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年级开展写话训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很难开展的教学点,一来是多数孩子的识字量并不大,二来对于习作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写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未必合适。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无论在中段还是高段,学生都会遇到写作的困惑,因此写作的兴趣培养越早越好。本文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浅谈了一年级写话训练的三步走教学策略。通过汉拼结合,克服学生的写话障碍;通过绘画日记,激发写话兴趣;并以仿写课文片段为拐杖激发学生的写话潜力,以期能对小学低段学生的的写话教学有所参考作用。
[关键词]
写话;汉拼结合;绘画日记;仿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4
一直以来,我并不太赞成在一年级就让孩子们写作文,一来是多数孩子的识字量并不大,此时写作文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来对于习作来说,必定需要一定的写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并未合适,所以关于一年级的写话训练,我也就一直搁浅着。一次关于学生习作交流的校本教研上,很多高年级的老师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原来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有时甚至会看着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辛苦,批作文更辛苦。原本以为这只是高年级才会遇到的习作难题,没想到,中年级的老师也纷纷响应,看来这是习作教学在中高年级遇到的普遍问题。大家普遍认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的根基还在低年级,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应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写话训练入手。
一年级课堂识字量那么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写话训练呢?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难题。一次教学《四季》时,偶然的一次写话尝试却让我受益匪浅。
上完《四季》以后,我对孩子说:“同学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把你发现的美,模仿课文也来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今天咱们班上的小诗人吧!”随着一系列四季景色的图片呈现以后,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淌而出:
花儿红红,她微笑着对小草说:“我是春天。”
风筝飘飘,他高兴地对白云说:“我是春天。”
西瓜圆圆,他挺着大肚子对农民伯伯说:“我是夏天。”
棒冰凉凉,他冒着冷气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黄叶飘飘,它跳着舞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苹果红红,她红着脸蛋高兴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快乐地说:“我是冬天。”
……
多么生动的语言,如此丰富的想象,可以说,一点儿不比课文逊色。没想到在课堂教学后,几幅四季的图片便很好地调动了孩子的表达热情。这次偶然的仿写体验,让我感受到其实孩子们的写话训练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要教师是一个有心人,能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世界,并在课堂上能够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的生活体验和语言表达融为一体,孩子们就不乏精彩的语言,相信我们的学生中,绝不缺少小诗人。
在一年级的教学实际中,通过不断地尝试与积累,为了让学生在写话上有所突破,我总结了以下三个写话训练步骤,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
(一)汉拼结合——克服写话障碍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在这个阶段练习写话时,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激发他们写的兴趣。记得一开始时,我总是让孩子们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里工作?家庭地址等等。发现班里有很多孩子都能非常清楚地介绍。接着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能说说你幼儿园里最开心的事吗?你喜欢学校生活吗?你有哪些兴趣爱好啊?等等。孩子们发现,汉语拼音的用处还真大啊!自己想写什么可以在拼音的帮助下让别人明白,因此表达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为了与之呼应,每次我也会在孩子们的写话后面用拼音写上自己的评语,孩子们觉得这样的交流挺有趣的。当孩子们开始上识字课后,我就会用当堂学过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为了能规范书写,我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汉语拼音写字本,这样孩子们在写句子时,会写的、学过的字,就用汉字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不会写的字则把拼音写在拼音格中。别看孩子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他们在写话的过程中经常写出惊人的语句。
(二)绘画日记——诱发写话兴趣
“日记”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日记的难度相当大。随着汉拼日记训练以来,孩子们的语言积累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慢慢也会发现他们书写的语言总没有口头表述那么丰富多彩,可能是受到书写的限制吧!毕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写下几句完整的话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枯燥的拼音与汉字毕竟还不能长久地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那接下来是否需要改变一下写话的方式呢?
记得圣诞节那天,我一走进教师,孩子们便围着我,有的说“圣诞节快乐”,有的送上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则送上了节日卡片。小唐同学是我们班的绘画高手,他嚷嚷着说:“老师,我的卡片和他们不一样,里面的图画可是自己画的哦!”听他一说,我赶紧打开了他的卡片,只见图画上的我和小朋友们手拉着手,要求围着一棵大大的圣诞树跳舞呢!下面还有小唐同学的一段话:“yuán 老shī,今天shì shèng dàn 节,zhù nín 节日kuài lè!Wǒ好xī wàng今天nín néng和wǒ们大家wéi zhe shèng dàn树tiào wǔ a!”这时,我的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表达了,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还是画画,有了图画的引领,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更多了,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了。于是,我便推出了“绘画日记”
绘画是想象的平台,想象是绘画的灵魂。在“绘画日记”中,学生在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写中展示新世界。学生在写创造性的想象日记中,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能力,这更让学生体验到了绘画日记的快乐! 学生作品:
仿写结合——提供写话拐棍 有了汉拼写话的铺垫,绘画日记的拓展,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写话习惯,他们的语言更加完整了,表达的主题也更加丰富了,但每次批阅他们的作品时却会花费不少的时间:错误的拼音和汉字比较多;描写的句子比较雷同;精彩的字词出现的不多,句子过于简单……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虽然都要求孩子们背诵了,但似乎在写话中再次被消化利用的概率并不高。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学生熟悉的课文着手,适时开展课文句型的仿写练习,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言。
以下是自己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中进行的课堂写话训练片段: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的导入时,我这样说道:“丝丝春雨如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在上,又如春姑娘的薄纱,随风舞动……”这些动人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春雨美如画。而学过课文的内容后,孩子们不禁感叹着“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地染红了桃花,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禾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写作手法,对孩子们来说是新鲜的,新奇的。于是我就借势问孩子:“这样的春雨你们喜欢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喜欢。“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都喜欢春雨呢?你们猜猜看还有谁呢?”于是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梨花、迎春花、泥土”等。“那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精彩的语言:
学生1:小麻雀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禾苗上,禾苗绿了。春雨淋到香
樟树上,香樟树绿得都发亮了。”
学生2:小鹰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梨花上,梨花白了。春雨洒在柳絮
上,柳絮也白了。”
学生3:小黄鹂说:“春雨是彩色的。你们看,春雨飘在桃花上,桃花红了。春雨落在草
地上,小草绿了。春雨洒在油菜花上,油菜花也黄了。”
……
在这样的随文仿写中,孩子们不但模仿了段落的表现形式,也体会到了几个动词“落、洒、滴、淋”等作用。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又为春姑娘画出了一幅幅更美的图画。正是在这样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马上拿起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的文字可谓是一气呵成,特别出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创造与积累。相信如果在以后的写话中,如果写到春天,肯定会有孩子写到和春雨相关的这些句子。
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当他们用自己的独有的方式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从而对写作产生更为高涨的热情。希望这样的三步走写话训练能够为今后的写作打开一扇通往成功之路的门。
参考文献
[1]曹敏《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的训练》《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4期
[2]王丽丽《如何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23期
一年级开展写话训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很难开展的教学点,一来是多数孩子的识字量并不大,二来对于习作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写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未必合适。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无论在中段还是高段,学生都会遇到写作的困惑,因此写作的兴趣培养越早越好。本文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浅谈了一年级写话训练的三步走教学策略。通过汉拼结合,克服学生的写话障碍;通过绘画日记,激发写话兴趣;并以仿写课文片段为拐杖激发学生的写话潜力,以期能对小学低段学生的的写话教学有所参考作用。
[关键词]
写话;汉拼结合;绘画日记;仿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4
一直以来,我并不太赞成在一年级就让孩子们写作文,一来是多数孩子的识字量并不大,此时写作文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来对于习作来说,必定需要一定的写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并未合适,所以关于一年级的写话训练,我也就一直搁浅着。一次关于学生习作交流的校本教研上,很多高年级的老师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原来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有时甚至会看着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辛苦,批作文更辛苦。原本以为这只是高年级才会遇到的习作难题,没想到,中年级的老师也纷纷响应,看来这是习作教学在中高年级遇到的普遍问题。大家普遍认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的根基还在低年级,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应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写话训练入手。
一年级课堂识字量那么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写话训练呢?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难题。一次教学《四季》时,偶然的一次写话尝试却让我受益匪浅。
上完《四季》以后,我对孩子说:“同学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把你发现的美,模仿课文也来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今天咱们班上的小诗人吧!”随着一系列四季景色的图片呈现以后,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淌而出:
花儿红红,她微笑着对小草说:“我是春天。”
风筝飘飘,他高兴地对白云说:“我是春天。”
西瓜圆圆,他挺着大肚子对农民伯伯说:“我是夏天。”
棒冰凉凉,他冒着冷气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黄叶飘飘,它跳着舞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苹果红红,她红着脸蛋高兴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快乐地说:“我是冬天。”
……
多么生动的语言,如此丰富的想象,可以说,一点儿不比课文逊色。没想到在课堂教学后,几幅四季的图片便很好地调动了孩子的表达热情。这次偶然的仿写体验,让我感受到其实孩子们的写话训练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要教师是一个有心人,能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世界,并在课堂上能够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的生活体验和语言表达融为一体,孩子们就不乏精彩的语言,相信我们的学生中,绝不缺少小诗人。
在一年级的教学实际中,通过不断地尝试与积累,为了让学生在写话上有所突破,我总结了以下三个写话训练步骤,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
(一)汉拼结合——克服写话障碍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在这个阶段练习写话时,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激发他们写的兴趣。记得一开始时,我总是让孩子们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里工作?家庭地址等等。发现班里有很多孩子都能非常清楚地介绍。接着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能说说你幼儿园里最开心的事吗?你喜欢学校生活吗?你有哪些兴趣爱好啊?等等。孩子们发现,汉语拼音的用处还真大啊!自己想写什么可以在拼音的帮助下让别人明白,因此表达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为了与之呼应,每次我也会在孩子们的写话后面用拼音写上自己的评语,孩子们觉得这样的交流挺有趣的。当孩子们开始上识字课后,我就会用当堂学过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为了能规范书写,我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汉语拼音写字本,这样孩子们在写句子时,会写的、学过的字,就用汉字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不会写的字则把拼音写在拼音格中。别看孩子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他们在写话的过程中经常写出惊人的语句。
(二)绘画日记——诱发写话兴趣
“日记”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日记的难度相当大。随着汉拼日记训练以来,孩子们的语言积累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慢慢也会发现他们书写的语言总没有口头表述那么丰富多彩,可能是受到书写的限制吧!毕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写下几句完整的话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枯燥的拼音与汉字毕竟还不能长久地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那接下来是否需要改变一下写话的方式呢?
记得圣诞节那天,我一走进教师,孩子们便围着我,有的说“圣诞节快乐”,有的送上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则送上了节日卡片。小唐同学是我们班的绘画高手,他嚷嚷着说:“老师,我的卡片和他们不一样,里面的图画可是自己画的哦!”听他一说,我赶紧打开了他的卡片,只见图画上的我和小朋友们手拉着手,要求围着一棵大大的圣诞树跳舞呢!下面还有小唐同学的一段话:“yuán 老shī,今天shì shèng dàn 节,zhù nín 节日kuài lè!Wǒ好xī wàng今天nín néng和wǒ们大家wéi zhe shèng dàn树tiào wǔ a!”这时,我的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表达了,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还是画画,有了图画的引领,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更多了,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了。于是,我便推出了“绘画日记”
绘画是想象的平台,想象是绘画的灵魂。在“绘画日记”中,学生在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写中展示新世界。学生在写创造性的想象日记中,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能力,这更让学生体验到了绘画日记的快乐! 学生作品:
仿写结合——提供写话拐棍 有了汉拼写话的铺垫,绘画日记的拓展,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写话习惯,他们的语言更加完整了,表达的主题也更加丰富了,但每次批阅他们的作品时却会花费不少的时间:错误的拼音和汉字比较多;描写的句子比较雷同;精彩的字词出现的不多,句子过于简单……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虽然都要求孩子们背诵了,但似乎在写话中再次被消化利用的概率并不高。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学生熟悉的课文着手,适时开展课文句型的仿写练习,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言。
以下是自己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中进行的课堂写话训练片段: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的导入时,我这样说道:“丝丝春雨如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在上,又如春姑娘的薄纱,随风舞动……”这些动人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春雨美如画。而学过课文的内容后,孩子们不禁感叹着“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地染红了桃花,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禾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写作手法,对孩子们来说是新鲜的,新奇的。于是我就借势问孩子:“这样的春雨你们喜欢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喜欢。“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都喜欢春雨呢?你们猜猜看还有谁呢?”于是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梨花、迎春花、泥土”等。“那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精彩的语言:
学生1:小麻雀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禾苗上,禾苗绿了。春雨淋到香
樟树上,香樟树绿得都发亮了。”
学生2:小鹰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梨花上,梨花白了。春雨洒在柳絮
上,柳絮也白了。”
学生3:小黄鹂说:“春雨是彩色的。你们看,春雨飘在桃花上,桃花红了。春雨落在草
地上,小草绿了。春雨洒在油菜花上,油菜花也黄了。”
……
在这样的随文仿写中,孩子们不但模仿了段落的表现形式,也体会到了几个动词“落、洒、滴、淋”等作用。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又为春姑娘画出了一幅幅更美的图画。正是在这样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马上拿起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的文字可谓是一气呵成,特别出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创造与积累。相信如果在以后的写话中,如果写到春天,肯定会有孩子写到和春雨相关的这些句子。
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当他们用自己的独有的方式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从而对写作产生更为高涨的热情。希望这样的三步走写话训练能够为今后的写作打开一扇通往成功之路的门。
参考文献
[1]曹敏《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的训练》《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4期
[2]王丽丽《如何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