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它不仅受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手段这些参与因素的影响,还受教师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结构的实施、教学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反思和家校合作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培智学校;智障学生;生活语文;有效性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缺乏效度的现象,新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努力从多方面做出突破,明确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成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从根本角度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保证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一、目前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很多学校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少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由普校教师转型而来,没有相关特教背景,该类教师或许拥有丰富的普通教育教学经验,但很难满足特殊教育的多元支持要求,教师个人更是无所适从。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障碍的类型多样化,程度的复杂化,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多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率较低。
  (一)实用性不强
  生活语文作为培智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智障学生由于其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应选取学生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内容,搭建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而现行教材注重系统性,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对于很多智障学生应从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入手,教给他们实用生活技能,以生活为主、立足于生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的差异性体现不明显
  很多学校都以主题单元教学为主,很难注重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应以尊重学生差异性、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为前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三)教学内容跟生活联系不密切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未能充分结合智障学生的年龄、心理行为特性、教学方法古板、“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子依旧存在,教学随意性大,针对性缺乏,教材选取和教学内容选取的不合理性,未及时做到课后教学反思和未加强家校联系等。
  本文将结合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探讨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计有效的生活语文课堂教学
  (一)备课方面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关注课程、教材的设计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分析学情,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等。
  1.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培智学校没有统一适用教材,固有的教材它很难适应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训练,同时在内容上与现在的生活实际存在差距。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智障学生智力低下,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贴近生活的素材,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出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选择合适的内容
  (1)将生活化场景融入生活语文课堂教学
  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迁移能力差,在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周围的环境,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如:通过情境设计,利用教室这个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前后左右等教学,认识学校的各个角落如康复园、功能室等。把公交、医院、超市、餐厅、银行……所有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搬进学校,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去。利用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制作课件创设课堂情境,在课堂上感受,通过多媒体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培养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分层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在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上趋于个体的全面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特别是智障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个人差异的不同,制定出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目标,然后对学生的目标进行统整,筛选出具体每节课的终点目标,也就是学生这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在终点目标确定后,设计每个学生的子目标也就是学生具体操作的目标和教学流程。
  (二)上課环节
  上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技巧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上好课的关键。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智力障碍学生个别差异大、记忆保持能力差和知识迁移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定时、定量地安排生活语文的课外辅导,将具体学校、社区范围内真实的生活情景与片段纳入教学之中,及时进行知识、技能的课外迁移,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取实用、有针对性的辅导内容,从而提高生活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语文课注重学生生活化教育为目的,功能性教育为手段,个别化教育为原则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生活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教学为主。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能给儿童巨大的动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游戏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不仅是生活中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补偿手段,是教育智障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和身体方面存在种种缺陷,加上社会、家庭等种种不利环境的影响,他们害羞、冷漠、恐惧甚至攻击别人。通过游戏这种趣味性、活泼的外在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没有负担、压力地去玩,补偿在认知、社会行为、生活自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手指游戏,锻炼他们的小肌肉群,弥补精细动作的不足。表演游戏可训练智障学生语言,活动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动作的发展。总之,各种游戏活动都具有促进智障学生缺陷补偿的功能。当然,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场景,善于开发适合智障学生的游戏环境,如游戏场景的布置,游戏目标的设置,找出难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强化训练。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树立团队协作、竞争意识,形成一定的纪律、规范意识。
  3.增加表扬激励机制
  语文学习评价的激励化语文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在培智学校,几乎每位教师每天都要用到激励法,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食物往往是最有效的奖励品。课前教师告知学生,凡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就能获得“☆”贴纸,而这一贴纸可以兑换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谁获得的“☆”越多,谁获得的食物也就越多。在食物的诱惑下,学生学起来就更有动力了。一开始的奖励是即时的,随着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则将“代币制”理念带进课堂,学生慢慢地明白:在自己的名字旁有5颗磁铁,下课后就能找老师兑换奖品。每当我为表现好的孩子贴上磁铁时,其他孩子立刻会有同种良好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表扬和奖励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对激励的成功运用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过分、过于夸张的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某些时候关系不当以至于表扬会变得无足轻重;不同学生其内在动机系统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在此期间出现的一系列教学现象和教学结果进行思考、分析,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这样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教学分析能力和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不断督促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由于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各种突发事件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达不成预计的教学目标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将在校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生活中运用的最好场所,任何训练都要向实际生活迁移,学校教育、课堂训练最终也要走向家庭应用。
  1.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需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可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将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中,并为其提供时间、人力、资金上的保障,主动加强就生活语文教学情况与家长的交流频率,丰富交流方式,特别是在交流内容上,做到全面、具体;家长方面:对智障学生树立信心,明确自己的责权,主动参与家校合作的活动;社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更新家校合作的研究,提供与生活智障学生生活化教学有关的服务。
  2.设计家庭作业,学以致用
  让家庭作业成为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载体,让智障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家庭作业反复练习巩固,加深印象,让家庭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生活能力的桥梁。
  三、结束语
  总之,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因此,我们要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手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让智障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让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对于提高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将不断地研究、总结,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S].2016.
  [2]周依萍.以生活为核心,提高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J].现代特殊教育,2018(2).
  [4]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7(12).
  [5]盛偉.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课程与教学,2015.
  [6]高鹏凌.生活适应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教学行为改进[J].现代特殊教育,2017.(8).
  [7]牛雪梅,杜学元.论培智学校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9.
  [8]张爱华.构建生活化的培智语文课堂[J].创意语文.
  [9]全言.生活化教学与培智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2015,11.
  [10]吴春艳,肖非.从“生活化的课程”走向“有意义的生活”[J].中国特殊教育,2014,12.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内容,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也是如此,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有必要重视起来。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视角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养成做了调查与研究,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学习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道德为目标的综合课程。教师巧用教材,使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道德品格,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而《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学会生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能够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新增了“积累拓展”的题目,灵活运用这些题目,开展各具特色的语文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听说读写思;部编本教材;积累拓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摘要】开展好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的自主性,也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以期对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阅读一直发挥着重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参与学习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让教学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创设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探索性的教学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物理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实践与科学相结合,从而开拓创新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就要将物理教学与实验创新相互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是从挖掘教材的创新点、对教材的探索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1日,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扩大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十九指导组组长裘援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主题教育《意见》精神,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及第十九指导组的
【摘要】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系统的新教材变革特别地针对学生思辨技能的训练做出了着重式强调,然而目前我国初中年级学生的整体思辨技能普遍偏低是客观的存在,其具体的表现在如下几项的具体内容上:问题思维不算深化、问题辨析不算透彻、观点立意不算新奇、论证过程不严密、语言表述不算精准。探其内因大体包括:初中学生好胜心强、知识功底不算深厚以及长期延续着“高塑性”的思索模式;老师本人思索技能水平不佳及教学手段低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心灵互动的过程,成功的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尊重和赞赏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热爱、尊重和赞赏,在教育的花园里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尊重学生,让教育开出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都是世间的奇迹,热爱能塑造一个学生,厌恶就等于毁掉了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