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性学习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协作性等特征,是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合作性学习活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实施,不仅能够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调控策略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高中一线生物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与推广。
一、合作性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对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生物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做生物课堂的主人,赋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另一方面生物教师又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合作,还必须对学生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科学的组织与设计,对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与管理。例如,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环节,合作性学习策略的应用相对较多,这时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确保顺利实现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还要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交流互助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合作性学习“形散神不散”。
其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调控合作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学生在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生物理论知识,更培养了社会生存的能力,完善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综合他人意见等;另一方面,合作性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合作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打破传统课堂压抑、沉闷、枯燥的气氛,而且它注重让师生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环境中完成知识的传授,这样有助于调节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出现的各种不健康心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的有效调控策略
1.课前调控。
虽然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但合作性学习的课前调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调控策略的执行,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前要合理选择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教材内容,提前准备供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而且合作性学习的内容与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确保难易适中、科学合理,既能够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又不至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折感。
2.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环节是高中生物合作性学习的重中之重,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依据主要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性别、学习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尽量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层次性,便于每个学生在合作性学习中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要对课堂秩序进行科学调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确保学生在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脱离教学目标;再次,高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调控策略。
生物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合作性学习的结束,这时学生反而可以有效突破教材和教室的限制,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性学习。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教学之后,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外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别组织学生调查因为人口过度增长而产生的乱砍滥伐、无序开矿等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少地方原本的良田变成了不适宜种植的荒滩甚至是沙漠,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念,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也要重视合作性学习的课后调控,一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与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后开展社会实践的安全性;二是要对学生在课后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提高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成效。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合作性学习的积极贡献,但合作性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只有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教学观念,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提高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效果,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3).
[2]周志全.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实践问题[J].中学生物学,2011(10).
[3]王青凤.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12).
[4]牟丽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4).
一、合作性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对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生物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做生物课堂的主人,赋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另一方面生物教师又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合作,还必须对学生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科学的组织与设计,对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与管理。例如,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环节,合作性学习策略的应用相对较多,这时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确保顺利实现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还要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交流互助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合作性学习“形散神不散”。
其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调控合作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学生在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生物理论知识,更培养了社会生存的能力,完善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综合他人意见等;另一方面,合作性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合作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打破传统课堂压抑、沉闷、枯燥的气氛,而且它注重让师生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环境中完成知识的传授,这样有助于调节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出现的各种不健康心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的有效调控策略
1.课前调控。
虽然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但合作性学习的课前调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调控策略的执行,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前要合理选择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教材内容,提前准备供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而且合作性学习的内容与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确保难易适中、科学合理,既能够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又不至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折感。
2.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环节是高中生物合作性学习的重中之重,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依据主要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性别、学习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尽量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层次性,便于每个学生在合作性学习中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要对课堂秩序进行科学调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确保学生在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脱离教学目标;再次,高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调控策略。
生物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合作性学习的结束,这时学生反而可以有效突破教材和教室的限制,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性学习。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教学之后,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外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别组织学生调查因为人口过度增长而产生的乱砍滥伐、无序开矿等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少地方原本的良田变成了不适宜种植的荒滩甚至是沙漠,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念,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也要重视合作性学习的课后调控,一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与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后开展社会实践的安全性;二是要对学生在课后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提高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成效。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合作性学习的积极贡献,但合作性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只有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教学观念,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提高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效果,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3).
[2]周志全.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实践问题[J].中学生物学,2011(10).
[3]王青凤.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12).
[4]牟丽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