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把知识教育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现在中学生毕业以后,如若考不上学的,也有大部分靠自学成材。即使升学,也要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学业。同时,在中学阶段要发展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也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为教师讲解打下基础,又可以弥补教师讲课不足。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但一些学生往往认为,只有语文等文科学科需要阅读,数学课本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重视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并教会他们如何阅读数学课文的方法。
每节课前都必须制定预习提纲内容。如:这节课与前面新学知识、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重点、难点是什么,运用什么数学思想方法等,这样学生能根据预习提纲内容,有的放矢的去预习。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读书习惯上,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名词或句子,可先作一些解释。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要注意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时,要把本节课本内容,从头至尾仔仔细细钻研一遍,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特别要读懂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例题(包括证明、解答以及所使用的符号、解题格式等)。如果遇到以前学过而又记不清的内容,则需及时对其复习,务求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同化,以得到切实理解。若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重读一遍的方法,也可以把它写下来暂时搁在一边,等继续看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读一遍,看是否能读懂,也可以请教教师与同学。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着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读与写相结合,它体现着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的发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当中,如果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继而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其学习兴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应要求学生对预习内容多提几个为什么,不能有这种“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的思想,要大胆质疑,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对新知识的结论或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尝试、推导和探究,从而导出新知识的结论,甚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都很有帮助。
二、课堂学习,培养合作探讨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学习与其它学科一样,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主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更需要课堂上认真思考,动手演练,敢于质疑,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笔者利用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积极进取、追根索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了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如对于“如何用样本来反映总体”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他们展开讨论,各自找出2——3种方法,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各小组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教师最后总结。
一个班的学生在智力、性格、意志、情感、学习基础等方面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就是要让数学这门基础性学科和大众化课程在学校得以普及并让学生学得很好,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要多关心、辅导,通过创设愉悦的问题情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树立信心,热爱学习,不怕困难。对中等生,则鼓励学习,争取好成绩,尝尝“跳一跳、摘犁子”的滋味。对优生则让他们提高学习,拓宽视野,更上一层楼,如采取指导他们做课外辅导资料、进行数学竞赛培训等方式,从而发现一批数学尖子,培养数学优生。对问题学生则采取相应的办法给以纠正,如爱搞小动作、说小话的学生采取幽默提问法,转化他们的精力、视线;对于打瞌睡和走神的学生采取故事吸引法,让学生继续学习;对于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则交心谈心,说明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逐步激发数学热情。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数学文化”,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延伸,从而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和热爱科学、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等的教育。如在讲授初三代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把整数、奇数、偶数扩大到素数、合数,介绍了我国数学家王元、陈景润等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杰出贡献,树立科学探究的信念。在学习“统计初步”一章时,介绍了我国人口统计中大量而复杂的工作是靠电脑来完成的,进行形势教育和爱科学的教育。在“圆”的学习中,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说明李洪志、赖昌星之流逃到国外、叛离祖国,类似于圆外的“点”,进行爱国守法的教育。学习“三角函数”一章时,让学生观察当地的石拱桥的结构,并试着计算,利用三角知识在现代桥梁设计、隧道施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味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学好数学、献身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三、注重思维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寻有效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扩大学生的眼界,开拓他们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层次清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锐性和准确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教育需要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师的创造人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积极专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