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本总结报告是“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学生现状与对策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我校“体质健康”不及格学生现状,制定改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政策与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学生现状
1.我校2016年参加测试学生2221人,其中176人不及格,占测试总人数的7.94%;我校2017年参加测试学生2216人,其中154人不及格,占测试总人数的6.97%。
2.2016年各测试项目按照不及格人数,依次是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有998人不及格;体重指数共有444人存在肥胖、超重、较轻体重现象,其中有262人不及格即肥胖;1000米、800米有313人不及格;立定跳远有230人不及格;肺活量有160人不及格;50米跑有106人不及格;坐位体前屈有78人不及格。
3.2017年男生各测试项目,按照不及格人数排序,依次是引体向上、体重指数、1000米、立定跳远、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不及格人数分别占男生总人数的71.35%、27.10%、18.32%、11.93%、6.77%、5.40%、3.91%。
二、不及格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一致认为自己体质健康,足以应付日常生活学习,测试成绩与自己体质健康关系不大;参加《标准》测试的原因,是因为学校要求必须参加;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主观态度不积极,不重视体测,甚至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仅限于应付,以至于出现缺项明显多于女生,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与测试数据表现相同。
2.身体形态是最大障碍
从2015级三年不及格的85人中选出有效测试数据,与2017年全校男女生均值相比,除女生50米与全校均值相同外,身高、体重大于全校均值,尤其体重增加的比例要超出身高增加的范围,且其他项目均低于全校均值。2015级不及格男生BMI=78/1.75*1.75=25.4,明显大于全校男生BMI=65/1.71*1.71=22.2,2014级不及格女生BMI=61/1.63*1.63=22.9, 明显大于全校女生BMI=53/1.6*16=20.7。
这与我们平常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即超重、肥胖等体重过大因素会导致心肺耐力、上肢绝对力量、快速力量等下降,成为影响学生《标准》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3. 测试成绩反馈不及时
我校通常在每年的9-11月全面开战《标准》测试工作,第二年2月以后才能得到教育部反馈的学生成绩,3月才能公布前一年成绩(由于涉及学生隐私,只能公布总成绩),6月份补测之后不公布成绩,因此学生查看成绩既不及时,也不方便,还不全面。学生既不能随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也缺少个人、班级、学院排名的激励竞争机制。
4.锻炼指导不够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发现,自俱乐部教学以来,课中多以专项技术为主,身体素质练习较少,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也多出于娱乐目的,有针对性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相对较少。这与测试数据表现一致,男、女生不及格人数最多都是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项,体重指数项, 1000米、800米项。
同时,学生通常都认为自己的体质是健康的,对体质健康的重视不够;青少年时期的发育水平决定了疾病较少,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学生健身动力不足,教师课内注重动作技术教学,健身指导课内无需求,课外更难延伸到!
三、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学生的对策
基于报告所显示的具体情况和呈现出的问题,学校从上到下,齐心协力研究制定对策,并督促体育与健康教师逐步落实,逐渐形成以下五个特色
(1)加强健康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发展的意识。
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1.体育课的重要性;2.现代社会中的体育与健康;3.在体育运动中磨炼意志;4.生活方式与健康;5.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等理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学生树立练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2)拓展时间资源,充分利用散碎时间。
1.分层晨跑,重在落实。早操25分钟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晨跑,每次距离不少于1500米。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加晨跑,我们还采用了分层晨跑,对于一部分身形过于肥胖,体能过差的学生,跟不上班级队伍的情况,由体育教师设计合适的运动量,逐步引导齐参与晨跑,先树立信心,逐步提高体能,从而养成习惯。
(三)开发课程资源,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1.定期举行各年级课外体育比赛比如跳绳、踢毽子、跳绳、以及篮球比赛等多种课外比赛。
2.及时反馈学生成绩,进行评比表彰
教育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及时反馈。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体育锻炼也是如此。而我校现在的操作方式不利于学生成绩及时反馈,一是《标准》测试和成绩公布时间相差近4个月,二是测试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测试成绩,三是补测成绩无法评分、公布。
因此,我校要切实促进学生体制健康发展,就要加强经费投入,改善条件,运用现代网络设施,及时反馈学生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个人、班级、学院排名,表彰优秀,并让测试教师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积极开展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在多种文件中明确《标准》执行中的具体事宜,如:“奖分,惩罚,三好学生评选,表彰奖励,评优、表彰,补测处理,免予执行《标准》,存入学生档案,评定等级,缓测,免测,达标争优,指导,科学研究,教师工作量,场地、设施和器材条件,技术培训,体质健康监测,专业化的测试、医疗防护和质量保障,安全教育,人身伤害事故,避免重复测试等”。
从以上关键词可以看出,一是国家非常重视,二是体系庞杂。因此,只有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文件,及时发现问题、深度查找影响因素,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标准》实施的方法,才能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导向明确、诚信可靠、保障有力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学生现状
1.我校2016年参加测试学生2221人,其中176人不及格,占测试总人数的7.94%;我校2017年参加测试学生2216人,其中154人不及格,占测试总人数的6.97%。
2.2016年各测试项目按照不及格人数,依次是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有998人不及格;体重指数共有444人存在肥胖、超重、较轻体重现象,其中有262人不及格即肥胖;1000米、800米有313人不及格;立定跳远有230人不及格;肺活量有160人不及格;50米跑有106人不及格;坐位体前屈有78人不及格。
3.2017年男生各测试项目,按照不及格人数排序,依次是引体向上、体重指数、1000米、立定跳远、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不及格人数分别占男生总人数的71.35%、27.10%、18.32%、11.93%、6.77%、5.40%、3.91%。
二、不及格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一致认为自己体质健康,足以应付日常生活学习,测试成绩与自己体质健康关系不大;参加《标准》测试的原因,是因为学校要求必须参加;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主观态度不积极,不重视体测,甚至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仅限于应付,以至于出现缺项明显多于女生,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与测试数据表现相同。
2.身体形态是最大障碍
从2015级三年不及格的85人中选出有效测试数据,与2017年全校男女生均值相比,除女生50米与全校均值相同外,身高、体重大于全校均值,尤其体重增加的比例要超出身高增加的范围,且其他项目均低于全校均值。2015级不及格男生BMI=78/1.75*1.75=25.4,明显大于全校男生BMI=65/1.71*1.71=22.2,2014级不及格女生BMI=61/1.63*1.63=22.9, 明显大于全校女生BMI=53/1.6*16=20.7。
这与我们平常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即超重、肥胖等体重过大因素会导致心肺耐力、上肢绝对力量、快速力量等下降,成为影响学生《标准》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3. 测试成绩反馈不及时
我校通常在每年的9-11月全面开战《标准》测试工作,第二年2月以后才能得到教育部反馈的学生成绩,3月才能公布前一年成绩(由于涉及学生隐私,只能公布总成绩),6月份补测之后不公布成绩,因此学生查看成绩既不及时,也不方便,还不全面。学生既不能随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也缺少个人、班级、学院排名的激励竞争机制。
4.锻炼指导不够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发现,自俱乐部教学以来,课中多以专项技术为主,身体素质练习较少,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也多出于娱乐目的,有针对性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相对较少。这与测试数据表现一致,男、女生不及格人数最多都是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项,体重指数项, 1000米、800米项。
同时,学生通常都认为自己的体质是健康的,对体质健康的重视不够;青少年时期的发育水平决定了疾病较少,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学生健身动力不足,教师课内注重动作技术教学,健身指导课内无需求,课外更难延伸到!
三、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学生的对策
基于报告所显示的具体情况和呈现出的问题,学校从上到下,齐心协力研究制定对策,并督促体育与健康教师逐步落实,逐渐形成以下五个特色
(1)加强健康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发展的意识。
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1.体育课的重要性;2.现代社会中的体育与健康;3.在体育运动中磨炼意志;4.生活方式与健康;5.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等理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学生树立练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2)拓展时间资源,充分利用散碎时间。
1.分层晨跑,重在落实。早操25分钟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晨跑,每次距离不少于1500米。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加晨跑,我们还采用了分层晨跑,对于一部分身形过于肥胖,体能过差的学生,跟不上班级队伍的情况,由体育教师设计合适的运动量,逐步引导齐参与晨跑,先树立信心,逐步提高体能,从而养成习惯。
(三)开发课程资源,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1.定期举行各年级课外体育比赛比如跳绳、踢毽子、跳绳、以及篮球比赛等多种课外比赛。
2.及时反馈学生成绩,进行评比表彰
教育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及时反馈。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体育锻炼也是如此。而我校现在的操作方式不利于学生成绩及时反馈,一是《标准》测试和成绩公布时间相差近4个月,二是测试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测试成绩,三是补测成绩无法评分、公布。
因此,我校要切实促进学生体制健康发展,就要加强经费投入,改善条件,运用现代网络设施,及时反馈学生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个人、班级、学院排名,表彰优秀,并让测试教师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积极开展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在多种文件中明确《标准》执行中的具体事宜,如:“奖分,惩罚,三好学生评选,表彰奖励,评优、表彰,补测处理,免予执行《标准》,存入学生档案,评定等级,缓测,免测,达标争优,指导,科学研究,教师工作量,场地、设施和器材条件,技术培训,体质健康监测,专业化的测试、医疗防护和质量保障,安全教育,人身伤害事故,避免重复测试等”。
从以上关键词可以看出,一是国家非常重视,二是体系庞杂。因此,只有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文件,及时发现问题、深度查找影响因素,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标准》实施的方法,才能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导向明确、诚信可靠、保障有力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