连续的偶函数,且当x>0时f (x)是单调函数,则满足f (x)=
  f (x+31x+4)的所有x之和为( )
  (A) -3(B) 3(C) -8(D) 8
  解:(C).由f (x)在 [0,+∞)上是单调函数.又f (|x|)=f (|x+31x+4|),所以|x|=|x+31x+4|.
  当x+31x+4=x,即x2+3x-3=0时,x1+x2=-3.
  当x+31x+4=-x,即x2-5x+3=0时,x3+x4=-5.
  所以所求答案为-8.
  例4 (2008年高考重庆卷理科第6题)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满足:x1,x2∈R,有f (x1+x2)=f (x1)+f (x2)+1,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f (x)为奇函数 (B) f (x)为偶函数
  (C) f(x)+1为奇函数 (D) f (x)+1为偶函数
其他文献
网络文化自有其自由的边界:是否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切实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是否有助于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是否维护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
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想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就结合几个具体例子谈谈合情推理在解答题中的应用.  一、在函数问题中应用合情推理  例1若f (x)=113x3+112ax2+x+b在[-1,2]上单调增,求a的取值
在高三数学复习中,不少学生做了大量的练习却收效甚微,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只注重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统观历年各地高考试卷,可以发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所以,在
如何解高中数学选择题是很多学生关注的,选择题做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的分数,但如果花的时间过长,即使正确率较高,试卷想拿高分也很难.因此对这种答案就在选项中的题型,在考
题目:已知关于x的方程|x-k|=212kx在区间[k-1,k+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以方程为依托,将绝对值、无理式、根的分布有机结合,编拟出一道含绝对值的无理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是各类赛题和高考试题的热点,同时由于该类试题的综合性强、复杂程度大,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不能很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而也成为难点.本文将从
两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