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本《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中,有几篇清人记合肥包公祠的诗文。在夏奇峰《香花墩怀古》一诗中,有“古人不可见,祠树绕寒流。……独有郡斋句,清规为我留”之句。这“郡斋句”是什么意思?“为我留”的“清规”,又指的是什么?原来包拯在端州作官时,曾在他的办公室写了一首诗,题名《书郡斋壁》。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身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读了这“郡斋句”,想到了包公的为人,清心治本,直道谋身,这“清规为我留”之涵意,也就不问可知了。
“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这是宋衡“游香花墩谒包孝肃祠”的诗句。香花墩在古之庐州今之合肥,传说是包公读书处,后来建包孝肃祠于此。“绕祠四面尽芙蕖”,因称香花墩。后人多以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包公清廉正直的品德。《宋史》记载他“岁满不持一砚归”,即是一例。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唐刘禹锡有诗赞为“端州石砚人间重”。可是包公在端州居官三年,却“不持一砚归”,其廉洁奉公,“不一毫妄取”之风,可见一斑。
“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这是张振轩赞包公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诗句。这“铁面”二字,在民间传说和舞台表演中,已为人所熟知的包公形象。这“金钩”二字作何解呢?汉民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个比喻是说作官应当直而不曲。包公诗中的“精钢不作钩”,也正是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言行写照。
“漫说阎罗关节重,青宫事业等安刘。”这又是张振轩赞包公秉公执法,法不徇私,法不避亲的诗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自古以来,那些仗势欺人、违法乱纪、营私舞弊、走私行贿的人,莫不想打点关节,私通官府。所谓贿赂公行,正是旧社会旧衙门的惯例。而包公则不然。《宋史》有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你想,有铁面无私的阎罗包公在,还有谁敢到他那里走后门、行贿赂,打关节呢?所以梁清标有诗赞叹道:“古今此地无关节,白日孤城冷蜀山。”
时代不同了,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已成为我们今天的社会风尚,但害群之马还是有的。“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愿今之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戒!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身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读了这“郡斋句”,想到了包公的为人,清心治本,直道谋身,这“清规为我留”之涵意,也就不问可知了。
“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这是宋衡“游香花墩谒包孝肃祠”的诗句。香花墩在古之庐州今之合肥,传说是包公读书处,后来建包孝肃祠于此。“绕祠四面尽芙蕖”,因称香花墩。后人多以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包公清廉正直的品德。《宋史》记载他“岁满不持一砚归”,即是一例。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唐刘禹锡有诗赞为“端州石砚人间重”。可是包公在端州居官三年,却“不持一砚归”,其廉洁奉公,“不一毫妄取”之风,可见一斑。
“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这是张振轩赞包公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诗句。这“铁面”二字,在民间传说和舞台表演中,已为人所熟知的包公形象。这“金钩”二字作何解呢?汉民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个比喻是说作官应当直而不曲。包公诗中的“精钢不作钩”,也正是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言行写照。
“漫说阎罗关节重,青宫事业等安刘。”这又是张振轩赞包公秉公执法,法不徇私,法不避亲的诗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自古以来,那些仗势欺人、违法乱纪、营私舞弊、走私行贿的人,莫不想打点关节,私通官府。所谓贿赂公行,正是旧社会旧衙门的惯例。而包公则不然。《宋史》有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你想,有铁面无私的阎罗包公在,还有谁敢到他那里走后门、行贿赂,打关节呢?所以梁清标有诗赞叹道:“古今此地无关节,白日孤城冷蜀山。”
时代不同了,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已成为我们今天的社会风尚,但害群之马还是有的。“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愿今之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