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温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还原历史的“温度”,让中学生触摸更真实、更丰满的历史,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史料”,让学生们去体验、探知历史的形成和真相。本文结合实践,对历史史料的课堂诠释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历史课堂;史料;体验;应用
  历史的有趣在于透过众多繁杂的线索探究历史真相的过程,但为什么很多中学生却不喜欢历史,并声称“学不会”历史。原因在于一些教育者剥夺了学生寻找真相的权利,只是将已经形成的历史结论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被动地强行接受。历史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在某个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是不是都是正确的?怎样去辨别“真历史”和“伪历史”?其实,几乎在每个学生脑海中都多少会浮现出类似的问题,这就是他们对历史的“兴趣点”,正是这些“点”会激发起他们探求历史真相的动力。但如何探究同样是个问题。笔者认为,让学生们学会通过史料去还原历史、验证历史,让历史不再是单纯的年号与人物组成的文字,而是具有历史温度的鲜活生命,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创新。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于“史料”在历史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 借“史料”引发质疑
  历史比之于语文缺少华丽词藻,比之数学缺少神奇符号,更多的是年号、人物、事件的文字描述,学习起来难免会有味如嚼蜡之感。因此很多历史教育者会运用史料来烘托历史氛围,再现历史细节,通过史料引发学生的质疑,从而吸引他们对历史研究产生兴趣。如在讲到“红军长征”时,在对长征路线有所了解之后,给学生出示出自曾经亲历过的一些人物的叙述史料:如胡耀邦曾经在回忆中提到了当时的情况:“没有任何选择……不战斗,就会被杀死”;而在杨成武的回忆录中记载的是“两个团的敌人……迫击炮弹连珠般飞过来……”;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记录的“……丁甘如说爬到山顶下达的命令是‘坐下来往下滑’,但有的同志掉下去再也见不着了……”等三份史实,让学生们阅读的同时思考:“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路如此艰难漫长,为什么当时不选择一条别的路来走?”“谁能为当时的红军设计一条更加有利的路线?”。从质疑引发思考,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想拨开迷雾窥探历史真相的冲动。这就是史料的作用,它存在本身就能够让学生们对历史产生怀疑,产生探究的动机。
  二、 借“史料”创设情境
  历史是无法复制的,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历史情境进行还原和再现,以便让中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更真实地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了解历史、挖掘历史。如在“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从自我修复的“重建”走向世界舞台的深刻含义。教育者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图片等这些史实,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历史情境。史料一是一张照片,照片上1971年中国重新在联大会议上拥有了合法席位,而代表中国参加会议的乔冠华走到中国席位的一刻,酣畅淋漓的大笑。从照片上仿佛可以听到他的笑声穿透了相机,跨越了山河,带着巨大的声浪传到每个国人的耳朵里。而被西方各大媒体争相刊登的这张名为“乔的笑”的照片,被夸张成了“震碎联合国大厅玻璃”的笑声。这张照片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没想到一个人的笑还能够引起世界的关注,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笑代表的仅仅是一个人吗?为什么他的笑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只是一张图片,仿佛就将学生带回到了中国的70年代,带到了联大的现场,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走向世界历经了怎样的艰辛,却又如何令世界瞩目。之后学习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时,则给学生们出示的是一段尼克松访华时与周恩来“历史性握手”的视频史料。这段视频同样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视频中再现历史一幕,趣味中又带着深刻的历史性,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70年代的中国已经开始了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新征途。
  三、 借“史料”拓展思维
  让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在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而历史思维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情境思维、二是辩证思维。史料中会展现某个时期的地方背景以及国家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环境和背景中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去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产生共鸣。多个视角对历史进行“审视”,不但能够对历史事件了解得更全面,还会让辩证思维得到提高。如在学到有关“美国冷战”的问题时,就可以将史料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将1946年乔治·凯南的一封长电报作為“一类史料”进行呈现,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思考:“凯南是怎样对他的观点进行论述的?”“大联盟成员彼此的关系在美国领导人眼中是怎样的?”“遏制苏维埃扩张会仅在欧洲范围内吗?”等问题;然后出示1946年罗伯茨和尼古拉的电报,作为“二类史料”,让学生从中了解在二战时期,三个国家之间关系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最后提供一些“三类史料”作为补充,如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样构成一套完整的史料学习方法,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史料分析中,诱发、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人物还是事件留下的每个印迹,我们都可以通过史料进行感知。史料如同历史的外衣,它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也保留了历史的温度。而历史教育者如何让史料在历史课堂发挥它的巨大价值,就需要运用一双慧眼、一颗匠心去认真筛选、客观诠释。
  参考文献:
  [1]金明强.走出课堂 融入生活——谈乡土史料在初中生体验式学习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5(Z1).
  [2]杜丽琴.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练习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3]李亚南.浅议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56-58.
  作者简介:
  王磊,甘肃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传道授业”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学识上要更加广博精深,而且对于礼仪修养也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既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崇,更是对培育学生礼仪修养等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视。在儿童青少年时代,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受影响更甚。正所谓:“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潜移默
摘 要:在全面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各学科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在旧式的美术教学方式中,主要是以学科知识、美术的绘图技巧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随着美术课改的进行,美术的教育开始从过去的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开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重视,学生的各项发展开始有了质的进步。笔者将以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为依据,提出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模式。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其中几何直观便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较广的手段,主要思想在于将复杂的数学关系用几何图形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直观的理解。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只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事物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心理问题者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的出现率逐步上升,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水平的人才,已经成为中职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文中通过介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
摘 要: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九种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充分发挥了导语集中注意力、诱导思维、激发情趣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方式;思维  一、 引言  课堂导入虽占时不多,寥寥数语,却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像美酒,酝酿醉人的情绪;它像磁铁,紧扣动人的心弦;它像金桥,联系新旧的知识;它像动画,引人入胜,流连忘返;它像魔术,启迪思维诱发情趣。  那么如何使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心中之痛。要想探出一条作文教学有效之路,首先需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获取独特体验,同时加强读书积累,点亮语言挖掘素材,再者,强化指导点拨,有步骤有规划地进行训练,最终推动写作能力的提升,写出真性情、有个性的好文章。  关键词:参与生活;个性标签;读书积累;强化训练  一、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的总体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够根
摘 要:数学课堂的激趣在现阶段由于缺乏“新的营养”,已渐渐失去往日蓬勃的生机,以“三性”为理论依据,为“激趣”溯源固本显得非常必要,激趣的植入点——人本性;激趣的根本点——生活性;激趣的生长点——实践性。这些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重视。  关键词:激趣;溯源固本;人本性;生活性;实践性  如果把“激趣”比作一棵老树,那是因为这棵老树作为历经十多年课改,被广为熟识和培育,尤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的运用占有
摘 要: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朗读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了发现,对同一篇文章
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读有所获,是我探究的目的和方向。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成功的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欲望。  关键词:读物推荐;阅读指导;开展活动;熟读精思  《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的精彩表现,让我领略了一代少年的风采;《朗读者》中每一位朗读者的经典朗读,唤起了我对读书的热爱;《百家讲坛》中大师们的独到见解,让我倍感读书的重要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设计古诗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无法获得理想的古诗词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学习古诗词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