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课可以这样上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断:
  一、自主回忆,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因数和倍数,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吗?请举例说明。
  生:3和6,3是6的因数,6是3的倍数……
  (由此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师板书课题)
  二、就字解字,探究新知
  师:凭着以前的知识,请你根据各字的意思,就字解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公倍数”的?
  (师用粉笔在“公”字下面点上小圆点)
  生1:公用的倍数。
  生2:公共的倍数。
  生3:公有的倍数。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那是谁公有的倍数?
  生4:自然数公有的倍数。
  生5:2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
  生6:我觉得是3个、4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都可以。
  师:你们说的意思已经对了。那你们能把2个、3个、4个数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
  师:“几个数公有的倍数”这种说法精练、准确。能按照你们的理解具体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吗?
  生8:6是2的倍数,6也是3的倍数,6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
  师:很好,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准确。谁还能再举个例子?
  ……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新知识老师还没有讲,你们靠自己的理解就已经会了。那么,什么叫“最小公倍数”呢?先独立思考1分钟,也可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9:2和3的公倍数除了6,还有12、18、24、36……其中的6就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9:因为6是2和3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所以6就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师:谁还能举个例子?
  生10:15是3和5的公有倍数,30、45、60……也是3和5的公有倍数,15就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
  ……
  三、阅读课本,补充新知
  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在课本第22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看还有什么收获。(学生自读课本2分钟)
  师:通过自学,你有没有什么要和大家交流的?
  生11:我知道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即先把每个数的倍数列举出来,再找它们公有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生12:我知道两个数的公倍数可以用圆圈图(即韦恩图)来表示。(生举例,师板书)
  生13:我知道铺地板砖时,选择地板砖的边长应该根据房间的边长来选,也就是说,房间的边长应是地板砖长和宽的公倍数。
  ……
  四、质疑问难,提升新知
  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商量的?
  生14: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那几个数的公倍数最多有多少个?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5:几个数的公倍数肯定有无数个,因为倍数是无限的。
  生16:几个数的公倍数是不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师:谁来回答?请举例说明。
  生17:几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48、72是6和8的公倍数,48和72也是24的倍数。
  ……
  思考: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一旦接触到某些问题,他们往往会从有关的旧知识和经验出发,形成对这些问题的合乎逻辑的解释。也就是说,学生完全具备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他们以旧知识作根,新知识靠自己完全能够“嫁接”上去。
  上述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自主回忆,引出新知。学生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新知——“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个环节,就字解字,探究新知。这样教学很有语文课的味道,让学生按照概念的字面意思进行释义。第三个环节,阅读课本,补充新知。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是对上一个环节的补充,上一个环节只是初步引导学生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怎样求公倍数等知识学生还不是很明白。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既使新知识的学习系统化,又培养了学生数学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第四个环节,质疑问难,提升新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是对新知的深化推进。具体有以下一些思考:
  1.就字解字法
  本节课学的是“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公”“最小”“倍数”。学生已经学习过“倍数”的概念,“公”和“最小”的意思学生也能理解,这里主要是结合“倍数”来理解“公”和“最小”的含义。所以,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概念的含义不成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猜想的能力。当然,一般的课堂教学不提倡此方法,因为这样的概念课比较特殊,类似的还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教学。
  2.追问引导法
  所谓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可以是执果索因的问,也可以是执因索果的问。课堂上的追问就是教师围绕一个问题不断进行启发性的问,“迫使”学生主动思考,一步步地逼近答案,直至学生表述清楚、完整,教师才肯罢休的一种对话形式。这样的追问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刻。如在上述教学中,学生对概念“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追问下逐步清晰的。如“那是谁公有的倍数”“能把2个、3个、4个数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等问题,教师就是通过追问引出“几”这个关键字,使学生对“公倍数”概念的理解得到升华,思维清晰明了。
  3.例证法
  原指文章论述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它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避免言之无物、空洞说教,使论点站得住脚,令人信服。这里,引申为数学实例、数学事实。如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多次让学生举例说明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当学生已经探索出“公倍数”的概念时,教师立即问学生“你能举个具体例子说说吗”“谁还能再举个例子说说”;又如,质疑问难环节中教师问“谁来回答?请举例说明”,这样让学生在反复举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其思维更加清晰、深刻。
  4.质疑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之始。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看,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是从无疑到有疑,再从解疑到创新。所以,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质疑,让学生的头脑中产生问题,再引导学生解疑,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有意义。如果没有问题,学生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渴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如上述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那几个数的公倍数最多有多少个”“几个数的公倍数是不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等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而且使概念的学习得到了升华。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符号意识的认知比较模糊。在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经历具体过程,积累符号经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关键词]低段学生;符号意识;培养;加法;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62-02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摘 要]在“方程的意义”的教学中,不能只强调方程的外部特征,以学生能辨认方程为主要认知目标,而忽略了方程的本质。方程的教学应该从数学模型的视角出发,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模型,把握方程的本质。  [关键词]数学建模;经历;方程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3-0067-02  方程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很多教师只注
[摘 要]童话因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把抽象的数学与充满趣味的童话有机契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童话;数学课堂;数学学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27-02  童话以夸张
[摘 要]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学习中,学生总会频频出错,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梳理,让学生经历直观分析促思维,追根溯源理成因的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错误资源;追根溯源; 圆的周长与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创设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机电专业的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专业知识教学。  近年来,学习机电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教师们在为机电专业学生们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创造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教学,本文以如东中专机电专业的教学为例,简单介绍三种机电专业教学方式。  探究多元化教学方法,尝试理实
作为乡村小学,洪濑第三小学坚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人为本,从心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常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个性化课题研究总体规划,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我们用前瞻性的德育思想作指导,做到“四全”“五到位”(“四全”即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全程实施、全面渗透;“五到位”即认识、职责、投入、辅导、研究到位),讲求实效,狠抓落实,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
[摘要]“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自身的逻辑性和教材的编排方式都为实施指向整体建构的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只有解除碎片化教学的弊端,通过结构化教学,让学生悟得知识的内在本质和思想方法上的共性,明晰认知的主线和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联,才能变革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整体建构;系统性;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数学课堂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低水平认知向高水平认知转变,其中,创设探究活动,让学生用分析和探究的方式去获得结论是有效途径之一。以“美丽的正多面体”教学为例,创设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并通过反思与提炼,提升学生的研究意识,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正多面体;正多边形;探究;想象;验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
[摘 要]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能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度探究,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让学习真正在发生。  [关键词]深度学习;活动体验;迁移应用;交流思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66-03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结合时政知识来开展教学是当前初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结合时政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时政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对时事政治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时政导入时应当精心设计、科学实施,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从多角度研究问题。同时,教师要明确时政教学的重点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