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小故事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意识是一种关键能力,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为学生提供有趣和有价值的数学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引领,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在探索交流中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故事;问题意识;数学素养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促进下一步的探索;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发展的过程。问题意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探索意识,使个体进入求知的状态,这个状态是发明创造的起点。数学课堂上应该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同时培养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和数学素养。
  一、深入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年龄特点,挖掘数学小故事盗源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基本数学素养,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教学,就需要教师深入把握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有效的手段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動地进行问题探索,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手段和方式很多,其中利用数学小故事是一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望,否则就会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爱听故事是小朋友的天性,有趣的数学故事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中。
  如在教学完“位置与方向”单元后,提出问题:插班的新同学第一天上课,他在百度地图上搜了一下上学路线。请利用学过的方位知识,用东南西北等方位来描述这位新同学上学的路线。又如在教学完三年级乘除法和24小时计时概念后,讲述小明一家去旅游的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人住酒店三天需要多少钱;去游乐场玩,门票一共要多少钱;坐早上8点的飞机,从家到机场有20公里,最迟几时出发;飞机晚点2小时,要什么时候到达……
  学习“体积和容积”时,出示这样一个数学小故事:小明发现一个容器的标签上写着250毫升,但他量了一下容器的长、宽、高,发现算出来是285立方厘米,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分析,找到了原因:原因一,材料有厚度,体积一定大于等于容积;原因二,容器会热胀冷缩,装满了会爆罐。
  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在知识新授和练习巩固等环节中引入小故事资源。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常用这样一个数学小故事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数字宝宝1到9决定成立一个数字小队,因为嘬大,它就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洋洋得意,有一天,9对0说:“0小弟,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也没有,跟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是一点用都没有。”O听到9这样说,非常伤心,哭了起来。旁边的1听到后,很有礼貌地对9说:“你知道吗,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呢!”9-听,觉得非常吃惊。小朋友,数字1说得对不对呢?那是一个什么数呢?
  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很多教师会引入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师徒四人在分一块饼,唐僧说:“咱们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吧。”猪八戒急忙说:“不行,一份太少了,师傅,我吃得多,就多分给我一份吧。”孙悟空灵机一动说:“师傅,那咱们就把它平均分成8份,给他2份吧。”“那还差不多。”猪八戒拿起饼乐呵呵地笑了。唐僧笑了笑说:“你这个猴子呀……”这样分,猪八戒分的比第一次多了吗?通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为什么唐僧笑了?
  在突破重难点时,利用生动的小故事,可以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如在教学“0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利用形象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个位不够减时,跑到旁边大哥十位那里借。十位说,我一个十都没有,借不了。怎么办呢?十位灵机一动,我可以再向老大哥百位借,于是十位向百位说:“大哥,要向你借一个百,一个百有10个十了。”十位借了一个百以后,高兴地对个位说:“我现在有10个十了,可以借给你一个十,这样你就够减了。”个位说:“你给我了一个十,就只剩9个十了。”这样通过动画课件和小故事,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学得很轻松。
  在练习中巧用小故事,能促进孩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上的价值。如在认识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后,在练习中引入这样一个小故事:木工师傅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店里已经有两根分别长8分米、3分米的木头,还需要一根多长的木头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以及区别后,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周长相等时,怎样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财主对老农说,我给你一条长96米的绳子,你用来围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地,能围多大的面积就给你多大的面积。怎样围才能使面积最大呢?
  课标指出,“数学的内容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用小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引发学生对知识进一点探索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二、巧用数学小故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是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参与实践,通过猜想、质疑、验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动手实践,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生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故事的引用,能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这样一个小故事:小头爸爸要买沙发垫子和大头儿子的鞋垫,不知道有多长,就打电话给家里的小头儿子。小头儿子一时找不到尺子,就用了爸爸的领带来测量一一沙发是三个领带长,小头儿子的三个脚长也是一个领带长。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数的认识,提出生活中如果要表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部分时,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发现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生活的事例中认识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样建立起数学模型,才会让学生学得更深刻。
  三、善用数学小故事,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出示了古代数学故事:大约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用这段话引发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的兴趣,体会数学悠久的历史,认识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并逐步渗透建模思想和创新思想。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其中一种解题方法是: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变成了“双脚兔”,再计算鸡和兔的数量。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其实这种方法叫化归法。
  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后,引出这样的一个数学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单位的认识,更形象生动:重量王国里乱了套,大家来看一看吧!大象抢先说:“我的重量是5克。”马接着说:“我有300吨重。”小蚂蚁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有1千克重。”麻雀叽叽喳喳地说:“我的重量是300千克。”小猪也赶来凑热闹:“我有10克重。”这时,重量国的国王来了,动物们纷纷把刚才说的各自的重量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国王会笑?你发现有什么錯误吗?你能帮它们纠正过来吗?学生用所学的质量单位知识,很快把单位改正过来了。通过对单位的正确运用,学生加深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了数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初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现代老师必须树立其正确的作业观,通过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提倡差异的作业观等,从而真正的发挥家庭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家庭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关键字】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有效性  在现代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巩固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最好办法就是做家庭作业。但是在布置作业这
一、情景呈现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每個公民高尚道德素养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小学,品德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应当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教育实践
一、说教材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游戏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对于一线教学的老师来说,不是一个好组织的教学内容,然而这却是一个非常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及开拓数学视野的良好题材。然而我们配套的《教学参考》中对于这么重要且特别的教学内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它的神奇。”因此,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和学生的
“同行”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仁爱为本,与友善同行;知行合一,与智慧同行;温润包容,与优雅同行。“同行”教育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每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的基础。教人成為具有“仁爱”本性的人,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同行”文化追求“超越”,让人在不断生成、不断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获得生命成长与完善的不竭动力:(1)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认识到人与自然“本
【摘要】现代篮球运动,向高空优势、高速度、高对抗方向发展。胜负瞬间转换,比赛对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日愈增加。在实力相当或悬殊不大的情况下,谁胜谁负,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运动员进行罚球时,分差在1到2分时,担任罚球的运动员压力可想而知,中与不中影响比赛结果。在这几年的江门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里,甲组比赛异常激烈,罚球的场面很多,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罚球时,命中率都非常低,从这一失常现象,
【摘要】许多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的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状况却不尽人意,甚至一落千丈。以此现象为研究内容,总结众多老师的教学经验发现,初高中教材衔接不紧密,内容上存在一定脱节是导致产生这一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数学课程教学尤为如此。可见,高一数学教学中的教材衔接问题是极具教研价值的,本文试从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当前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古诗文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作出相关加强经典诗文教学的指示,它更是成为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高中语文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界必须对于“如何提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研学后教;教学模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把它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一种基本叙述模式,并在教材中初步体现。这是数学新课程体系直接体现“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反映,同时也间接地指引着我们应该用“模型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解决问题”教学。  【关键词】解决问题;关注;模型思想;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