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中体验求知的激情与独立思考的乐趣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1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育是纯粹功利性吗?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吗?大学精神遗失了吗?这些问题似乎司空见惯、老生常谈,但是当我们对大学教育寄予无限期望而又不得不直面当下的教育实践时,对于这些问题,除了深刻思考和反躬自省,我们别无选择。
  
  一、作为问学过程的大学教育
  
  冲过拥挤的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之后,该以怎样的姿态过好大学生活?这是莘莘学子必须认真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乎人生未来的发展。义、利之争贯穿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始终,大学教育也概莫能外。发端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功利性的社会运作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对于一切社会行为,甚至包括利他行为,一般都从利益的角度采取一种“有用”或“无用”的观点来解释,这种观点也极大影响了人们对于大学教育功能的认知。如果你问: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将来找个体面的工作”、“毕业后考研、攻博、出国深造”云云,类似于“黄金屋、颜如玉”的说法是常见的回答,司空见惯以至于人们认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的知识被定义为“有用”的,否则即是“无用”的,泾渭分明,黑白分明。对于知识的评判标准变得刚性化和绝对化,在过分强调功利性的同时也忽略了大学教育的人文性特征,而后者恰恰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精神。
  相对于高中阶段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大学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帮助学生叩开学问殿堂之门的教育,我们把这一教育过程称为问学之路。所谓立德、树人、致知,应当是大学教育的本意。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正心立性、厚德载物、格物致知,在三者的基础上,再来谈如何达到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这才是大学教育完整的逻辑过程。而在极端功利心的驱使下,人们舍弃了这一逻辑过程,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单在职业训练和应试上下功夫,导致大学人文教育的虚无化。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教育,职业和金钱是人格修养的副产品。正如《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离开人文修养一味去寻求功利性的目的,是典型的舍本逐末。是故,叶兆言先生说:“我们在今天常会奇怪,过去的学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学问。就说留学,这些年往国外跑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今天学人的学术根底都戳穿不得。说穿了或许很简单,这就是今天的学人,没有前辈们活得那么纯粹。知识是一种积累,而在今天,知识常常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稍稍学得了一点皮毛,就迫不及待地拿去换钱。”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一周之内学会微积分,不能要求学生半个月学完四书五经,也不能期望学生一个月内掌握流利英语。所有的学习过程都需要积累,即使所谓的“顿悟”或思想的灵光,也是建立在长期积累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平时上课不学习,复习时熬夜背笔记,考试也能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事情不少学生都经历过。但考试过后再回头想想,临阵磨枪、死记硬背的东西到现在还有多少会记得?死记硬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高分,但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与思维方法我们却没有掌握。而这正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问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基本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立法者,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选择提供教学资料和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创设一个参考性的知识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个空间中通过自主努力得到提升。
  
  二、大学教育的交际性质
  
  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对教师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做了一个非常明晰的总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为是非标准的唯一评判者。但在我们当下所处的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和以互联网所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技术非常发达,各种知识领域日渐分化,即使是做博士水平的研究,所关注的也只是某个学科领域下的某个极细的分支问题,走出所在的研究领域之外,教师并不是专家,而是一个普通人。所以,现在的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角色,其实是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的。实事求是的讲,在很多方面,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如学生的。比如在上《教育学》课时,有一个大三学生对笔者说,他想去一家网络搜索公司实习,并撰写了一篇关于中文搜索引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让笔者帮他看一看,提些意见或建议。很明显,这就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但是笔者还是愿意读一读,希望能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提一些问题。比如作为一个门外汉,笔者想了解一下百度和Google这两个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将来的市场占有预期、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发展前景等。教师在看学生研究成果的同时,自己也学了不少东西,受益颇深,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教师擅长的,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是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大学教育的“应试化”问题,是当前大学生、教师、媒体和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话题,各种观点可谓见仁见智。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情况下,高中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沦为考试的附庸。但是,随着扩招和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开始向大学延伸。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过程的单向度和教育目的的极端功利性,任由这种倾向在大学中蔓延,将贻害无穷。相比于中小学阶段以知识学习和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大学教育更多地具有思想沟通的性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领域莫不如此。这需要调整教师的教育思想,同时还要重新定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各自的角色。
  在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上,一种通行的观点把教师称为“知识的传播者”。汉语中的“传播”意指“流通、扩散”,隐含着言说者主导的倾向;而“传播”的英文对应词为Communication在具有“流通、扩散”含义的同时,更多地具有信息的“分享、共享、互动”的意指。有一次在与一个外文专业的教师探讨外语教学方法时,他提及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在国际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所谓的“交际”核心在于教会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表达又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新信息(New Information)、新知识(New Knowledge)、新思想(New Idea)。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学教学过程。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师生之间进行信息、知识、思想的分享和互动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大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交际或沟通(Communicative)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人可以是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垄断者、立法者和判官,教学的效果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这就是大学教育过程的交际性质。而且,这种交际过程应当是多维的,教与学的方法手段是互动沟通,最终达成的目的也是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的沟通交流。现在,大学课堂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幻灯片(PPT)使用过多过滥,教师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旁观者,教师上课讲幻灯片,下课学生拷幻灯片,这就是典型的依附于幻灯片(PPT-driven)的教学过程。课堂上的逻辑思考不见了,师生互动不见了,多的是光影的喧嚣。
  
  三、从问题和兴趣出发
  
  大学是一种分学科的教育,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当我们面对和需要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问题本身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却是综合性的。学科是我们人为划分的,而外部世界却是整体的。通过学科来看世界,得到的可能是一些割裂的景观。对于此,我们必须保持警醒。我们所谓的学科系统知识,本身也许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越是系统、越是完美,可能越限制人的思想。对于那些教育思想大家,如夸美纽斯、洛克、杜威、蔡元培等,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思想归结为几个方面,难道我们总结过的所谓的思想体系就能真正涵盖他们的思想吗?这个体系是不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我们在理解别人思想的时候,自己先摆放好了几个箩筐,符合甲条件思想观点的东西放在甲箩筐里,符合乙条件思想观点的东西放在乙箩筐里,不太符合自己标准的思想就忽视了或有意无意的回避了。于是我们得到的所谓思想体系可能是一个残缺的体系,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人家思想的精髓。所以要保持警惕,总是学习、接触某一学科理论体系,可能会导致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其他实践或理论。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可以参考某个学科体系,但不要受体系本身的束缚。解放思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在教学领域也是如此。这涉及到一个教学或研究的思路,即从问题出发。对学生来说,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当然这个过程是个体的体验过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能不能自主探索一种妥善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问学兴趣,并学会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方法,这是教育的关键。
  在大学课程里应当如何培养兴趣和问题意识呢?一方面要通过微观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另一方面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学业评价也要考虑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前,大学实行的学分制是以各门课程简单加和的方式来计算学生学业成绩的。不管课程难度和创新性如何,只要上课时间是一样的就可以拿到同样的学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学生有选择较容易过关的课程的激励。而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学生选修课程所获得学分的多少,既与修习的课程门数有关,也与课程的难度密切关联,即是以课程难度对学分进行加权。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课程,他们就可以选修很少的课程就能拿很多的学分。而在我国的大学中,学分一般是按学科门数来定的,学生就可能专门去选轻松的课来学,容易出现为学分而学分的现象。在学生确定选修课程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发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和人生发展的目标。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和职业定向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应是耳提面命、亦步亦趋,而是要做学生生涯发展的引导者。
  如果学生自己对于某个学科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是很难为学生划定一个方向去努力的。在课堂上,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材料,鼓励学生就某个领域进行自主钻研,自主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提供一种现成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样学到的只是僵死的教条,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的欣喜。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Herbert Spencer,1820年~1903年)一书中,斯宾塞认为:“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许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诚哉斯言!
  
  四、知识的边界与独立思考
  
  兴趣具有倍增的性质,对一个问题的兴趣会促使你研究相关的问题,并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在做研究或论文中我们经常发现,在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之后,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或方法论的缺失无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开始阶段速度很慢,遇到各种拦路虎是家常便饭,常会体验到挫折感。心平气和地逐渐深入下去,随着知识的累积和方法的拓展,发现这一问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在这种情况下,兴趣的逐渐增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正像学弹钢琴或吉他,一时兴起练个三五天甚至几个月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兴趣保持。刚学这些乐器时你会非常痛苦,因为既不懂乐理又不懂键盘弦品,很多人都过不了第一关。但过了一段时间,只要能够把最初的入门阶段坚持下来,打好基本的乐理和指法,你就可以一边欣赏自己的乐曲一边练习了。
  这就是说,发掘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乐趣,都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这一过程描述得很精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学习,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死记硬背,学到的只是一堆僵死的符号,领会、运用算是学会了别人发现过的东西,而能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这里的思想指的是独立的见解或创见。同时,在读书、学习、思考、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知识本身保持一种警惕,要问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它的边界在哪里?“言必称希腊”并不是一个能使我们真正获益的路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去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刊物《百叶窗》就大学教育问题采访笔者,在问到大学教学的性质和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时,笔者提出理想的大学课堂应当是这样的:以兴趣集中起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郑重其事地探讨这个领域内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教学氛围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教师和同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而且应该是比较幽默和诙谐的;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大家所能感觉到的;教学的形式是师生互动的活动,不是僵死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要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活力;同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都要体现出多样的个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消费至上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教师、作为学生,不少人都失去了先贤所谓的“坐而论道”的耐心,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功利观也使得我们失去了“为公立学”的恒心。有人问季羡林先生:“您关于古代东方语言的研究对现在有什么用?”季先生说:“学问不能拿有用无用来衡量。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有什么用?”现在,面对大学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功利性知识观的诘问,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回答?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反思过度功利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看过教育电影《春风化雨》的很多人都为基廷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洋溢着独立思考与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学方式所打动。基廷老师是一个标杆。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人疯狂,总有一些东西让人沉醉。激情具有感染性。师生求知的热情、知识所散发出的理性光芒,将指引我们在大学教育的问学之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欢歌。正如斯宾塞所言:“孩子,我无法牵着手把你从这里带到那里,这条路你必须自己走去。我能够真正向你承诺的,只是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会给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这代替不了什么,一切得由你自己决定,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孙霞)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是最佳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深感创新教育理念和理论往往凌驾于教学实践之上,很难融入平日教学当中。为了探求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切实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我校进行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我想以《拿来主义》为例,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在教
一、“实体思维”与“实践思维”    近年来,关于教师发展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从“实体思维”范式转向“实践思维”范式。  实体思维,是指将教师的专业素质预设为客观存在的实体,或是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或是教学知识、技能技巧,以此来诠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思维方式将教师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等同起来,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教师就相应要掌握那些方面的知识。实体思维不仅预设了教师发展
她的故事,在一部分人眼中是不务正业、甚至是离经叛道;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十分酷炫,相当牛逼。然而,这些争议与崇拜,都不是于音做这些事的理由与初衷。  其实,她的出发点跟所有户外人一样:让生活有光芒。  “10年前的你,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极少有人能不假思索地作答,但于音一秒也没耽搁:“那必须的!”  这位“85后”中国女孩,用10年实现了年少时的愿望:亲眼看看珠峰。特别的是,她用了绝大多数人都没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师生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强,但另—方面,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还是鲜见。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一是过分追求“动”的频率,忽视“动”的内在品质,教师屡屡提问,学生频频回答,在课堂形式上逍遥地打着“水漂”;二是过分追求“动”的形式,一节课下来活动不断,学生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辩论,忙得不亦悦乎。凡此种种,看似民主平等、生动活泼,其
一、教育创新源于将“问题”当“课题”    2005年暑期,正是江苏省启动整体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局之年。暨阳高级中学针对学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停留在粗放型的“应试教学”层面、师资队伍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德育工作成为形式和装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等现实问题,组建了“暨阳高中学校文化管理工程”专家组,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制定了2005—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出台了“文化立校,文化兴
正如葛剑雄先生在一篇演讲中所说,“读书”与“行路”,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娱乐”、“求知”和“研究”,以及“娱乐”、“考察”和“实践”之别。  为了娱乐而读书或行路,只要无害且能致乐,可随兴之所至,兴起而来,兴尽而归。否则,就失却了调节身心、怡养神识之意义。此事专为趋乐避苦而设,人人皆可为之,不必属之业于读书者。  然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训,则专为求知、研究之读书人而设,意有所属,不可不
“节外生枝”语出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是指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1]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的思想与教学内容产生碰撞,认识和体验的不断加深,就有可能产生与教师预设所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预定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
儿童问题是教育世界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当前,面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存在的漠视儿童甚至压制儿童的现象,儿童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及至全社会的重新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博士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作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之一,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作者对于儿童精神世界及其人文文化之品性的观
2020年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而言,是进步之年。这一年,党和国家统筹规划,于上层建筑中宏论叙事——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建议十四五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系列立法建设,对妇女民事权益平等保护的同时加以特殊保护,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务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台通知意见,给予孕产妇特别关爱……  2020年妇女权益保
培养学生获得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教学创新领域。北京市于2007年借助高中课程改革契机创建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  “翱翔计划”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教育、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