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由——误入藕花深处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有的零散地穿插在各个主题教学中,有的则是浓墨重彩地呈现,甚至形成一个主题单元。笔者整理了一下,发现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有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历史题材,比重相当大。如何开展此类题材的课堂教学?笔者选择六年级下册《不平静的世界》一课尝试教学,遭遇了这样的失败:
《不平静的世界》第一次教学:
第一次备课,我恶补了两次大战的许多知识,整理出了包括“一战三条战线”、“二战三次突袭”等线索,相应收集了许多资料。现撷取其中一个片段: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师:参与的国家分别是哪几个?
生:美、英、法、奥、意、俄等;以德、意、日为主。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有3条战线,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有三次突袭,分别指哪三次?
试教时虽然图片、视频连番上阵,但是一节课下来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上完课,诊课老师们提出:这是历史课,还是品德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究竟该姓“史”还是姓“德”?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其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
省察——裁金簇翠天机巧
第一次试教失败,使我再次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品德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不难发现:在品德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学,将内容的学习作为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再次钻研教材,重新定位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平静的世界》一课的学习结果不仅包括历史知识的获得,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包括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显而易见,我的第一次試教只顾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落实情感目标。而新课程应该是知识性与情感性的统一,这样,方能使课堂彰显人文性。于是,我决定量体裁衣,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1.知教材:《不平静的世界》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的第一部分,属于“走进世界”的学习主题。《不平静的世界》内容涉及世界历史范畴,以两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上的地区冲突为基本内容,通过具体数据和事例,结合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关于战争的话题在五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悲愤的吼声》中已经有所涉及。基于这个知识层面上的认识,我选择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析学情:对于战争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通过五年级下册《悲愤的吼声》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日军侵华的历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情感上也有一定的基础。但他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硝烟,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认识还是个盲区。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成为我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3.明目标:基于第一次试教中目标偏重于历史知识,而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太过于遥远。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重新确定了本课的课时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概况(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以及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战役。
行为、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苦难,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隋。
4.分板块: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本课时划分为四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知识情感目标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
第一板块:走近战争,了解战争(通过《安妮日记》一书,由远及近感知不平静的世界,质疑:为什么人类要乐此不疲地制造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第二板块:走进战争,感受残酷(通过填表格、看图片、观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感受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时间长,死亡人数多,所耗费的金钱数量惊人……)
第三板块:触摸战争,咀嚼心酸(介绍战争中的儿童,体味在残酷的枪林弹雨中,孩子们美丽的童年是怎样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第四板块:课后延伸,总结升华(与课开始作呼应,出示联合国门前矗立雕像,如果请你为这两座雕塑的基座镌刻碑文,你会写上什么呢?)
经过这样一番“量体裁衣”,我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这样知情统一的目标下,寓情感于历史知识中,我感觉我的课堂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跳动。
践行——巧把银针度与人
(一)资源整合需有度
历史题材的品德内容历史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但极易造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或浮于表面,或过于泛滥。因而,教师要学会“穿针引线”,不但要研究如何简化头绪,更需要加强整合,筛选重点。
在制作课件时,表现战争苦难的图片资料在经过筛选后还有50余张,张张都震撼人心。此时,即便是心中不舍,也只能忍痛割爱。按照事件不重复的原则,我再次筛选,又淘汰30余张。剩下的图片从轰炸下的城市、逃亡的市民、饥饿的孩子、茫然的士兵、哭泣的母亲等,为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这些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十分典型。它就像是荡气回肠的电影大片里抓人眼球的精彩瞬间一样,给学生带来了触发心弦的震撼。
(二)情感升华求渐进
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而作为历史内容的品德与社会课,我们要实现的是“我体验,我铭记了;我思辨,我奋进了”。无论年代多么久远,无论历史进程多么曲折,品德与社会教学始终指向现实,指向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世界。因此,只有学生真情荡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1.未成曲调先有情——拉近距离,走进历史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儿童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讲到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情况,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为遥远,且内容又相对较为复杂,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真正的共鸣。
基于学情,我精心地选择了有关二战的书籍——《安妮日记》。这本书讲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护下,和另外四名犹太人躲入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隐姓埋名的密室生活。故事由一个犹太少女眼中的二战记忆层层展开,步步惊心。
我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这本书,跟随主人公——安妮,以她的视角来了解这段历史,以这样的一部书籍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与这段历史的对接,迈出了走进历史的第一步。
2.一寸柔肠情几许——冲击感官,再现历史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长河中生动丰富、恢宏壮观的场面都已渐行渐远,许多历史知识因为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年代和环境而成为了静态的东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努力使这些静态的历史“活”起来。
给图片配上精炼的文字,再现了那遥远的战争年代,一下子让学生进行了时空的穿越。
出示图片“硝烟弥漫的城市”,配上文字“1700多个城市被二战的炮火摧毁”;
出示圖片“尸骨遍野的犹太集中营”,配上文字“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竞达600万多人”。出示图片“被妈妈抱着的孩子隔着铁栏杆亲吻穿着军装的爸爸”,配上了文字“爸爸,我们等你回来”,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到孩子天真的小脸上;
出示图片“斜挎着子弹夹,提着冲锋枪的年轻战士满脸迷惘”,配上了文字“真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出示图片“母亲在到处是尸体的战场哭天抢地”一图,配上了文字“母亲的眼泪,在心底早已哭干”……
直观的图片,点睛之笔的文字,把学生们的心紧紧地攥住了,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战争的残酷再一次在心头萦绕,在心底里,有多少声音都在呼唤:为什么人类热衷于战争?难道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还少吗?
3.情到深处自然浓——激起共鸣,对话历史
情感是一切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它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情感的缺失就意味着人文追求的放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教学契机,摸准脉搏,把情感推向高潮。
“列宁格勒市民排队领取掺有木屑的120克黑面包”这个历史细节,我是这样操作的:
出示:120克面包。请一个学生确认只有120克。
随机采访:这样一袋面包够你吃几顿?够吗?
告诉学生:这是列宁格勒战役中,列宁格勒市民一天的口粮。
请一个学生读读包装袋上写明的面包配料。
告诉学生:当时列宁格勒市民的面包里的配料有——木屑。
课件图片出示,让学生了解木屑是切割加工木材时落下来的木沫沫。
追问学生此刻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图片:一个手里拿着黑面包的瘦骨嶙峋的列宁格勒市民。请学生观察他手中的面包和他的脸,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补充:即便是这样掺有木屑的仅有120克重的黑面包,老百姓也是很难领到的。排队的人群在一个高高的柜台窗口里领取面包,气氛之紧张、凝重就如同是在银行领取巨款一样。这样地狱般的日子过了整整900天,约两年半才结束,列宁格勒这座城市付出了80万平民被饿死、冻死的代价。
随着以上步骤的进行,逝去的历史重现出鲜血淋漓的原状,“面包之轻”“配料之差”“领取之难”“时间之长”“死亡平民之多”,这些具体的真实的历史细节,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震惊,巨大的苦难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心灵。
回眸——一回拈出一回新
反反复复地思考,反反复复地磨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也一步步明晰起来:《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呈现历史的筋骨,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历史进程,而是基于有“史”,追求有“情”,让历史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立起来、高起来,成为一座丰碑,在学生的心灵烙下永不泯灭的印记,吹响奋进的号角,促他们不断前行……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有的零散地穿插在各个主题教学中,有的则是浓墨重彩地呈现,甚至形成一个主题单元。笔者整理了一下,发现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有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历史题材,比重相当大。如何开展此类题材的课堂教学?笔者选择六年级下册《不平静的世界》一课尝试教学,遭遇了这样的失败:
《不平静的世界》第一次教学:
第一次备课,我恶补了两次大战的许多知识,整理出了包括“一战三条战线”、“二战三次突袭”等线索,相应收集了许多资料。现撷取其中一个片段: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师:参与的国家分别是哪几个?
生:美、英、法、奥、意、俄等;以德、意、日为主。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有3条战线,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有三次突袭,分别指哪三次?
试教时虽然图片、视频连番上阵,但是一节课下来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上完课,诊课老师们提出:这是历史课,还是品德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究竟该姓“史”还是姓“德”?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其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
省察——裁金簇翠天机巧
第一次试教失败,使我再次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品德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不难发现:在品德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学,将内容的学习作为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再次钻研教材,重新定位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平静的世界》一课的学习结果不仅包括历史知识的获得,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包括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显而易见,我的第一次試教只顾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落实情感目标。而新课程应该是知识性与情感性的统一,这样,方能使课堂彰显人文性。于是,我决定量体裁衣,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1.知教材:《不平静的世界》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的第一部分,属于“走进世界”的学习主题。《不平静的世界》内容涉及世界历史范畴,以两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上的地区冲突为基本内容,通过具体数据和事例,结合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关于战争的话题在五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悲愤的吼声》中已经有所涉及。基于这个知识层面上的认识,我选择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析学情:对于战争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通过五年级下册《悲愤的吼声》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日军侵华的历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情感上也有一定的基础。但他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硝烟,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认识还是个盲区。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成为我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3.明目标:基于第一次试教中目标偏重于历史知识,而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太过于遥远。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重新确定了本课的课时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概况(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以及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战役。
行为、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苦难,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隋。
4.分板块: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本课时划分为四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知识情感目标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
第一板块:走近战争,了解战争(通过《安妮日记》一书,由远及近感知不平静的世界,质疑:为什么人类要乐此不疲地制造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第二板块:走进战争,感受残酷(通过填表格、看图片、观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感受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时间长,死亡人数多,所耗费的金钱数量惊人……)
第三板块:触摸战争,咀嚼心酸(介绍战争中的儿童,体味在残酷的枪林弹雨中,孩子们美丽的童年是怎样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第四板块:课后延伸,总结升华(与课开始作呼应,出示联合国门前矗立雕像,如果请你为这两座雕塑的基座镌刻碑文,你会写上什么呢?)
经过这样一番“量体裁衣”,我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这样知情统一的目标下,寓情感于历史知识中,我感觉我的课堂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跳动。
践行——巧把银针度与人
(一)资源整合需有度
历史题材的品德内容历史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但极易造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或浮于表面,或过于泛滥。因而,教师要学会“穿针引线”,不但要研究如何简化头绪,更需要加强整合,筛选重点。
在制作课件时,表现战争苦难的图片资料在经过筛选后还有50余张,张张都震撼人心。此时,即便是心中不舍,也只能忍痛割爱。按照事件不重复的原则,我再次筛选,又淘汰30余张。剩下的图片从轰炸下的城市、逃亡的市民、饥饿的孩子、茫然的士兵、哭泣的母亲等,为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这些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十分典型。它就像是荡气回肠的电影大片里抓人眼球的精彩瞬间一样,给学生带来了触发心弦的震撼。
(二)情感升华求渐进
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而作为历史内容的品德与社会课,我们要实现的是“我体验,我铭记了;我思辨,我奋进了”。无论年代多么久远,无论历史进程多么曲折,品德与社会教学始终指向现实,指向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世界。因此,只有学生真情荡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1.未成曲调先有情——拉近距离,走进历史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儿童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讲到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情况,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为遥远,且内容又相对较为复杂,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真正的共鸣。
基于学情,我精心地选择了有关二战的书籍——《安妮日记》。这本书讲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护下,和另外四名犹太人躲入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隐姓埋名的密室生活。故事由一个犹太少女眼中的二战记忆层层展开,步步惊心。
我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这本书,跟随主人公——安妮,以她的视角来了解这段历史,以这样的一部书籍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与这段历史的对接,迈出了走进历史的第一步。
2.一寸柔肠情几许——冲击感官,再现历史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长河中生动丰富、恢宏壮观的场面都已渐行渐远,许多历史知识因为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年代和环境而成为了静态的东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努力使这些静态的历史“活”起来。
给图片配上精炼的文字,再现了那遥远的战争年代,一下子让学生进行了时空的穿越。
出示图片“硝烟弥漫的城市”,配上文字“1700多个城市被二战的炮火摧毁”;
出示圖片“尸骨遍野的犹太集中营”,配上文字“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竞达600万多人”。出示图片“被妈妈抱着的孩子隔着铁栏杆亲吻穿着军装的爸爸”,配上了文字“爸爸,我们等你回来”,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到孩子天真的小脸上;
出示图片“斜挎着子弹夹,提着冲锋枪的年轻战士满脸迷惘”,配上了文字“真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出示图片“母亲在到处是尸体的战场哭天抢地”一图,配上了文字“母亲的眼泪,在心底早已哭干”……
直观的图片,点睛之笔的文字,把学生们的心紧紧地攥住了,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战争的残酷再一次在心头萦绕,在心底里,有多少声音都在呼唤:为什么人类热衷于战争?难道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还少吗?
3.情到深处自然浓——激起共鸣,对话历史
情感是一切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它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情感的缺失就意味着人文追求的放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教学契机,摸准脉搏,把情感推向高潮。
“列宁格勒市民排队领取掺有木屑的120克黑面包”这个历史细节,我是这样操作的:
出示:120克面包。请一个学生确认只有120克。
随机采访:这样一袋面包够你吃几顿?够吗?
告诉学生:这是列宁格勒战役中,列宁格勒市民一天的口粮。
请一个学生读读包装袋上写明的面包配料。
告诉学生:当时列宁格勒市民的面包里的配料有——木屑。
课件图片出示,让学生了解木屑是切割加工木材时落下来的木沫沫。
追问学生此刻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图片:一个手里拿着黑面包的瘦骨嶙峋的列宁格勒市民。请学生观察他手中的面包和他的脸,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补充:即便是这样掺有木屑的仅有120克重的黑面包,老百姓也是很难领到的。排队的人群在一个高高的柜台窗口里领取面包,气氛之紧张、凝重就如同是在银行领取巨款一样。这样地狱般的日子过了整整900天,约两年半才结束,列宁格勒这座城市付出了80万平民被饿死、冻死的代价。
随着以上步骤的进行,逝去的历史重现出鲜血淋漓的原状,“面包之轻”“配料之差”“领取之难”“时间之长”“死亡平民之多”,这些具体的真实的历史细节,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震惊,巨大的苦难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心灵。
回眸——一回拈出一回新
反反复复地思考,反反复复地磨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也一步步明晰起来:《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呈现历史的筋骨,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历史进程,而是基于有“史”,追求有“情”,让历史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立起来、高起来,成为一座丰碑,在学生的心灵烙下永不泯灭的印记,吹响奋进的号角,促他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