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性材料内涵丰富,立意角度颇多,学生经常断章取义,无法全面审题、深刻论证。抓住核心内涵,整合材料的其他内涵,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辨习惯,避免学生审题立意时“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能帮助学生深层思辨、厚实论证,使议论有力有价值。
  一.整合的依据——多元内涵,多元立意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是根据顾城的《忧天》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从考场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同学说自己的审题是绝对正确的,他们战战兢兢,但也没有同学认为有比自己更正确的立意,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审题立意是可以的,但似乎没有涵盖材料所有的内涵。这种纠结的心态是源自这类材料作文内涵的“多元性”。
  且看《忧天》这则材料内涵的“多元性”:从“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可以提炼出“脚踏实地”;从“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可以提炼出“束缚与自由”;从“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可以提炼出“扎根地层”。
  再看下面这则材料多元性的体现:“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书,非隶非楷,非今非古,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段材料,是由三句话组成的,三句话有三个思维方向,有三个立意可供选择。第一句话,可以立意为“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第二句话,可以理解为“‘局部与整体’或‘差异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三句话,可以提炼为“独一无二、开拓创新”。材料中所提供的这些多元内涵,,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时有了多元的选择。
  二.整合的方法——选对核心,优化整合
  作文要求都是如此表述“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笔者认为“全面”就是要看到材料的多元性,不要一叶障目,“一个侧面、一个侧面”就是要学生懂得抓住多元内涵中的中心内涵即核心立意。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切合题意”和“符合题意”之分,所以,要分清多元矛盾的主次,选对材料中的核心内涵作为立意,才能对其他资源作最佳整合,达到最优化,而实现“切合立意”。
  再看《忧天》这则材料,审题必须扣紧几个关键词:“自由”、“失重”、“恐惧”、“无依无附”、“扎根大地”。核心的立意应当是人内心必须有所依存,绝对的自由,只会使心灵在真空中失重,面对未知的浩瀚宇宙,产生恐惧。最佳整合应该是:以“自由与束缚“为核心观点,以“人要脚踏实地”谈“不能绝对自由”的原因,以“扎根地层、扎根现实的土壤”辨析“如何做到有所依存”。以“自由与束缚”为核心比以“脚踏实地”核心更合理,更切合材料中心,这就是“优化整合”。
  因此,对这类材料要实行“多元整合”的思维训练,既能做到有的放矢,又能全面深刻。
  三.整合的作用——立足材料,深层思辨
  对多元性材料的审题立意时,不能择“一元”而弃其他,这样只能养成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惰性以及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习惯。
  所谓有思辨,就是有思考,有分辨,要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展开分析。许多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缺少思维的深度。所写文章的立意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视在“为什么”和“怎样”上的深入挖掘,缺乏思辨性。
  而某些学生有思辨能力,但他的联想与思维经常脱离材料内涵而去乱加发挥,从而渐渐离开材料中心和论证轨道。所以,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要训练对多元性材料的审题与整合能力,立足于材料,充分利用材料挖掘立意的深度,不可脱离材料内涵去自我发挥。
  如材料:“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书,非隶非楷,非今非古,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段材料,是由三句话组成的,三句话有三个思维方向,有三个立意可供选择。第一句话,可以立意为“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第二句话,可以理解为“‘局部与整体’或‘差异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三句话,可以提炼为“独一无二、开拓创新”。材料中所提供的这些多元内涵,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时有了多元的选择。
  最优化的整合是:以“独一无二、开拓创新”为核心立意,以“不论局部看整体,不怕差异要统一”来论证郑板桥能独创的原因,而“多元交融,兼收并蓄”与其是辩证关系,在论证清楚核心观点之后,就可以深入分析“独一不是摒弃其他,而是可以兼容的”,这样作文就显得有思辨色彩,作文更有价值。
  李娟,教师,现居福建长乐。
其他文献
明代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了疑,才能启动创造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旧框框,丢掉常规的绳墨,超脱经验的囹圄,不盲从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在瑕疵处质疑  有的文章或事物,看起来似没有“问题”,但只要进一步追问下去,就会发现一些不足。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对主题的概括,《教学参考书》上是:“通过一个
学习榜样古远清  白云黄鹤起江城,  武汉学界大有人。  晴川历历多嘉木,  芳草萋萋有远清。  道德文章令人钦。  腾蛟起凤古远清,  彩笔摇摇写平生。  专著堆起人把高,  学问洞达比井深。  竹苑掩映大乾坤。  一苇之航古远清,  单挑独斗涛头行。  横槊赋诗反台独,  两岸三地起回声。  文坛杀出武书生!  立地顶天古远清,  文史如鼎只手撑。  平生久蓄负鼎愿,  百万巨帙照汗青。  骆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纽带。阅读教学应“披文入情”,让读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心灵历程,情感洗涤,思想升华。  一.自读自悟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积淀,强调的是“吟诗诵文”;重感悟,强调的是“熟读精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魅力的展现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识字教学也越受到语文教学的广泛关注,但当前识字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小学生的机械识字毫无规律和方法可循,长此以往,教师也只能在识字教学的路途中浮浮沉沉,这对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前小学生的识字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现在的语文教师很
很高兴能和潆萱、雪莹同学讨论文学话题。作为晨溪文学社社长和《晨溪》主编,你们对文学思考的深刻和对文学现状的忧虑与理性分析令周老师欣慰。  首先想到的是我曾有过的文学梦,我的追梦历程。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文革中期,许多中外经典名著都被打成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大毒草”,不仅市面上找不到,书香之家也绝不敢收藏,上缴或抄家所获的“大毒草”往往被集中销毁,付之一炬;老舍、沈从文等著名作家多惨遭不测,所有的
裘德的脸上爬满螃蟹。他生前的身份,是镇里的律师。眼下,他的脸上爬满螃蟹。那些家伙的钳子把新郎官的眼睛挡住了,看起来挺骇人。警官示意验尸官把人抬走。众人让出一条路。有人说,头天夜里,在芝麻街的小酒馆门口看见过裘德,喝醉了,靠着窗玻璃吐得厉害。另一个声音说,不对,我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在婚礼现场,他妻子弹琴,他满脸通红地和每一位客人碰杯,仰脖子喝。  助手把竹筐捧到警官面前,螃蟹的钳子从筐缝里伸出来,嚣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将镜像与自我认知结合起来,他认为,凭借自己在水中或其他诸如镜子的反射物中得到的映像,人可以确立自我的形象,把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然后才能产生自恋或自弃等对于自我的态度。弗洛伊德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通过对婴儿自我意识确立过程的研究,指出镜像的意义在于人类的主体认证,“在镜像阶段,一种认同作用机制被设定在主体身上,而这种认同作用机制将因此而影响他的每个视知觉活动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适当渗入一定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美德情操,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把审美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沐浴在美的语文
怎样培养概括能力呢?阅读文章或段落时,要同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起来,了解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摸清篇章文段的指向性,看看作者让段落和篇章指向哪个点,这个点就是文段的段意或篇章的主题。  先举一个段落的例子: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
多数教师在谈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时,多系指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情感因素,而少有专门谈及学生的情感因素。我以为,这是对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忽视。首先,这种忽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充分解放。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忽视了今天的时代背景对学生学习过往名篇时的不同的情感体验,过于强调课文作者的情感、立场、动机以及文章主旨。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