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眼睛,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多么有趣、美妙。中学生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以便促进自己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生活实践
初中物理知识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小及大地从声音的现象探究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大大小小的方面都是其所涉及的领域。如果教师只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那么不仅学生的学习会变得吃力,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该采用快乐、自主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初中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作初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一、 完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就要有一个趣味性强、效率性高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将物理教学视角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第一步,就是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學模式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整体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其具有整体性、实用性、便利性等特点。
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以此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其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既然物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相连在一起,那么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物理教材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现代通信的内容,而我们目前身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大力的普及,这就为我们学好这节理论知识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教师只将物理的教学限制于书面上,缺少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那么会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物理的学习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只有加强他们的操作能力,才能为其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以此来验证欧姆定律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以上是笔者对初中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所展开的初步探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案例,针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详细地讨论与分析。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内容
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以课本为中心的口述教学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授课。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以课本案例为教学内容,最后留下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枯燥、乏味,还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以照本宣科地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设置课前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光现象”时,笔者没有让学生以直接、简单的方式查看教材进行预习,而是让向他们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光,我们就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同学们知道光是什么颜色吗?然后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参考来观察光的色彩,并从中发现光的特点、规律、特性。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投身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速度是表示物体快慢的概念,生活中不仅有汽车、自行车、飞机、马车等具体实物的速度,还有光、声音等抽象事物的速度。笔者在为学生讲解“速度”这章节的知识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播放了各种物体的速度视频,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其进入具体的情境中来学习关于速度的内容。
最后,将课后作业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对于学生的复习、巩固,教师不应该将视野局限在书面上,更应该将其布置到实践中。在带领学生学习“电路的初探”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观察身边的电灯、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并从中记录这些产品的运转机制、电路流通过程等。
纵观笔者以往的教学实验成果,发现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的一门课程,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又可以充分地将知识内化、吸收。笔者认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落实:第一,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融合;第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首先,理论与实践不能盲目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融合,才能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从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在学习重力时,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躺在床上睡觉,而宇航员只能站着睡觉?以此为具体问题来寻找关于重力的概念、原理、特点,这样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其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实验是学好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亲身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来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时,笔者先让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然后让各小组思考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并让他们自行设计、操作实验来寻找答案,最后笔者根据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地补充、说明,以此帮助他们深化所学的知识。在各小组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完全将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只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便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笔者鼓励学生参加并开展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趣味知识竞赛、科技小发明、走进科技馆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基础条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是重要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效途径。当然,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摸索、前进,以此来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
[2]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7.
作者简介:
龚孙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生活实践
初中物理知识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小及大地从声音的现象探究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大大小小的方面都是其所涉及的领域。如果教师只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那么不仅学生的学习会变得吃力,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该采用快乐、自主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初中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作初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一、 完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就要有一个趣味性强、效率性高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将物理教学视角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第一步,就是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學模式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与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整体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其具有整体性、实用性、便利性等特点。
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以此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其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既然物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相连在一起,那么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物理教材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现代通信的内容,而我们目前身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大力的普及,这就为我们学好这节理论知识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教师只将物理的教学限制于书面上,缺少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那么会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物理的学习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只有加强他们的操作能力,才能为其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以此来验证欧姆定律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以上是笔者对初中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所展开的初步探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案例,针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详细地讨论与分析。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内容
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以课本为中心的口述教学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授课。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以课本案例为教学内容,最后留下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枯燥、乏味,还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以照本宣科地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设置课前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光现象”时,笔者没有让学生以直接、简单的方式查看教材进行预习,而是让向他们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光,我们就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同学们知道光是什么颜色吗?然后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参考来观察光的色彩,并从中发现光的特点、规律、特性。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投身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速度是表示物体快慢的概念,生活中不仅有汽车、自行车、飞机、马车等具体实物的速度,还有光、声音等抽象事物的速度。笔者在为学生讲解“速度”这章节的知识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播放了各种物体的速度视频,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其进入具体的情境中来学习关于速度的内容。
最后,将课后作业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对于学生的复习、巩固,教师不应该将视野局限在书面上,更应该将其布置到实践中。在带领学生学习“电路的初探”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观察身边的电灯、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并从中记录这些产品的运转机制、电路流通过程等。
纵观笔者以往的教学实验成果,发现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的一门课程,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又可以充分地将知识内化、吸收。笔者认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落实:第一,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融合;第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首先,理论与实践不能盲目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融合,才能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从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在学习重力时,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躺在床上睡觉,而宇航员只能站着睡觉?以此为具体问题来寻找关于重力的概念、原理、特点,这样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其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实验是学好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亲身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来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时,笔者先让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然后让各小组思考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并让他们自行设计、操作实验来寻找答案,最后笔者根据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地补充、说明,以此帮助他们深化所学的知识。在各小组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完全将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只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便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笔者鼓励学生参加并开展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趣味知识竞赛、科技小发明、走进科技馆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基础条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是重要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效途径。当然,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摸索、前进,以此来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
[2]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7.
作者简介:
龚孙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