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关涉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于,在基础教育领域,没有哪一门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以与班主任的影响力相匹敌。
过去,我们非常强调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意义与价值,强调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其实,班主任工作也关涉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对学生构建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当下社会,资讯发达,多元文化共生共长,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教育工作者无论从个人魅力还是从教育方法上,都已经难与社会影响力相颉颃。如果还实行封闭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势必难以达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因此,要使班主任工作效用最大化,笔者认为,干预社会、介入社会,同时借鉴社会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乃至将班主任工作与社会工作进行巧妙的榫接,或将社会工作植入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中,无疑,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更是对班主任工作域的拓展。
一、班主任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
笔者尝试将志愿者工作植入德育工作之中。志愿者(volunteer)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指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我国对志愿者的定义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对一个志愿者而言,奉献意识、大爱情怀、互助精神等,是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而志愿者活动,会使一个人能够深入接触社会实际、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增强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还能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确立敬业精神,增强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的意识,使人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
每学年开始,学校都会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班主任工作却渐趋模式化。在一次学校卫生、纪律、行为习惯综合质量考评活动中,笔者结合学校的“星级班级”工作要求,开始着手班级“星级志愿者”活动的策划与落实。当学生们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班级的各个岗位(卫生、值勤、纪律检查、课间操质量评估、食堂值日、宿舍内务等)上时,班级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之后,班级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校园,并开始走向社区,出现在敬老院、居委会、街道、企业、机关等地方。
班级管理者身份的变化把班级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校互动也因此变得顺畅而生动。据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比以往懂事,不仅自己抓紧学业,而且能体贴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
更令人欣慰的是,自从介入了志愿者工作,学生们了解到:他们终将走向社会,并在这个多元转型的社会环境里占有一席之位。而这一个位置,能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于自己是否具有社会理想以及是否专业。因此,学生们开始确立理想,设计与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此,班风、学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二、班主任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价值剖析
志愿者工作是一种基于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而且,主要是以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志愿者工作的伦理守则是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专业伦理守则是将专业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加以条理化和详细地加以明确,以倡导的积极方式和强制的消极方式来规约专业人员的行为。这一价值伦理是用以支撑志愿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体现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这一价值体系还包括: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注重个别化原则、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以及为服务对象保密。
具体来说,接纳是指认同人的独特性,但又不是完全认同服务对象的行为或价值观,而只是为这些人群提供服务;尊重则指在保持相应的礼节的同时,理解服务对象、帮助服务对象或尊从服务对象的某些原则。而在此基础上,一个最大的根本前提是:以人为本、注重和谐、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班级工作与学科教学都渐渐忽略了为师初衷和教育诉求,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长,也忽略了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消极影响。
在志愿者工作中,笔者发现了很多过去我们忽略、忽视甚至存在歧见与偏见的地方。譬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或打瞌睡等行为表现,并不足以提升到道德层面与品质高度,然而,现在大多数班主任会对此进行严厉批评,将此等现象提升到一个人的品德高度。这样,就使得人本主义缺失,使得教育出现了偏颇。在志愿者工作中,许多学生在学业以外的志愿者服务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笔者深切感受到,用一把标尺衡量所有学生,其实是对学生的极不尊重,更是一种对人性的伤害。
志愿者工作的另一个重大的意义是,重新强调创设优质的育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就会身处不同的情境。志愿者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设新环境的过程。新的环境,新的刺激就能产生新的引导。同时,志愿者工作强化了学校、家庭、社区的紧密联系,更有益于为孩子创设优质的成长环境。
从此意义上进一步探讨,我们就能发现,教育是一种立体工程,它需要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与价值引领。志愿者工作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教育本身。目前的班主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引入社会工作的思路及方法,实现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榫接,并巧妙地植入其中,良好的班级生态乃至整个教育生态才会真正呈现出师生双赢的景观。
笔者由此也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终其一生,可能给予学生的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工作思路和方法,则不但可以予学生授业解惑,还能让学生凝心聚志。教育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更应该有方法,有价值体系的构建,有让其终生受用的巨大的精神财富。由此可以说,教育其实是一种社会工作,就应该植入社会性的内容,让学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在社会工作的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并进而确立起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这样,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也才能更好地切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江苏苏州 215628)
责任编辑 颜雪梅
过去,我们非常强调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意义与价值,强调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其实,班主任工作也关涉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对学生构建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当下社会,资讯发达,多元文化共生共长,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教育工作者无论从个人魅力还是从教育方法上,都已经难与社会影响力相颉颃。如果还实行封闭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势必难以达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因此,要使班主任工作效用最大化,笔者认为,干预社会、介入社会,同时借鉴社会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乃至将班主任工作与社会工作进行巧妙的榫接,或将社会工作植入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中,无疑,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更是对班主任工作域的拓展。
一、班主任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
笔者尝试将志愿者工作植入德育工作之中。志愿者(volunteer)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指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我国对志愿者的定义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对一个志愿者而言,奉献意识、大爱情怀、互助精神等,是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而志愿者活动,会使一个人能够深入接触社会实际、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增强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还能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确立敬业精神,增强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的意识,使人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
每学年开始,学校都会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班主任工作却渐趋模式化。在一次学校卫生、纪律、行为习惯综合质量考评活动中,笔者结合学校的“星级班级”工作要求,开始着手班级“星级志愿者”活动的策划与落实。当学生们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班级的各个岗位(卫生、值勤、纪律检查、课间操质量评估、食堂值日、宿舍内务等)上时,班级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之后,班级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校园,并开始走向社区,出现在敬老院、居委会、街道、企业、机关等地方。
班级管理者身份的变化把班级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校互动也因此变得顺畅而生动。据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比以往懂事,不仅自己抓紧学业,而且能体贴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
更令人欣慰的是,自从介入了志愿者工作,学生们了解到:他们终将走向社会,并在这个多元转型的社会环境里占有一席之位。而这一个位置,能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于自己是否具有社会理想以及是否专业。因此,学生们开始确立理想,设计与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此,班风、学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二、班主任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价值剖析
志愿者工作是一种基于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而且,主要是以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志愿者工作的伦理守则是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专业伦理守则是将专业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加以条理化和详细地加以明确,以倡导的积极方式和强制的消极方式来规约专业人员的行为。这一价值伦理是用以支撑志愿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体现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这一价值体系还包括: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注重个别化原则、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以及为服务对象保密。
具体来说,接纳是指认同人的独特性,但又不是完全认同服务对象的行为或价值观,而只是为这些人群提供服务;尊重则指在保持相应的礼节的同时,理解服务对象、帮助服务对象或尊从服务对象的某些原则。而在此基础上,一个最大的根本前提是:以人为本、注重和谐、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班级工作与学科教学都渐渐忽略了为师初衷和教育诉求,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长,也忽略了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消极影响。
在志愿者工作中,笔者发现了很多过去我们忽略、忽视甚至存在歧见与偏见的地方。譬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或打瞌睡等行为表现,并不足以提升到道德层面与品质高度,然而,现在大多数班主任会对此进行严厉批评,将此等现象提升到一个人的品德高度。这样,就使得人本主义缺失,使得教育出现了偏颇。在志愿者工作中,许多学生在学业以外的志愿者服务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笔者深切感受到,用一把标尺衡量所有学生,其实是对学生的极不尊重,更是一种对人性的伤害。
志愿者工作的另一个重大的意义是,重新强调创设优质的育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就会身处不同的情境。志愿者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设新环境的过程。新的环境,新的刺激就能产生新的引导。同时,志愿者工作强化了学校、家庭、社区的紧密联系,更有益于为孩子创设优质的成长环境。
从此意义上进一步探讨,我们就能发现,教育是一种立体工程,它需要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与价值引领。志愿者工作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教育本身。目前的班主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引入社会工作的思路及方法,实现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榫接,并巧妙地植入其中,良好的班级生态乃至整个教育生态才会真正呈现出师生双赢的景观。
笔者由此也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终其一生,可能给予学生的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工作思路和方法,则不但可以予学生授业解惑,还能让学生凝心聚志。教育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更应该有方法,有价值体系的构建,有让其终生受用的巨大的精神财富。由此可以说,教育其实是一种社会工作,就应该植入社会性的内容,让学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在社会工作的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并进而确立起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这样,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也才能更好地切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江苏苏州 215628)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