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结合相关理论,并以“请”字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为例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了解,才能尽量减少语用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语用负迁移;请(please);英语教学一、语用负迁移
对“语言迁移”这一术语最早做出定义的是行为主义学派,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者第一语/母语的习惯影响了第二语/目的语习得的结果。在韦氏字典(Webster’s Third New Worl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迁移的定义是“the carry-over or generalizaton of leamed responses from one type of situation to another,the applicaton in one field of study or effort of knowledge skill power or ability acquired in another”。语言迁移一般分作两类:语用正迁移(positive pragmatic transfer)和语用负迁移(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语用正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尽管目的语里已经有一套现成的理解和表达这一同样言语行为的类似的语用知识。因此,语用正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似的语用知识。
语用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人们又可以把语用负迁移理解为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
语用学博士刘绍忠认为,语用负迁移属于母语对目的语的一种影响,给目的语注入了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它无所谓好坏,也就是说语用负迁移不一定对言语交际的效果构成破坏或产生负作用。它存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运用以及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语用负迁移本身包含了两种知识:即语言的语用知识和文化的语用知识。也就是说语用知识分有两种层次:一是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知识;二是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及其利用这些文化知识进行成功交际的知识。
语用负迁移总是从学习者的母语进入目的语,或者从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以下是有关语用负迁移的两个例子:给你点颜色瞧瞧(Give you color see see)、我的老师桃李满天下(My teacher has peaches and plums all over the country)。在英语表达中,color并没有“厉害”的意思,peaches and plums只是水果的名称,不具备作为“学生”的含义,然而学习者却将这种汉语中的思维带入了英语的学习中。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就是语用负迁移所引起的。
二、“请”字教学中的的语用负迁移
何自然教授提到过“No smoking”这一典型的语用现象:
(1)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吸烟请到吸烟区。
For your and other’s health,the passengers wh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
(2)吸烟者请到吸烟区。
T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
可以这样理解:有些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为了照顾吸烟者,通常设有吸烟区,且挂有汉英对照的“吸烟者请到吸烟区”的标识,翻译中经常把“请”字对应译为please。于是(1)句中英文意思就成了“吸烟是为了吸烟者与大家的健康”,而(2)句中的英文意思变成了“邀请大家到吸烟区去吸烟”。这样一来,原有的禁烟的意思没有了,反而变成欢迎甚至邀请大家去吸烟。
英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请”等同于please。但是please在表达“请”时,一般只用于“请求”,不能用于“给予”(郝雁南,2004)。而汉语中的“请”就有“给予”的意思,如:请喝茶。在一架民航客机上,当一位空姐(英语学习者)端着咖啡对乘客说:“Coffee, please?”乘客中的一位美国男士笑着说:“You are the one who is serving the coffee, madam, not me.”(是你给我上咖啡,而不是我给你上咖啡)。这里犯的是与吸烟例子类似的语用负迁移的错误,英语学习者将母语中的“请”字用法带入第二语/目的语的输出中从而出现了语用负迁移。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3):52—57.
[2]郝雁南.从语用角度看please的误用[J].宁德师专学报,2004(1).
[3]刘思.浅析please的语用问题材[J].现代外语,1995,(4).
责任编辑 余 华
[关键词]语用负迁移;请(please);英语教学一、语用负迁移
对“语言迁移”这一术语最早做出定义的是行为主义学派,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者第一语/母语的习惯影响了第二语/目的语习得的结果。在韦氏字典(Webster’s Third New Worl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迁移的定义是“the carry-over or generalizaton of leamed responses from one type of situation to another,the applicaton in one field of study or effort of knowledge skill power or ability acquired in another”。语言迁移一般分作两类:语用正迁移(positive pragmatic transfer)和语用负迁移(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语用正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尽管目的语里已经有一套现成的理解和表达这一同样言语行为的类似的语用知识。因此,语用正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似的语用知识。
语用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是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人们又可以把语用负迁移理解为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
语用学博士刘绍忠认为,语用负迁移属于母语对目的语的一种影响,给目的语注入了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它无所谓好坏,也就是说语用负迁移不一定对言语交际的效果构成破坏或产生负作用。它存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运用以及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语用负迁移本身包含了两种知识:即语言的语用知识和文化的语用知识。也就是说语用知识分有两种层次:一是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知识;二是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及其利用这些文化知识进行成功交际的知识。
语用负迁移总是从学习者的母语进入目的语,或者从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以下是有关语用负迁移的两个例子:给你点颜色瞧瞧(Give you color see see)、我的老师桃李满天下(My teacher has peaches and plums all over the country)。在英语表达中,color并没有“厉害”的意思,peaches and plums只是水果的名称,不具备作为“学生”的含义,然而学习者却将这种汉语中的思维带入了英语的学习中。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就是语用负迁移所引起的。
二、“请”字教学中的的语用负迁移
何自然教授提到过“No smoking”这一典型的语用现象:
(1)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吸烟请到吸烟区。
For your and other’s health,the passengers wh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
(2)吸烟者请到吸烟区。
T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
可以这样理解:有些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为了照顾吸烟者,通常设有吸烟区,且挂有汉英对照的“吸烟者请到吸烟区”的标识,翻译中经常把“请”字对应译为please。于是(1)句中英文意思就成了“吸烟是为了吸烟者与大家的健康”,而(2)句中的英文意思变成了“邀请大家到吸烟区去吸烟”。这样一来,原有的禁烟的意思没有了,反而变成欢迎甚至邀请大家去吸烟。
英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请”等同于please。但是please在表达“请”时,一般只用于“请求”,不能用于“给予”(郝雁南,2004)。而汉语中的“请”就有“给予”的意思,如:请喝茶。在一架民航客机上,当一位空姐(英语学习者)端着咖啡对乘客说:“Coffee, please?”乘客中的一位美国男士笑着说:“You are the one who is serving the coffee, madam, not me.”(是你给我上咖啡,而不是我给你上咖啡)。这里犯的是与吸烟例子类似的语用负迁移的错误,英语学习者将母语中的“请”字用法带入第二语/目的语的输出中从而出现了语用负迁移。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3):52—57.
[2]郝雁南.从语用角度看please的误用[J].宁德师专学报,2004(1).
[3]刘思.浅析please的语用问题材[J].现代外语,1995,(4).
责任编辑 余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