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綜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成才,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载体。但也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专业的指导等问题,制约社团活动的开展,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只有完善社团组织规范、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提升活动的内涵和层次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高校思政教育 载体性
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构成的群体组织,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组织活动,其作为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研究学生社团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社团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社团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社团能发挥其他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学生社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社团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那些蕴含丰富内容的社团活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类社团活动,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渠道,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
2.大学生社团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从各个方面展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使之主动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保证学校各项事宜的顺利开展。首先,学生社团本身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体现,不仅可以减轻学校在管理方面的压力,还可以实现学生与老师、学校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秩序、健康文明校园环境;其次,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创建了生动、和谐的人文环境,给予了学生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获得了自我效能感,感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从而有勇气面对挫折,挑战困难,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自觉地对各种庸俗的、消极的文化、思想加以抵制,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3.大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活动,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全局观念,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学生通过组织或参与社团活动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提升知识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社团的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社团的活动虽然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做法,使活动缺乏思想深度,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一些社团的发展还具有商业化倾向,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逐渐背离了社团高尚的宗旨,影响了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
2.社团缺乏专业指导。目前社团建设主要以娱乐精神为主,社团开展的活动更是带有娱乐性质。大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多数是以满足社团成员浅层次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他们只关注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以为只要能使大家玩得开心、痛快就达到了社团成立的目的,往往忽视了社团的教育性,很多社团都没有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引导。
3.社团经费紧张,活动无法正常组织和开展。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财力、场地、设备不足的情况,社团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高校对于社团给予的经费都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没有经费,物质的匮乏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有的甚至因此而夭折。
三、有效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功能发挥的措施
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的类型逐年增多、规模逐渐扩大,社团活动形式千姿百态,社团的影响力逐步增强。高校开始积极关注社团的发展,如何把社团发展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领域成为高校的又一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把握高校社团发展的规律,找出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功能发挥的措施。
1.完善社团组织规范。首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社团管理机制,在学院团委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社团部,由专人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成立社团联合会,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其次应强化社团的纪律意识,有效的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地发展,缺乏纪律,缺乏理性,学生社团发展就会偏离最初的目标和正常的发展轨道,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要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和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再次应精简社团数量和社团成员,精心选拔一批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社团干部,通过他们的言行引导、感染和激励社团成员,优化社团的整体风貌,增强社团的社会影响力。
2.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首先是经费保障,这是社团发挥精神文化作用的基础。在社团活动经费筹集上要拓展多元化渠道,即以学校拨款为主渠道、社团自筹为补充。学校要对社团现状进行考察,掌握不同类型社团的需求、活动范围、规模等,优化资源配置,对不同的社团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其次是加强指导,这是提升社团活动品位的重要保证。学校必须为社团配备一些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社团活动提供技术指导,把握社团活动的方向性、知识性和教育性。
3.提升活动的内涵和层次。社团活动应显示趣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当今的大学生个性鲜明,信息化程度高、争强好胜,社团活动应顺应他们的特点,彰显他们的个性,创新形式和内容。社团干部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一些新兴、时尚的元素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度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陈望梅.大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林令阳.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3.
[3]杨娟.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
[4]沈晓华.学生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硕士学位论文,2006,5.
本文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课题《高校学生社团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SKQN1302)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高校思政教育 载体性
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构成的群体组织,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组织活动,其作为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研究学生社团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社团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社团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社团能发挥其他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学生社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社团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那些蕴含丰富内容的社团活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类社团活动,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渠道,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
2.大学生社团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从各个方面展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使之主动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保证学校各项事宜的顺利开展。首先,学生社团本身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体现,不仅可以减轻学校在管理方面的压力,还可以实现学生与老师、学校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秩序、健康文明校园环境;其次,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创建了生动、和谐的人文环境,给予了学生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获得了自我效能感,感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从而有勇气面对挫折,挑战困难,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自觉地对各种庸俗的、消极的文化、思想加以抵制,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3.大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活动,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全局观念,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学生通过组织或参与社团活动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提升知识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社团的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社团的活动虽然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做法,使活动缺乏思想深度,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一些社团的发展还具有商业化倾向,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逐渐背离了社团高尚的宗旨,影响了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
2.社团缺乏专业指导。目前社团建设主要以娱乐精神为主,社团开展的活动更是带有娱乐性质。大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多数是以满足社团成员浅层次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他们只关注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以为只要能使大家玩得开心、痛快就达到了社团成立的目的,往往忽视了社团的教育性,很多社团都没有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引导。
3.社团经费紧张,活动无法正常组织和开展。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财力、场地、设备不足的情况,社团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高校对于社团给予的经费都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没有经费,物质的匮乏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有的甚至因此而夭折。
三、有效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功能发挥的措施
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的类型逐年增多、规模逐渐扩大,社团活动形式千姿百态,社团的影响力逐步增强。高校开始积极关注社团的发展,如何把社团发展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领域成为高校的又一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把握高校社团发展的规律,找出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功能发挥的措施。
1.完善社团组织规范。首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社团管理机制,在学院团委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社团部,由专人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成立社团联合会,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其次应强化社团的纪律意识,有效的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地发展,缺乏纪律,缺乏理性,学生社团发展就会偏离最初的目标和正常的发展轨道,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要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和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再次应精简社团数量和社团成员,精心选拔一批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社团干部,通过他们的言行引导、感染和激励社团成员,优化社团的整体风貌,增强社团的社会影响力。
2.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首先是经费保障,这是社团发挥精神文化作用的基础。在社团活动经费筹集上要拓展多元化渠道,即以学校拨款为主渠道、社团自筹为补充。学校要对社团现状进行考察,掌握不同类型社团的需求、活动范围、规模等,优化资源配置,对不同的社团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其次是加强指导,这是提升社团活动品位的重要保证。学校必须为社团配备一些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社团活动提供技术指导,把握社团活动的方向性、知识性和教育性。
3.提升活动的内涵和层次。社团活动应显示趣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当今的大学生个性鲜明,信息化程度高、争强好胜,社团活动应顺应他们的特点,彰显他们的个性,创新形式和内容。社团干部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一些新兴、时尚的元素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度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陈望梅.大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林令阳.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3.
[3]杨娟.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
[4]沈晓华.学生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硕士学位论文,2006,5.
本文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课题《高校学生社团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SKQN13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