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教育创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将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健康、稳定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育创新有明确的认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学习方法的变革,要求学生具有以创新思维进行探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能用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新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成熟,每位从事教育的人都在探究新教法和改进教学结构中不断努力,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正被大家逐渐理解和接受。下面根据本人的认识和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思想政治课实践新课程计划过程中有机参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感想一:要大胆将时间留给学生,培养政治课的兴趣
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反之,学生不喜欢哪位老师,必定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果要让学生亲近课堂,需要一定的“感情投资”——增加人格魅力,沟通师生感情。除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坦荡的为人、大方的衣着等)外,我发现在课堂上大胆将时间交给学生也是增进师生感情交流的很好途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喜欢老师,还要想办法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喜欢的不是家长式的老师,而是朋友式的老师。他们希望有什么心里话既可以向同学倾诉又可以向老师倾诉,并且期望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得到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大胆利用时间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性活动,多创造与学生沟通感情的机会。
感想二:让学生“异想天开”,插上想象的翅膀
“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性格特征。教师要以培养思维活跃,大胆创新,敢想敢说敢做的学生为目标,彻底改变以培养“乖孩子,听话孩子”为目标的各种做法。据报载: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浦东改革开放引起的重大变化时,特别指出纵横交错的“地铁”给浦东人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这时一位学生在座位上感叹:如果有“天铁”该多好啊!顿时课堂一阵噪动。老师脸一沉,眼一瞪:“就你能!”教室顿时又一片寂静。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天铁”的科学性。这位学生由“地铁”到“天铁”的大胆联想,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如果对爱“异想天开”的学生持冷漠、批评的态度,必然会浇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念,对爱“异想天开”、“钻牛角尖”的学生予以鼓励。这样学生才有创新的热情,从而形成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氛围。
针对当前学生的弱点,我鼓励“异想天开”,让学生明白爱迪生并不遥远;科学发明、創造、创新就在你身边。
感想三:到社会生活第一线突破知识点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时,直接参与学习和社会生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运用,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判断,有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
实施研究性学习,开始时我们师生也有过顾虑,学习压力已经很重,再要花时间、精力研究课题,能兼顾得了吗?然而令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那种对知识的渴求简直就是从灵魂的深处喷薄而出,使学生强烈地想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这种探索中突破升华。
感想四:让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研究空间
网络使学生的研究学习有了一个现代化平台,信息技术给予研究无穷的力量,打通了一条超越时空的隧道,学生掌握了网上生存、发展的技能多而拓展了学生研究空间。2009届学生高考综合科成绩不错,同学们说了一点,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才可能将研究性学习的触角伸向长城内外,跨越太平洋。我们学校之所以在2009年动用巨额资金将学校装备成一所“网络学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养会在网上学习和研究的新一代中学生。
总体上看,研究性学习鲜明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新为主线”的教学特色,符合目前思想政治课发展的要求,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为学习的主人插上研究性学习的翅膀吧!
新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成熟,每位从事教育的人都在探究新教法和改进教学结构中不断努力,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正被大家逐渐理解和接受。下面根据本人的认识和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思想政治课实践新课程计划过程中有机参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感想一:要大胆将时间留给学生,培养政治课的兴趣
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反之,学生不喜欢哪位老师,必定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果要让学生亲近课堂,需要一定的“感情投资”——增加人格魅力,沟通师生感情。除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坦荡的为人、大方的衣着等)外,我发现在课堂上大胆将时间交给学生也是增进师生感情交流的很好途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喜欢老师,还要想办法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喜欢的不是家长式的老师,而是朋友式的老师。他们希望有什么心里话既可以向同学倾诉又可以向老师倾诉,并且期望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得到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大胆利用时间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性活动,多创造与学生沟通感情的机会。
感想二:让学生“异想天开”,插上想象的翅膀
“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性格特征。教师要以培养思维活跃,大胆创新,敢想敢说敢做的学生为目标,彻底改变以培养“乖孩子,听话孩子”为目标的各种做法。据报载: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浦东改革开放引起的重大变化时,特别指出纵横交错的“地铁”给浦东人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这时一位学生在座位上感叹:如果有“天铁”该多好啊!顿时课堂一阵噪动。老师脸一沉,眼一瞪:“就你能!”教室顿时又一片寂静。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天铁”的科学性。这位学生由“地铁”到“天铁”的大胆联想,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如果对爱“异想天开”的学生持冷漠、批评的态度,必然会浇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念,对爱“异想天开”、“钻牛角尖”的学生予以鼓励。这样学生才有创新的热情,从而形成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氛围。
针对当前学生的弱点,我鼓励“异想天开”,让学生明白爱迪生并不遥远;科学发明、創造、创新就在你身边。
感想三:到社会生活第一线突破知识点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时,直接参与学习和社会生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运用,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判断,有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
实施研究性学习,开始时我们师生也有过顾虑,学习压力已经很重,再要花时间、精力研究课题,能兼顾得了吗?然而令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那种对知识的渴求简直就是从灵魂的深处喷薄而出,使学生强烈地想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这种探索中突破升华。
感想四:让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研究空间
网络使学生的研究学习有了一个现代化平台,信息技术给予研究无穷的力量,打通了一条超越时空的隧道,学生掌握了网上生存、发展的技能多而拓展了学生研究空间。2009届学生高考综合科成绩不错,同学们说了一点,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才可能将研究性学习的触角伸向长城内外,跨越太平洋。我们学校之所以在2009年动用巨额资金将学校装备成一所“网络学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养会在网上学习和研究的新一代中学生。
总体上看,研究性学习鲜明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新为主线”的教学特色,符合目前思想政治课发展的要求,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为学习的主人插上研究性学习的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