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应以学校为蓝本,发展各学科的教学特色,以学科特色突显出学校特色,从而折射出本校的文化氛围。我校是一所典型的水乡中学,因此生物组打算在本校校本教研中开发出体现我校特色的课题,同时团结本科组的其他成员围绕这一特色,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
我校按照“关爱每个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办学理念,贯彻“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路,依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学科特色。我校生物科组人员较少,课题研究起步较晚,怎样在人员偏少,技术相对落后的水乡中学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学活动,成为我们探索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工作。
一、校本课题研究的定位
我校虽然是一所水乡中学,但在镇领导的关怀下,近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机,所有教室的终端设备均与计算机网络联网。校园里还建有生物园,应该说学校的硬件已经相对完善。但由于这些设施,刚刚投入使用,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因此,小组讨论之后,我们觉得本校的课题研究,不宜太大太难,应从小做起,慢慢起步,逐步完善。
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深感自身的不足。虽然我校现在的设备较为先进,在全市也属于中上水平,但由于设备刚刚更新,老师在使用时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课题研究技术明显不足。其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因此,在钻研教学的同时,我们更是加大力度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如通过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学习制作课件的方法,通过借阅各种类书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完善自己。同时充分发挥科组教师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从实际教学过程中寻求有针对性的课题
课题研究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针对性强的课题研究,才能真正地对教学起作用。因此,我们生物组采用了以下课题研究的形式:实践→寻找问题→讨论问题的普遍性→形成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学生单独谈话、老师座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初一有65%的学生觉得生物不重要,而在对初二年级学生调查中发现,有94%的学生觉得生物不重要。在普查中发现,初一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认为生物科没意思,而在对初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大约78%的学生认为生物科没意思。在通过师生座谈之后,我们觉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首先,有很多学生原本是对生物有兴趣的,但由于在初中阶段生物不是中考必考科目,这些学生觉得学生物没用,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其次,学生觉得生物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因此感觉这门学科没意思。再次,农村中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体会学习生物的乐趣。我们询问了其他水乡学校的同行,发现大家都有同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如何提高水乡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课题,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水乡学校因各种因素制约,不如大城市的学校可以进行很多活动,学生知识面也相对没有城市学生广,但在某些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如我们有广阔的田野,很多学生家里有田地,或养殖各种家畜。在对植物和动物的认识方面很多学生有着切身的体会。针对这些优势,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寻找一些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从而先调动一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因吃东风螺而引发寄生虫病的新闻,而我们学校就有很多东风螺。我们灵机一动,以此抛砖引玉,在课外小组的教学中,以“我身边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为课题,采取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鼓励学生从图书馆里找资料等方法,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学到了很多,而且大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外来物种除了东风螺,还有薇甘菊、水葫芦等,而且对当地生态的危害不小。例如据负责清洁珠江广州河段的广州市水上环卫队统计,从1975年至今,珠江水域水葫芦每10年就增长10倍,1975年平均每天只捞到0.5吨水葫芦,1985年为5吨,1995年为50吨,而现在平均每天接近500吨。除了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这些水葫芦死后会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另外遍地开花的蟛蜞菊、五爪金龙已经引起了植物学家的注意。这些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草本类植物已经发生了变异,可能成为本地新的入侵植物。当学生发现这一类喜闻乐见的常见物种,居然是外来物种,而且有很多危害时,他们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外来物种可以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正常地生长,而到了条件适合生长的我国南方,居然会泛滥成灾呢?我们与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将这个课外内容,引进了课堂,从而得出结论:入侵物种能够大规模肆虐的地区,往往也是人类活动较多、当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从而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物种打破了生态平衡,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自然就泛滥成灾了,并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这样学生充分认知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二次教学”,力求突破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感觉有些课的内容不容易讲透。学生学得苦闷,我们教得烦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课题→二次教学观察效果→推广教学方法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与总结。如在讲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小节时,课堂气氛非常差,学生对这种概念性强、学术性强的内容,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以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来看,要真正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教师听课、座谈的活动,总结出这堂课不活跃、沉闷的原因是,第一,虽然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由于我校的学生阅读面较窄,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所以,从一开始对这节课就有点不感兴趣。第二,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很难完成模拟DNA片断。第三,对遗传信息在生命进程中的作用不理解,从而不重视。第四,学生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建立了“加强背景教学,突出课堂效果”的课题研究。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从网上下载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利用本校的多媒体网络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第二,在活动课中指导学生动手做DNA片断,作为课堂道具,从而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利用Flash课件让学生明白DNA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和位置。第四,查找一些由于遗传信息的错误而导致疾病的实例,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并通过有关资料分析遗传病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感觉到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那么这些措施对于课堂教学真的有帮助吗?我们将研究讨论的结果,反馈到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加强了背景教学后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发言,一扫沉闷的课堂气氛。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从心理学入手,让广大学生知道“爱心”,不能歧视患病者,要从情感上建立起与特殊群体的交融平台。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给予学生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身心能健康地发展。教师在这两次课堂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两相比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五、总结完善,形成案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课题其实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如将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与课堂内容相联系,我们设计了“我身边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校园内的小生态系统”等体现水乡特色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课题,如“加强背景教学,提高课堂效果”等课题。同时,我们也注意由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如在上“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时,我们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在学校的周围环境和生物园里,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在教学与实践中,我们发挥学校、科组教师和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由课外走向课内,由课内走向课外,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相关案例,再反馈到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六、校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就是要帮助教师形成自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改革创新,把每一节课当作研究课,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来认真研究,寻找最佳解决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形成的教研氛围下,我们不断从校本教研中吸取营养,寻找教研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教研与教学相长,促进了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校本课题的研究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如以前的学生不喜欢上生物课,而现在学生却很盼望上生物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而教师在校本课题研究中,知识体系也得到了明显的完善,不但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而且在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也体会到自身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廖银燕)
我校按照“关爱每个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办学理念,贯彻“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路,依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学科特色。我校生物科组人员较少,课题研究起步较晚,怎样在人员偏少,技术相对落后的水乡中学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学活动,成为我们探索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工作。
一、校本课题研究的定位
我校虽然是一所水乡中学,但在镇领导的关怀下,近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机,所有教室的终端设备均与计算机网络联网。校园里还建有生物园,应该说学校的硬件已经相对完善。但由于这些设施,刚刚投入使用,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因此,小组讨论之后,我们觉得本校的课题研究,不宜太大太难,应从小做起,慢慢起步,逐步完善。
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深感自身的不足。虽然我校现在的设备较为先进,在全市也属于中上水平,但由于设备刚刚更新,老师在使用时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课题研究技术明显不足。其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因此,在钻研教学的同时,我们更是加大力度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如通过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学习制作课件的方法,通过借阅各种类书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完善自己。同时充分发挥科组教师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从实际教学过程中寻求有针对性的课题
课题研究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针对性强的课题研究,才能真正地对教学起作用。因此,我们生物组采用了以下课题研究的形式:实践→寻找问题→讨论问题的普遍性→形成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学生单独谈话、老师座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初一有65%的学生觉得生物不重要,而在对初二年级学生调查中发现,有94%的学生觉得生物不重要。在普查中发现,初一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认为生物科没意思,而在对初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大约78%的学生认为生物科没意思。在通过师生座谈之后,我们觉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首先,有很多学生原本是对生物有兴趣的,但由于在初中阶段生物不是中考必考科目,这些学生觉得学生物没用,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其次,学生觉得生物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因此感觉这门学科没意思。再次,农村中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体会学习生物的乐趣。我们询问了其他水乡学校的同行,发现大家都有同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如何提高水乡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课题,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水乡学校因各种因素制约,不如大城市的学校可以进行很多活动,学生知识面也相对没有城市学生广,但在某些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如我们有广阔的田野,很多学生家里有田地,或养殖各种家畜。在对植物和动物的认识方面很多学生有着切身的体会。针对这些优势,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寻找一些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从而先调动一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因吃东风螺而引发寄生虫病的新闻,而我们学校就有很多东风螺。我们灵机一动,以此抛砖引玉,在课外小组的教学中,以“我身边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为课题,采取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鼓励学生从图书馆里找资料等方法,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学到了很多,而且大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外来物种除了东风螺,还有薇甘菊、水葫芦等,而且对当地生态的危害不小。例如据负责清洁珠江广州河段的广州市水上环卫队统计,从1975年至今,珠江水域水葫芦每10年就增长10倍,1975年平均每天只捞到0.5吨水葫芦,1985年为5吨,1995年为50吨,而现在平均每天接近500吨。除了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这些水葫芦死后会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另外遍地开花的蟛蜞菊、五爪金龙已经引起了植物学家的注意。这些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草本类植物已经发生了变异,可能成为本地新的入侵植物。当学生发现这一类喜闻乐见的常见物种,居然是外来物种,而且有很多危害时,他们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外来物种可以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正常地生长,而到了条件适合生长的我国南方,居然会泛滥成灾呢?我们与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将这个课外内容,引进了课堂,从而得出结论:入侵物种能够大规模肆虐的地区,往往也是人类活动较多、当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从而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物种打破了生态平衡,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自然就泛滥成灾了,并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这样学生充分认知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二次教学”,力求突破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感觉有些课的内容不容易讲透。学生学得苦闷,我们教得烦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课题→二次教学观察效果→推广教学方法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与总结。如在讲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小节时,课堂气氛非常差,学生对这种概念性强、学术性强的内容,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以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来看,要真正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教师听课、座谈的活动,总结出这堂课不活跃、沉闷的原因是,第一,虽然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由于我校的学生阅读面较窄,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所以,从一开始对这节课就有点不感兴趣。第二,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很难完成模拟DNA片断。第三,对遗传信息在生命进程中的作用不理解,从而不重视。第四,学生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建立了“加强背景教学,突出课堂效果”的课题研究。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从网上下载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利用本校的多媒体网络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第二,在活动课中指导学生动手做DNA片断,作为课堂道具,从而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利用Flash课件让学生明白DNA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和位置。第四,查找一些由于遗传信息的错误而导致疾病的实例,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并通过有关资料分析遗传病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感觉到这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那么这些措施对于课堂教学真的有帮助吗?我们将研究讨论的结果,反馈到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加强了背景教学后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发言,一扫沉闷的课堂气氛。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从心理学入手,让广大学生知道“爱心”,不能歧视患病者,要从情感上建立起与特殊群体的交融平台。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给予学生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身心能健康地发展。教师在这两次课堂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两相比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五、总结完善,形成案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课题其实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如将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与课堂内容相联系,我们设计了“我身边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校园内的小生态系统”等体现水乡特色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课题,如“加强背景教学,提高课堂效果”等课题。同时,我们也注意由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如在上“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时,我们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在学校的周围环境和生物园里,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在教学与实践中,我们发挥学校、科组教师和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由课外走向课内,由课内走向课外,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相关案例,再反馈到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六、校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就是要帮助教师形成自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改革创新,把每一节课当作研究课,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来认真研究,寻找最佳解决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形成的教研氛围下,我们不断从校本教研中吸取营养,寻找教研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教研与教学相长,促进了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校本课题的研究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如以前的学生不喜欢上生物课,而现在学生却很盼望上生物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而教师在校本课题研究中,知识体系也得到了明显的完善,不但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而且在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也体会到自身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