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欣赏 培养语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能力,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和运用文字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品读欣赏,通过比较性品读、想象性品读、反复性品读,来感悟语言的意蕴性、形象性和情感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比较性品读,培养语感的意蕴性
  
  语感的意蕴性是指领会文章所隐含的意义的语感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品读,这样才能培养语感的意蕴性。
  1.去词比较
  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学时,我让学生把“捧”和“嚼”换成别的词进行比较。学生将“捧”与“拿”、“端”比较,“嚼”与“吃”比较,经过品味,辨析出“捧”更能显示老班长对碗里东西的珍惜,“嚼”才能反映草根、鱼骨在嘴里难以下咽。尽管难吃,还当宝贝似的用双手捧,深刻地反映出当时条件极端艰苦。老班长断粮多天,在饥饿威胁下一直想着三个病号,自己吃鱼骨头草根,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崇高啊!通过比较,学生领悟语言的意蕴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培养。
  2.换词比较
  如,教学《长城》一文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时,我让学生比较这句话里有“才”字与没有“才”字意思是不是一样的。通过比较,学生感到了有“才”的原句,表达了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它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一个“才”字,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赞美,这就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想象性品读,培养语感的形象性
  
  语感的形象性是指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画面的语感能力。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1.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
  如古诗《山行》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石径斜”、“白云深处”、“霜叶红于二月花”,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晚秋枫林图,并体会作者对这种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利用课文“空白”,引导想象
  “空白”指的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空白”能供读者驰骋想象,去填补、扩展、充实,从而进一步训练语感。如,在教《最后一课》时,教师提问:“小弗郎士在放学以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反复性品读,培养语感的情感性
  
  语感的情感性是指品味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和趣味的语感能力。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分析和情感的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对表面的语言文字反复品读。
  1.品读词语
  如《燕子》一课,“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柔丝”中“微风”一词,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品读。
  生:(声音有点柔柔的读)微——风
  师:呀,风吹动了我们的头发!再读!
  生:(声情并茂地读)微——风
  师:同学们,这阵风吹到了哪里了?这是什么样的风呀?
  生:这是一阵暖暖的春风,吹在脸上,好舒服的呀!
  生:这是醉人的风,吹到了我的心里了。
  师:让我们一道再来感受一下这醉人的——
  生齐:微——风——
  这样反复引导学生品读“微风”,能使学生感受“词语的色彩”,体验“词语的韵味”。
  2.反复品句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句话:“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品析语言的感情色彩。我通过让学生自由读、设计提问、分析人物情感表情朗读等形式,使作品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言语也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为学生的语感。
  (责编 夏 天)
其他文献
仔猪水肿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水肿,惊厥,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采取抗菌消肿、解毒镇静、强心利尿等措施进行治疗后有良好的效果。该病重在预防,应加强消毒防疫,进
对当前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品种优化程度不足、缺乏养殖技术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养殖策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对犬的几种常见的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课标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它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败优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而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不能只局限于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该是学生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他认为:“教师应该确认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交际能力或是写作能力,都必须通过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相关活动才能真正获得。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那么,
为调查了解湖南省宁远县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选取该县具有代表性的30个规模猪场采集557份血样,通过gpI-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PRVgpI抗体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进而学会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和创造,为终身学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
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那么,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优秀“牧者”,在课堂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里的《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所描写的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也都经历了各种巨大的变化,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课堂教学模式,也都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变革,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应用。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天地。越来越多的小语教师认识到了网络技术的巨大魅力和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