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不能对学生拔高要求,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向学生渗透写作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习作积累素材。
关键词:习作;兴趣;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61-02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无论是从学生习作还是教师指导都是一难点,记得有位老师说过“突破难点也是创新”。于是我们三年级语文组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的课题研究。课题活动进行了一个学期了,已经小有收获,实验班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写了一个学期的作文,通过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学生基本上对作文有了认识,有些怕作文的同学也能写出自己想要说的,但是多数同学作文内容比较单调、贫乏,最重要的是很多同学认为作文很难,因此一到有写作文的作业时就发愁,家长也反映说,辅导孩子的作文真是一件难事,“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惧怕写作文呢?
一、了解学情,不要拔高
首先老师不能拔高,三年级只是学生初步接触作文的时期,不要觉得写作文就要写长长的,甚至有的老师给学生限制字数:“今天的作文要写300字”、“今天的作文要写400字”。也许对某些学生来说300、400字不觉得多,但是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多,他们一听到这么多的字数首先想到的是到哪儿去弄300、400字呢?怎么凑出这么多的字数?而不是去构思文章,这就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试想,在这样的情绪下,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有的老师甚至提出“内容一定要具体、结构一定要完整”等等,学生一听就发愁了,怎么样才叫具体呢?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有时他心里知道可就是写不出来,有时一件事一两句话就写完了。作文交上来,老师又是一顿训斥,使学生对老师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
再者,家长不能拔高,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总是训斥不断,这样写也不满意,那样写也不满意,让孩子改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在孩子的作文上改来改去,改得“面目全非”。有的直接就是一句话“重写!”长此以往,有的孩子都害怕把自己的作文给家长看了。孩子能不讨厌作文吗?
因此这个过渡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要掌握一个“度”,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三年级只是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只要是学生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同时那也是珍贵的,老师应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用的贴切,一句话写得精彩,一个观点有独特的思想,都应该给予表扬。我经常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作文,读的时候不一定全篇读,哪儿精彩读哪儿。有的学生在全篇文章中也许只是一个词用的贴切,我也把它拿出来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知道:你的文章不一定非得写得多么完美,只要是你自己写的,只要有进步,那都是好样的。从而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三年级学段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细作的快乐。”
二、把作文教学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作文课,是写《我敬佩的人》。这位老师这样指导:同学们想想这样的作文怎么开头呢?提问学生,有学生说了:“大家可能都有自己敬佩的人,我也有自己敬佩的人。他就是……”结果每叫起来一位学生都这样说。然后老师又说,中间部分怎么写呢?学生还是这样一个个说,结尾部分怎么写?学生依然是一个个说,后来作文草稿交上来,全班80%的同学开头和结尾是一样的,甚至有的连文字都一样。真是一堂失败的作文课,这样的作文指导课不如不上。
老师不要认为只有作文课上才是指导作文的时候,殊不知,作文指导应该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们每个单元有精读课文,有略读课文,这些文章一方面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作文服务。例如三年级下册《翠鸟》这一课,文中对翠鸟动作的描写非常精彩,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写法,课后可以让孩子观察猫捉老鼠的动作,小鸡抢食的动作等等,进行小练笔。如《太阳》这一课的说明方法有四种,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自己写这一类的文章时加以运用,总之,老师在上每一课时都应该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对自己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意命题,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我有时会出其不意地给学生布置小练笔,比如我会给学生几个词语,让学生用上这几个词语,编写小故事;开学几天后,让学生以“开学这几天”为主题练笔;写自己名字的来历等等。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主题和新的想法。
四、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段习作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动员家长带着孩子利用周末、假期外出,或徒步或旅行,去亲近大自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能力,还能开阔眼界,提高能力,还可以通过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熏陶他们的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立志改造自然,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且能从这丰富的旅行生活中掠取写作素材。另外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写文章。记得在上学期我也仿照一位老师带着学生玩“搭纸桥”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就能把活动中师生的生态动作写得很具体,因此开展活动比老师滔滔不绝的说教更实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2011.
关键词:习作;兴趣;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61-02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无论是从学生习作还是教师指导都是一难点,记得有位老师说过“突破难点也是创新”。于是我们三年级语文组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的课题研究。课题活动进行了一个学期了,已经小有收获,实验班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写了一个学期的作文,通过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学生基本上对作文有了认识,有些怕作文的同学也能写出自己想要说的,但是多数同学作文内容比较单调、贫乏,最重要的是很多同学认为作文很难,因此一到有写作文的作业时就发愁,家长也反映说,辅导孩子的作文真是一件难事,“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惧怕写作文呢?
一、了解学情,不要拔高
首先老师不能拔高,三年级只是学生初步接触作文的时期,不要觉得写作文就要写长长的,甚至有的老师给学生限制字数:“今天的作文要写300字”、“今天的作文要写400字”。也许对某些学生来说300、400字不觉得多,但是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多,他们一听到这么多的字数首先想到的是到哪儿去弄300、400字呢?怎么凑出这么多的字数?而不是去构思文章,这就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试想,在这样的情绪下,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有的老师甚至提出“内容一定要具体、结构一定要完整”等等,学生一听就发愁了,怎么样才叫具体呢?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有时他心里知道可就是写不出来,有时一件事一两句话就写完了。作文交上来,老师又是一顿训斥,使学生对老师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
再者,家长不能拔高,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总是训斥不断,这样写也不满意,那样写也不满意,让孩子改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在孩子的作文上改来改去,改得“面目全非”。有的直接就是一句话“重写!”长此以往,有的孩子都害怕把自己的作文给家长看了。孩子能不讨厌作文吗?
因此这个过渡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要掌握一个“度”,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三年级只是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只要是学生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同时那也是珍贵的,老师应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用的贴切,一句话写得精彩,一个观点有独特的思想,都应该给予表扬。我经常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作文,读的时候不一定全篇读,哪儿精彩读哪儿。有的学生在全篇文章中也许只是一个词用的贴切,我也把它拿出来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知道:你的文章不一定非得写得多么完美,只要是你自己写的,只要有进步,那都是好样的。从而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三年级学段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细作的快乐。”
二、把作文教学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作文课,是写《我敬佩的人》。这位老师这样指导:同学们想想这样的作文怎么开头呢?提问学生,有学生说了:“大家可能都有自己敬佩的人,我也有自己敬佩的人。他就是……”结果每叫起来一位学生都这样说。然后老师又说,中间部分怎么写呢?学生还是这样一个个说,结尾部分怎么写?学生依然是一个个说,后来作文草稿交上来,全班80%的同学开头和结尾是一样的,甚至有的连文字都一样。真是一堂失败的作文课,这样的作文指导课不如不上。
老师不要认为只有作文课上才是指导作文的时候,殊不知,作文指导应该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们每个单元有精读课文,有略读课文,这些文章一方面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作文服务。例如三年级下册《翠鸟》这一课,文中对翠鸟动作的描写非常精彩,课堂上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写法,课后可以让孩子观察猫捉老鼠的动作,小鸡抢食的动作等等,进行小练笔。如《太阳》这一课的说明方法有四种,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自己写这一类的文章时加以运用,总之,老师在上每一课时都应该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对自己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意命题,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我有时会出其不意地给学生布置小练笔,比如我会给学生几个词语,让学生用上这几个词语,编写小故事;开学几天后,让学生以“开学这几天”为主题练笔;写自己名字的来历等等。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主题和新的想法。
四、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段习作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动员家长带着孩子利用周末、假期外出,或徒步或旅行,去亲近大自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能力,还能开阔眼界,提高能力,还可以通过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熏陶他们的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立志改造自然,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且能从这丰富的旅行生活中掠取写作素材。另外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写文章。记得在上学期我也仿照一位老师带着学生玩“搭纸桥”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就能把活动中师生的生态动作写得很具体,因此开展活动比老师滔滔不绝的说教更实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