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球”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被称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橙色,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2001年9月1日前,乒乓球比赛以21分为一局,现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王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梦之队”的姿态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乒乓球项目也是中国代表团最为稳固的夺金点之一,至2005年,共获冠军奖牌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3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

乒乓球的历史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把网球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现,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乒乓球的由来。
  乒乓球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
  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

乒乓球经典打法


  1.快攻型打法。快攻打法多站位于近台,较多采用撞击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小,击球时需加紧大臂,利用腰部转体的力量去击球。这种类型的打法主要是追求速度,在击球瞬间需要把握来球的旋转方向与力度,若上旋较强需压拍,若下旋较强需立拍,因此要求球员需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这种打法以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为代表。
  2.弧圈打法。弧圈打法多站位于中远台,较多采用摩擦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大,击球时尽量大幅度地引拍以增加击球时的力矩,这样可以尽量增加球的旋转性。由于退台拉弧圈时球在空中飞行速度时间较长,对方有充足时间准备,所以弧圈打法的选手要注意拉球线路的选择。这种打法以我国的邓亚萍、张怡宁为代表。
  3.弧圈结合快攻。弧圈结合快攻是指弧圈多一些、快攻少一些的打法。这种打法多站位于中台,若来球较短,则上步使用快攻技术,若来球较长,则撤步使用加转弧圈球,若来球不长不短,则多站位中台使用前冲弧圈球。这种打法以我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为代表。
  4.削球打法。削球是指利用球拍的摩擦力切削击球的一种技术。击球时,球拍后仰,由体侧上方向前下方挥拍,挥拍呈圆弧路线,在球的下降期触球的中下部。发球或接发球完毕后便会退到远台进行防守型的削球。凡是用这种打法的选手多为高手,正手可拉可削,反手可拱可削,技术运用是最多的。这种打法以韩国的朱世赫、我国的丁松为代表。

攻球的动作要点


  攻球是比赛中争取主动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按身体方位有正手攻球、反手攻球、直拍反面攻球、侧身攻球;按站位有近台快攻、中台快攻、远台快攻;按动作有快抽、拉抽、扫抽、扣杀。攻球的特点是种类多、球速快、力量大。
  1.正手近台攻球。正手近台攻球是指站位近台且击球时间早的正手攻球法,它的动作幅度小,球的速度快,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要点: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辅助用力;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触球瞬间向前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
  2.正手中远台攻球。正手中远台攻球是指站位稍远的正手攻球法,它的动作幅度大、力量重,进攻性强,但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大。要点: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上臂带动前臂发力;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3.反手近台攻球。反手近台攻球是指站位近的反手攻球法,它的动作幅度小、力量小、速度快、突击性强。要点:击球过程中要注意收腹,转髋转腰;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发力为主,手腕有一向前上方摩擦球的动作;保持适宜的击球点尤为重要,离身体太远或太近難于发力。
  4.侧身正手攻球。侧身正手攻球是指充分侧身的同时转腰引拍的正手攻球法。要点:侧身后,要保持上体与球台的角度合适,既能攻斜线,也能打直线,同时不妨碍下一次击球;收腹,保证足够的击球空间;应尽量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击球;攻球时要利用右脚蹬地的力量,重心适当前移,前臂稍向前发力。
  编辑 朱庭萱
其他文献
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每讲完一个问题后,就问学生“懂了吗”,学生答得很流利“懂了”。“会了吗?”“会了。”可是在做题时,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少数优等生外,差生、中等生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  我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发现的问题就不少。如教学教科书第94页例3、例4时,我把计算方法、步骤及怎样点小数点都教给了学生,学生当时也说会了,接着我就指名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郑小鹏:94
行程问题历来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往往对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准,题目内容只要稍加变化,部分学生就不知所措。而复习课一旦落入新授课的俗套,又势必会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厌倦。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问题:AB两地相距5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4小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在无意中出现的错误都可以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发挥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在教育学中,我们将这种转化能力叫做教学机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机智是考验一个数学教师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该如何才能让课堂中教师出现的错误释放独特的美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师课堂,通过新的视角进行赏析,看看名师是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成就精彩课堂的。  教学片断一:“错”从错处来(特级教师刘 松)  课
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笔者以为计算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需求和情感,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从教学的需要出发,适时适宜地变换教师角色。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扮演计算情境的创设者    以往的计算教学,不仅机械枯燥,而且教学模式更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学生充当“计算器”,教师充当计算器的“指令者”。学生不能顾及计算方法的理解,更谈不上计算方法的探索与形成过程。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
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是自主性学习的最重要表现,是自我教育的开端。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一、操作论证中诱发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之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因此,动手实践操作是学生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中创设学习背景。但事实上,教师在考虑学生学习背景时,却往往是从数学的逻辑关系出发,或者不切实际地设置一个悬念,以求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学习背景,思维含量低,缺乏情感因素,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有些教师常
生本教育就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本能,解放儿童,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觉产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取得学习成效,并能从中获得学习幸福感。如何才能达成上述目标?现以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学习。  一、利用预习单预习  师(出示数字组成的大象图):这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你们认识吗?  师:你找到了哪些数?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说明做事要有序)  1.师:如果没有这些数
前不久,我校开展了“统计”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吴老师执教“统计”一课,其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断一:  (出示例题主题图,如图1)  师:小红家养了许多小动物,要想一眼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1:把它们先分一分、排一排,最后再数一数。(教师点击课件,如图2)    师:如果老师要求你把小红家饲养小动物的情况画在纸上,你会吗?(学生尝试画图)  师
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复习课后有这样一道题目:90、72、85、51、76、55这几个数中,除以2没有余数有( );除以3没有余数的有( );除以5没有余数的有( )。  学生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有的埋头苦算;有的抓耳挠腮,表情痛苦不堪;还有的眉头紧锁,不知如何动笔。  师:面对这道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是一个一个算吗?  生2:老师,有简便的方法吗?  师:咱们一起来想
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并不仅仅局限在小小课堂方寸之地。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相比较,我们应该着眼于拓展课堂空间,让开放式教学融入日常实践中去,对过去那种注重层次性、步骤明确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改进,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牵引”的依赖,不再“亦步亦趋”。从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大课堂里自由、自立、自主的有一番“大作为”。  一、大预习——始于任务引领  教学不是从课堂开始。突破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