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信息化社会正在或即将对人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语文教学已经阔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互联网介入语文教学。
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没有摆正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违背认知规律,无视学科特点,轻视课件效果,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大赛评论会上,很多的专家和老师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老师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到底有没有实质的意义?”导致很多的学校和语文老师开始对多媒体手段怀疑,甚至是“返璞归真”,重新回到了“黑白”世界里,并重新找到了“简单”的快乐。但作为语文教师,结合语文科目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陶醉于多媒体手段的功效,也不能完全的“回归”到简单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想再谈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恢复其“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动用多媒体,适当地配合一些画面或音乐,借助声、色、光、电的特殊效果,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更形象。
记得有一次在上作文辅导课《感受父爱母爱》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回忆了一些细节,学生都有被关爱的幸福和感动,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放映了flash短片《轮回》,非常生动幽默地展示了一个人从受精卵开始到成家的索取,再过度到自己为人父母的给予,这样的轮回是我们的学生还体会不到的,但看了之后,对自己所拥有的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会更加的珍惜,学生基本上都是含泪看完的,以真实的感情带入作文,怎会不打动人呢?
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不是为了用而用,也不是单纯的为了热闹而用,而是在语文教学中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二、重视其“网络”的功能,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网络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精彩缤纷又宽广无限的大千世界。即使你孤身一人,即使你足不出户,只要你轻轻点击,网络便把你与全世界联在了一起。网络具有如此无穷的魅力,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极其强烈、精力又处于旺盛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充满了无可抗拒的神奇力量,一个个网站就像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着学生易动的心。
在我们学校,高一和高二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学生可以利用这节课去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阅读报刊杂志,同时也可以去电子阅读室利用网络浏览新闻及学习资料,我的阅读课一般都是安排在电子阅览室进行,结合自己的所需打开网络。当然,我一般都有任务布置,要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学习来拓展自己语文学习的空间,而不是被禁锢在课本和课堂内。
在高一上《勾践灭吴》时,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勾践和夫差都有自己的分析,多是褒勾践贬夫差,当然结合整个历史事件来看的话,其实对这两个人物会有新分析,但如果是我的讲解的话,或许会显得枯燥无味,于是布置学生在阅读课的时候查阅有关勾践和夫差的资料,学生会对自己动手所查阅到的资料更加有兴趣,更是在再讨论人物形象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周记中由勾践和夫差的事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思考,这是网络带给他们的收获。
不断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也不至于在网络的世界里迷失自己,而是打开自己的眼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们当今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所应该做好的工作,否则,大语文的观念怎能在如此发达科学技术面前以“最大”出现呢?
三、发挥其“网页”优势,共筑语文学习的城堡
1、老师制作“网页”,让学生亲近网络
在上《再别康桥》时,我带学生进入到多媒体教室完成的,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在打开课文的网页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有非常漂亮的背景的《再别康桥》课文页面,进而学生可带上耳机边听肖邦的《小夜曲》边吟诵《再别康桥》,这是多么让他们陶醉的事啊。然后也可以点击“相关资料”了解徐志摩及其他资料,也可以点击“有声世界”聆听不同风格的朗读或是歌曲,让学生在有所选择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然后就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或是疑问在论坛中交流,可以是用键盘输入论坛内,也可以选择与某位同学或是老师进行语音交流,以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师生共制“网页”,让师生网住知识
我们在信息学老师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共同制作了《红楼梦》网页专题,并且挂在了校园网上。在这个网页中,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在校园内以最快的速度查阅到有关《红楼梦》的多方面的知识,如《红楼梦》全文阅读、连环画、电视剧、百家讲坛、诗词分析、人物分析等等。这样使自己受益,也让其他人受益,真觉得努力没白费,时而还在论坛内解答一下点击者所提出的问题,或是接受不同的解读,真觉得要网住知识也真不容易,也更会重视多途径地获取知识。
3、教师共制“网页”,让老师共享资料
语文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只针对学生而言的注重,而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同样的要好好利用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渗透好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理念。
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我发动全校的语文老师创作了“语文学习”的网页,从第一册到第六册每一篇课文的资料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每一位老师的创意教学一定收入其内,这样是理念的贯彻,更是老师们重新认识网络的有效手段。
语文教学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所以在利用好教学中的手段时,也就一定要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优势,激发起师生的最大热情来学习语文。
肖平,教师,现居湖南浏阳。
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没有摆正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违背认知规律,无视学科特点,轻视课件效果,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大赛评论会上,很多的专家和老师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老师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到底有没有实质的意义?”导致很多的学校和语文老师开始对多媒体手段怀疑,甚至是“返璞归真”,重新回到了“黑白”世界里,并重新找到了“简单”的快乐。但作为语文教师,结合语文科目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陶醉于多媒体手段的功效,也不能完全的“回归”到简单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想再谈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恢复其“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动用多媒体,适当地配合一些画面或音乐,借助声、色、光、电的特殊效果,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更形象。
记得有一次在上作文辅导课《感受父爱母爱》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回忆了一些细节,学生都有被关爱的幸福和感动,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放映了flash短片《轮回》,非常生动幽默地展示了一个人从受精卵开始到成家的索取,再过度到自己为人父母的给予,这样的轮回是我们的学生还体会不到的,但看了之后,对自己所拥有的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会更加的珍惜,学生基本上都是含泪看完的,以真实的感情带入作文,怎会不打动人呢?
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不是为了用而用,也不是单纯的为了热闹而用,而是在语文教学中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二、重视其“网络”的功能,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网络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精彩缤纷又宽广无限的大千世界。即使你孤身一人,即使你足不出户,只要你轻轻点击,网络便把你与全世界联在了一起。网络具有如此无穷的魅力,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极其强烈、精力又处于旺盛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充满了无可抗拒的神奇力量,一个个网站就像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着学生易动的心。
在我们学校,高一和高二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学生可以利用这节课去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阅读报刊杂志,同时也可以去电子阅读室利用网络浏览新闻及学习资料,我的阅读课一般都是安排在电子阅览室进行,结合自己的所需打开网络。当然,我一般都有任务布置,要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学习来拓展自己语文学习的空间,而不是被禁锢在课本和课堂内。
在高一上《勾践灭吴》时,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勾践和夫差都有自己的分析,多是褒勾践贬夫差,当然结合整个历史事件来看的话,其实对这两个人物会有新分析,但如果是我的讲解的话,或许会显得枯燥无味,于是布置学生在阅读课的时候查阅有关勾践和夫差的资料,学生会对自己动手所查阅到的资料更加有兴趣,更是在再讨论人物形象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周记中由勾践和夫差的事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思考,这是网络带给他们的收获。
不断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也不至于在网络的世界里迷失自己,而是打开自己的眼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们当今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所应该做好的工作,否则,大语文的观念怎能在如此发达科学技术面前以“最大”出现呢?
三、发挥其“网页”优势,共筑语文学习的城堡
1、老师制作“网页”,让学生亲近网络
在上《再别康桥》时,我带学生进入到多媒体教室完成的,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在打开课文的网页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有非常漂亮的背景的《再别康桥》课文页面,进而学生可带上耳机边听肖邦的《小夜曲》边吟诵《再别康桥》,这是多么让他们陶醉的事啊。然后也可以点击“相关资料”了解徐志摩及其他资料,也可以点击“有声世界”聆听不同风格的朗读或是歌曲,让学生在有所选择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然后就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或是疑问在论坛中交流,可以是用键盘输入论坛内,也可以选择与某位同学或是老师进行语音交流,以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师生共制“网页”,让师生网住知识
我们在信息学老师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共同制作了《红楼梦》网页专题,并且挂在了校园网上。在这个网页中,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在校园内以最快的速度查阅到有关《红楼梦》的多方面的知识,如《红楼梦》全文阅读、连环画、电视剧、百家讲坛、诗词分析、人物分析等等。这样使自己受益,也让其他人受益,真觉得努力没白费,时而还在论坛内解答一下点击者所提出的问题,或是接受不同的解读,真觉得要网住知识也真不容易,也更会重视多途径地获取知识。
3、教师共制“网页”,让老师共享资料
语文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只针对学生而言的注重,而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同样的要好好利用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渗透好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理念。
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我发动全校的语文老师创作了“语文学习”的网页,从第一册到第六册每一篇课文的资料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每一位老师的创意教学一定收入其内,这样是理念的贯彻,更是老师们重新认识网络的有效手段。
语文教学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所以在利用好教学中的手段时,也就一定要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优势,激发起师生的最大热情来学习语文。
肖平,教师,现居湖南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