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师一要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二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三要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通过这些活动和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标是基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纲领性文字,因而,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新课标要求而开展。不管哪门学科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前,都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领会新课标精神,这样才有可能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及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本文笔者拟围绕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这一话题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没错的,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还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因而,挖掘教材中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善于引用素材、选准切入点和恰当地运用教法,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有趣的超强能力。我的一些做法如下:
一、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兴趣,增强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活跃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些要求,我们主要依靠地理学习活动来完成。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地理学习活动:一是“动”,包括动耳听、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脚走。二是“生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动”和学生主动的“动”,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发现问题,在动中进行科学探究。我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地理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与运用的环境。包括阅读和绘制图表、地理实验、地理制作以及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地图这一节时,采用让学生校园藏宝,绘制藏宝地图让其他同学根据所绘地图找宝物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效果真的不错。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太阳高度及其年变化,我安排学生中午到操场看旗杆的影子或自己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朝向来判断方向,影子的长短来测量太阳的高度。这种做法既实用又有趣。为使学生弄懂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我把学生带到沙坑,堆上五种基本的地形,再绕上白线,活生生的模型就出来了 . 这种直观的教学效果很好。
三、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我还经常借助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更活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选用的诗词如:描写春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黃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冬雪的:“一夜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描写季风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横断山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山地地形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在教学中还可以选用歌曲。如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编一些歌谣。如:学习“香港、澳门”时可编歌谣:“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车多土地少;旅游加工和外贸,服装电子及钟表;原料燃料靠进口,九七回归要记牢;澳门葡占四百年,赌博旅游收入高;毗邻广东珠海市,九九葡把主权交;香港澳门归祖国,‘一国两制’就是好。”学习“中国的民族”时可编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和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学习“两极地区”时可编歌谣:“南极四周,南北最近;冰雪高原,酷寒特征;最高一洲,极端寒冷;冰山体大,淡水保存;降水稀少,风速惊人;暖季景象,企鹅成群;北极地区,比较稳定;海豹憨熊,特不怕冷。”还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鱼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千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等。
总之,笔者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和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标是基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纲领性文字,因而,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新课标要求而开展。不管哪门学科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前,都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领会新课标精神,这样才有可能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及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本文笔者拟围绕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这一话题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没错的,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还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因而,挖掘教材中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善于引用素材、选准切入点和恰当地运用教法,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有趣的超强能力。我的一些做法如下:
一、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兴趣,增强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活跃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些要求,我们主要依靠地理学习活动来完成。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地理学习活动:一是“动”,包括动耳听、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脚走。二是“生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动”和学生主动的“动”,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发现问题,在动中进行科学探究。我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地理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与运用的环境。包括阅读和绘制图表、地理实验、地理制作以及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地图这一节时,采用让学生校园藏宝,绘制藏宝地图让其他同学根据所绘地图找宝物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效果真的不错。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太阳高度及其年变化,我安排学生中午到操场看旗杆的影子或自己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朝向来判断方向,影子的长短来测量太阳的高度。这种做法既实用又有趣。为使学生弄懂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我把学生带到沙坑,堆上五种基本的地形,再绕上白线,活生生的模型就出来了 . 这种直观的教学效果很好。
三、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我还经常借助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更活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选用的诗词如:描写春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黃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冬雪的:“一夜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描写季风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横断山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山地地形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在教学中还可以选用歌曲。如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编一些歌谣。如:学习“香港、澳门”时可编歌谣:“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车多土地少;旅游加工和外贸,服装电子及钟表;原料燃料靠进口,九七回归要记牢;澳门葡占四百年,赌博旅游收入高;毗邻广东珠海市,九九葡把主权交;香港澳门归祖国,‘一国两制’就是好。”学习“中国的民族”时可编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和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学习“两极地区”时可编歌谣:“南极四周,南北最近;冰雪高原,酷寒特征;最高一洲,极端寒冷;冰山体大,淡水保存;降水稀少,风速惊人;暖季景象,企鹅成群;北极地区,比较稳定;海豹憨熊,特不怕冷。”还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鱼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千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等。
总之,笔者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和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