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当代新课程也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科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小组分工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小组合作实施中,特别是小组讨论中往往出现学生只顾自己发言,忽视或缺少聆听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甚至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不着边际的“闲谈”,始终难以进入学术问题讨论状态。对老师控制课堂局面提出挑战!
针对这种现象,个人觉得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采取小组角色分工。如每个小组可设一名讨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位成员的成果并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这样就让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此外,对小组成员的角色也应该经常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能力。如在教授学习《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课题时,可按照以下流程展开,首先“创设问题情境”;①多媒体演示:各种各样的溶液、浊液,树林中和放电影时的直光路等;②各小组学生负责演示实验:激光笔照射各种液体;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液体中会有明显“光路”?其次是让小组进行“目标探究”;①实验探究:有色液体各无色液体对比,同为有色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照射对比;②交流讨论:由小组汇报并展示各小组的现象和结论;③得出结论:只有特定的液体才会出现“光路”。其三是开展拓展讨论;①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②前沿纳米材料应用;③胶体的可能性质④多媒体演示:胶体的带电实验(Fe(OH)3胶体的电泳现象。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得出一致结论”。为教师给出胶体概念垫好基石,从而顺理成章地对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予以解释。只有胶体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带电等等。整节课显得流畅,水到渠成,由于相关实验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储备而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且在探索过程中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全班交流,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要求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时让学生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别人的观点并及时作出补充和评价。这样才使相关学生投入其中,不会发生“闲谈”等现象。
二、确保所有学生有充裕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时间
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课堂45分钟时间限制,没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要求学生讨论;有时合作未能深入,教师已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刚开头就煞了尾”。或是受课堂容量限制由老师直接给出相关结论,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从而丧失讨论的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代表准备发言,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设想: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么可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呢?如上在《物质的分类》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在做激光笔扫描的实验探究时,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汇报,学生的意见一般是:第一小组认为:红色的液体会现“光路”其余的不行。原因可能是红色对光的散射更强烈才会有此现象。第二小组认为:过滤后的豆浆不是红色也有“光路”否认一组观点。第三小组认为:可能跟分散质的颗粒大小有关。第四小组认为:同样有颜色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肯定有区别,但不知在哪里?……不少异常的现象以及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被逐一揭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可见,在讨论和汇报成果时,应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确保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议论,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将本组讨论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
实践证明,在高中新课程化学学习中,只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合作学习自然就能讨论出深度,讨论出成果,讨论出积极性。我们一线的化学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仅是“授人以鱼”!
三、合作小组的结构组成形式应该多样化
现行体制下的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学生的知识认知层次都会有不同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肯定不尽相同,该点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我设计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与小组之间往往是按班级座位就近搭配分组,当然可能很多老师在设计时会特别注重好、中、差搭配结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能造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有依赖的、主从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完全中心,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故意安插的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会就可能成了陪衬或简单旁观者。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肯定是很不理想的。
为此,在现实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如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六人为一组,这种搭配随意性强,学生相互之间平时交流较多,可能会有效避免上列情况。适合小型的深度不够重的学习任务,比如平时化学的单元预习、趣味化学实验等;自由分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它适合选择多种内容的活动学习,比如在开展化学研究性课题学习时可采取该形式;但这种情况在课堂上给教师的协调和课堂驾驭能力给出压力;搭配分组:好、中、差生混合编组,它适合优生带动差生,比如在化学复习课过程中可采用该形式。
四、教师本身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合作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即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与鼓励。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与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善于控制,如在新课程教学展示课上,老师随意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并且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不同的需要,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揣摩,此非一日之谈。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结论和疑问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展示等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还是分组讨论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现代教学中,高高在上,不亲近学生只搞一言堂的老师相信会被淘汰!
总之,只要一线教师充分挖掘个人智慧,相信能够解决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最佳的效果,也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得以普遍实现成为可能。
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小组分工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小组合作实施中,特别是小组讨论中往往出现学生只顾自己发言,忽视或缺少聆听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甚至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不着边际的“闲谈”,始终难以进入学术问题讨论状态。对老师控制课堂局面提出挑战!
针对这种现象,个人觉得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采取小组角色分工。如每个小组可设一名讨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位成员的成果并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这样就让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此外,对小组成员的角色也应该经常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能力。如在教授学习《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课题时,可按照以下流程展开,首先“创设问题情境”;①多媒体演示:各种各样的溶液、浊液,树林中和放电影时的直光路等;②各小组学生负责演示实验:激光笔照射各种液体;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液体中会有明显“光路”?其次是让小组进行“目标探究”;①实验探究:有色液体各无色液体对比,同为有色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照射对比;②交流讨论:由小组汇报并展示各小组的现象和结论;③得出结论:只有特定的液体才会出现“光路”。其三是开展拓展讨论;①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②前沿纳米材料应用;③胶体的可能性质④多媒体演示:胶体的带电实验(Fe(OH)3胶体的电泳现象。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得出一致结论”。为教师给出胶体概念垫好基石,从而顺理成章地对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予以解释。只有胶体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带电等等。整节课显得流畅,水到渠成,由于相关实验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储备而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且在探索过程中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全班交流,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要求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时让学生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别人的观点并及时作出补充和评价。这样才使相关学生投入其中,不会发生“闲谈”等现象。
二、确保所有学生有充裕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时间
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课堂45分钟时间限制,没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要求学生讨论;有时合作未能深入,教师已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刚开头就煞了尾”。或是受课堂容量限制由老师直接给出相关结论,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从而丧失讨论的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代表准备发言,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设想: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么可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呢?如上在《物质的分类》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在做激光笔扫描的实验探究时,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汇报,学生的意见一般是:第一小组认为:红色的液体会现“光路”其余的不行。原因可能是红色对光的散射更强烈才会有此现象。第二小组认为:过滤后的豆浆不是红色也有“光路”否认一组观点。第三小组认为:可能跟分散质的颗粒大小有关。第四小组认为:同样有颜色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肯定有区别,但不知在哪里?……不少异常的现象以及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被逐一揭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可见,在讨论和汇报成果时,应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确保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议论,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将本组讨论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
实践证明,在高中新课程化学学习中,只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合作学习自然就能讨论出深度,讨论出成果,讨论出积极性。我们一线的化学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仅是“授人以鱼”!
三、合作小组的结构组成形式应该多样化
现行体制下的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学生的知识认知层次都会有不同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肯定不尽相同,该点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我设计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与小组之间往往是按班级座位就近搭配分组,当然可能很多老师在设计时会特别注重好、中、差搭配结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能造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有依赖的、主从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完全中心,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故意安插的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会就可能成了陪衬或简单旁观者。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肯定是很不理想的。
为此,在现实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如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六人为一组,这种搭配随意性强,学生相互之间平时交流较多,可能会有效避免上列情况。适合小型的深度不够重的学习任务,比如平时化学的单元预习、趣味化学实验等;自由分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它适合选择多种内容的活动学习,比如在开展化学研究性课题学习时可采取该形式;但这种情况在课堂上给教师的协调和课堂驾驭能力给出压力;搭配分组:好、中、差生混合编组,它适合优生带动差生,比如在化学复习课过程中可采用该形式。
四、教师本身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合作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即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与鼓励。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与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善于控制,如在新课程教学展示课上,老师随意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并且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不同的需要,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揣摩,此非一日之谈。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结论和疑问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展示等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还是分组讨论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现代教学中,高高在上,不亲近学生只搞一言堂的老师相信会被淘汰!
总之,只要一线教师充分挖掘个人智慧,相信能够解决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最佳的效果,也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得以普遍实现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