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开头和结尾仿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把好的文章开头、结尾称为“凤头”和“豹尾”。精彩的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亮点。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文的开头、结尾是很好的迁移仿写范例。
  一、仿“凤头”,写精彩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精巧、新颖,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读者一见钟情,产生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就直截了当地讲明了。如课文《陶校长的演讲》的开头:“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这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天四问”,直接进入正题,提示文章的中心。我让学生迁移仿写这样的开头,如有位学生在《助人为乐的王明》一文中这样开头:“我的同学王明非常喜欢帮助别人。”这句话开头就交代了王明喜欢帮助别人的特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不是如同待在云里雾里半天看不明白。
  这种方法给人一种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感觉,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或中心一目了然。它是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从题目入手,自然落笔。文章的开头,可直接从题目入手,自然落笔。如课文《望月》的开头:“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作者开头就写夜深了,在甲板上坐下来,这就告诉读者:要看月亮了。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很自然舒服。我让学生仿写开头,一学生在文章《中秋赏月》中这样写:“夜幕悄悄降临,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院子,准备欣赏十五的月亮。”小作者开头只有写“夜幕降临”,才能自然过渡到“赏月”。这种开头,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学生自主性较强,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3.点明想实现的愿望。开头就直接点明自己的愿望。如课文《灰椋鸟》的开头:“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这个开头从“听说”到“看了”再到“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如学生在《水上世界》一文中仿写的开头:“听说植物园新建了一座‘水上世界’,好玩极了。我很想去畅游一番。”这里从“听说”到“很想”,表达了小作者的愿望。这样的开头真实自然,让人读着舒服。
  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多读课文,多思考,多感悟,多迁移仿写,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二、学“豹尾”,余韵悠长
  明代学者谢榛说过:“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确,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它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下面我就结合有关课文,说说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
  1.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如课文《早》的结尾:“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作者在结尾以花喻人,告诉我们要学习梅花,做一个时时早、事事早的人。如一个学生在《竹子》一文中仿写的结尾:“竹子的生存是这样,人的成长,事业的成功,也需要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结尾由竹子的生存想到人的成长,想到要好好学习。这样的结尾寓意深刻,能引起人的思考。
  2.照应开头,点明中心。如课文《埃及的金字塔》的结尾:“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这个结尾与开头既相互照应,又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学生在文章《大海》中这样仿写:“大海是个天然的宝库,海底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爱大海的气势磅礴和博大的胸怀。”这个结尾既和开头“我爱海,爱海的种种景致”相照应,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这是结尾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结尾点题,深化中心。如课文《师恩难忘》的结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永生难忘!”结尾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既点题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如学生在《我爱秋天》中这样仿写:“秋天,你带给人的是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我爱秋天。” 篇末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带给人喜悦和希望。这样的结尾使文章的层次更清楚,内容更有深度。
  三、“凤头”配“豹尾”,文章更精彩
  文无定法,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还需根据文体要求和自己的喜好来定,还需老师在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多体会,努力探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篇文章既要有“凤头”,又要有“豹尾”,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苏教版很多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凤头”和“豹尾”,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地去读,去感悟,学生一定能写出各具特色的“凤头”和“豹尾”来。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每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很好的迁移范例,教师只要用心地指导学生,学生必能妙笔生花。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作为新一轮课改开拓者,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珍视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体验,让全体学生的个性、理想、兴趣、创造都在生机勃勃、智慧激荡的课堂环境中焕发飞扬,让全体学生更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动,更多一份精神的丰裕和深广。    一、面向全体,为孩子寻找一份生命情感的预设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带着对生命的理解来设计语文课,在教材与学生生命之间找到连接点,并带着全体学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由语文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人们在交流思想时总要体现出思维这个核心要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去实现思维活跃状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需相信学生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记忆能力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死记硬背的识字法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识字量。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利用他们形象思维发达,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法。  迁移教学法以学生曾经学习过的旧知识为基础,联系、讲解新知识。这样的迁移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编织一个汉字网络。迁移教学法的使用要注意从三个方面着手: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生的阅读课越来越重视品读。通过品读,小学生得到了汉语言功底的培养,也读出隐藏在课文中的深层次的意思,同时通过品读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乐趣。下面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方法。  一、字斟句酌,体味语言魅力  小学新课程语文(苏教版)书本里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字词功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增强学生赏析文章的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
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是读者的内在感悟和情感体验,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我们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让学生进行感悟、体验。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
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精挑细选的短小精美的文学作品。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在似乎无物的水面之下,蕴藏着极丰富的“有”。语文教学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学生灵动了,课堂活跃了。然而,当今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讨论前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缺少适时适度的指导……如何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安排小组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
教育是青年实现社会流动与进行阶层跨越的重要途径。然而,价值选择困惑下的"过度教育",时间游戏迷失中的"过度单身",也构成了当代青年社会流动的一种代价。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推行本色语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既坚持语言训练,也坚持深厚的人文积淀。笔者认为,要推行小学本色语文模式,首要一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