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12日,学校大张旗鼓开展的植树活动结束后,我布置了以《我的植树节》为题的习作作业。本来我信心十足:我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的活动,树苗是他们亲手栽的,这下肯定写得很棒吧。但是当作文本收上来时,我不禁大失所望:大部分都是干巴巴的流水账,偶尔几篇比较具体生动的也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总而言之,乏善可陈。下面的作文课该怎么上?是照本宣科,先学习书本上的例文,然后照葫芦画瓢;还是干脆异口同声,按照我给出的思路构思,然后自制成文……面对这些作文,我的情绪一下子黯淡下来。
正当我情绪低落之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的QQ号是多少?”我一愣,他又催着我:“老师,我们班同学好多人都有QQ号,你加我好友吧。”当我应他的要求加他为好友后,进入空间一看:嚯,好家伙,看不出来么,这个平时上课闷声不响连句完整话都说得结结巴巴的学生,在空间里却是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小话痨”啊。更难得的是,不少语句还蛮有文采的。后来应他的要求我加了本班的群号,不少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在群里却往往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每当他们就某一话题讨论的时候,只听得QQ“滴滴滴滴”响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冒出一大串。看着这热闹的情景,再看看办公桌上那一摞乏善可陈的作文本,我若有所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对于习作,《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那么,当前学生习作究竟缺失了什么?在网络社交平台日渐普及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又有什么改进之处?
一、当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缺失与不足
1.作文题目范围宏大,含义抽象,学生难以把握
虽然教育改革呼声此起彼伏,但无论中学还是小学,当前教学模式、教研方向随高考指挥棒影响这一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而最近几年屡次出现一些抽象、晦涩的高考作文题,如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2013年江苏卷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2014上海卷《穿越沙漠与自由》等,考查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能力,但是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题也模仿高考作文,出些无边无际、云里雾里的作文题,不是《仰望天空》就是《俯视大地》。学生遇到这种作文题,很多由于阅读水平、人生经历不够,很难把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糊里糊涂,不足一观了。
2.选材范围狭窄,不贴近实际,虚构应付
城乡接合部地区学生的生活,可以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来形容,他们生活的环境毕竟不是城市,虽然近城,但毕竟不进城,生活配套与城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一些城市常见的文化场所、设施,比如图书馆、书店、电影院、少年宫、大剧院等,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是很少接触的,甚至完全没去过。与城市少年相比,他们的精神生活贫乏得多。极少有学生亲身参加过农事劳动,农村的农业生产他们并不熟悉。家里的家务活,也很少有学生积极帮忙。由于许多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大多是老人在家,他们在关注学生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时,没有精力也没有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农村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日渐凋零消失,农村越来越难以满足青少年交往、娱乐等精神需求了。在写作时平时生活圈子狭窄,积累素材不足的弊病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3.选材散,思绪繁多,但符合中心的少,盲目随意,过多地着墨非重点、无意义的细节
在具体的习作中,常有学生不擅处理材料,符合主题的材料不多,无关紧要的却不少。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选材让文章虽然很长,但大而无当,能表现主题的却不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网络信息平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前置:指导写作预习,解决观察难点
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写的作文题进行一定的剖析解读,下一步才能选择相应的素材。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这一步骤的,学生听了半天,怎么观察、怎么描写还是雾里看花,不明就里。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受教师影响,用上了教师给的素材,而自己头脑中积累的素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久而久之,不但容易遗忘,更会失去自我思考、自我搜索的能力。
网络社交平台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精悍灵活,非常适合在课前布置学生作文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写作之前熟悉相关内容,自主预习,化解写作时可能会遇到的难点。
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树叶学生每天都见,司空见惯,但是从学生的小作文(第一遍写)来看,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将他所观察到的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写清楚,更有甚者,文章还非常短,寥寥几句就写完颜色、形状,下面的内容就不知该写什么了,索性停笔不写了。
我利用QQ空间,将学校里常见却很容易混淆的几种树拍成照片,却故意不标树名,上课时让学生猜,有的学生一下子就猜出了。当我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就能区分的,他们回答的正是颜色、形状,有些学生描述还非常准确,更有甚者还补充说他了解这些树叶的气味和味道,因为他曾经调皮地亲口尝过。这下,没发言的同学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小手如林。经过这番交流,作文素材自然水到渠成,唾手可得了。
2.内化:延伸课外写作,促进写作内化
写作从实质上来说是相当私人化的情感回顾、加工、倾诉的过程。正如古人写诗,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方能有名篇佳句千古流传,宴饮酬唱往往难出佳作。传统的作文课时间一般是40分钟,教师当堂讲完题目后,学生很难当堂完成作文,有时教师限制时间,学生只能绞尽脑汁“凑”作文,头脑中的素材不足就会移花接木、胡编乱造。既然没有学生自己的“私人定制”,却要求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而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就可以把课堂上的40分钟延伸到课外,将上课的相关方法、图片、课件上传到QQ群共享,让课堂上还没有将相关知识、能力内化的学生在课后点击相关内容,跳着看、反复看,直到真正内化为止。这就像将老师请到自己家里给自己单独辅导,排忧解难,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可以反复播放,随时可以复习。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在众目睽睽之下询问老师,会有很大压力。但是在网上看视频、看课件就免去了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了,一举两得。
3.自主:推进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写作
网络由于资源丰富,发布方便快捷,内容的搜集和改动、积累都比较方便。面对灵动变幻的课堂,能够及时调整。班级里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能够熟练运用恰当词语组织语言,描写生动的学生,也有词语简单单调、语序颠三倒四的学生。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如《我最喜欢……》,有的学生会想到足球、篮球、棋类等自己拿手的体育运动;有些学生则会想到看电视、吃零食、玩电脑等休闲娱乐活动;更有甚者只想到一个“玩”字。如何在课堂上适时梳理,引导他们选择相对“高级趣味”的素材,同时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写出自己心中真正的“喜欢”?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根据学情,实时在平台上解释说明、补充疏漏点、修正错误,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个体的写作表达诉求。
4.探究:开展课外实践,强化真实体验
苏教版新课标中要求“写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学生不是关在象牙塔中的金丝雀,他们生活的外延其实是无限宽广的,好作文往往需要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才能写出真感情。网络发布信息方便,展示活动及时,预习任务、随机点评、课后分享都很灵活,选择任一点深入挖掘,都能展现教师的作文教学智慧。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学生写作选择的多是美食(与习作3有联系),如“酸菜鱼”“辣子鸡丁”“水煮肉片”“红烧肉”等菜肴,但作为久负盛名的“淮扬菜”发源地——淮安的美食,学生却知之甚少,甚至连一两道有代表性的菜肴都不清楚。但是在本地论坛“淮水安澜”上,却有不少熟知本地历史变迁、风物特产、名人掌故的老人回忆性的帖子,饶有趣味,娓娓道来。
当我把这些帖子搜集起来,与学生们分享时,他们很惊讶:原来看似平凡无奇的食品——淮安馓子、阜宁大糕、文楼汤包、钦工肉圆、高沟捆蹄、高沟大曲……背后却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么深厚的文化传统。之后再指导学生对他最感兴趣的物产做进一步了解,详细描述,融入真情实感就马到成功了。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变迁、风物特产、风土人情,更无形中让他们经历了一场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洗礼。天长日久坚持积累,学生们怎么会写不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呢?
5.合作:改变课堂模式,推动教研互动。
传统的作文课堂一般是“定题目—讲例文—模仿写—批改—评讲”,低效而且枯燥,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觉得很乏味。而“定时、定点、定人员、定内容”的备课旧形式,面对时代发展、教学节奏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也愈发显得拖沓而呆板。
在学校学科QQ群里,最初的教学构想、教案初稿、课件初稿随时可以在群文件中共享,有点子的出点子,有经验的传经验,更有一些教师将自己以前上过的教案、课件贡献出来对比评点。“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形式,不时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教学灵感喷薄而出,最初的教学构想可以迅速调整,课件、教案随即跟进,精彩高效的合作式备课活动,让教研组充满勃勃生机。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将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与作文教学融合,在信息化大潮中,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研究并做好对策。?筻
正当我情绪低落之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的QQ号是多少?”我一愣,他又催着我:“老师,我们班同学好多人都有QQ号,你加我好友吧。”当我应他的要求加他为好友后,进入空间一看:嚯,好家伙,看不出来么,这个平时上课闷声不响连句完整话都说得结结巴巴的学生,在空间里却是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小话痨”啊。更难得的是,不少语句还蛮有文采的。后来应他的要求我加了本班的群号,不少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在群里却往往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每当他们就某一话题讨论的时候,只听得QQ“滴滴滴滴”响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冒出一大串。看着这热闹的情景,再看看办公桌上那一摞乏善可陈的作文本,我若有所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对于习作,《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那么,当前学生习作究竟缺失了什么?在网络社交平台日渐普及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又有什么改进之处?
一、当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缺失与不足
1.作文题目范围宏大,含义抽象,学生难以把握
虽然教育改革呼声此起彼伏,但无论中学还是小学,当前教学模式、教研方向随高考指挥棒影响这一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而最近几年屡次出现一些抽象、晦涩的高考作文题,如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2013年江苏卷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2014上海卷《穿越沙漠与自由》等,考查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能力,但是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题也模仿高考作文,出些无边无际、云里雾里的作文题,不是《仰望天空》就是《俯视大地》。学生遇到这种作文题,很多由于阅读水平、人生经历不够,很难把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糊里糊涂,不足一观了。
2.选材范围狭窄,不贴近实际,虚构应付
城乡接合部地区学生的生活,可以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来形容,他们生活的环境毕竟不是城市,虽然近城,但毕竟不进城,生活配套与城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一些城市常见的文化场所、设施,比如图书馆、书店、电影院、少年宫、大剧院等,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是很少接触的,甚至完全没去过。与城市少年相比,他们的精神生活贫乏得多。极少有学生亲身参加过农事劳动,农村的农业生产他们并不熟悉。家里的家务活,也很少有学生积极帮忙。由于许多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大多是老人在家,他们在关注学生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时,没有精力也没有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农村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日渐凋零消失,农村越来越难以满足青少年交往、娱乐等精神需求了。在写作时平时生活圈子狭窄,积累素材不足的弊病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3.选材散,思绪繁多,但符合中心的少,盲目随意,过多地着墨非重点、无意义的细节
在具体的习作中,常有学生不擅处理材料,符合主题的材料不多,无关紧要的却不少。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选材让文章虽然很长,但大而无当,能表现主题的却不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网络信息平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前置:指导写作预习,解决观察难点
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写的作文题进行一定的剖析解读,下一步才能选择相应的素材。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这一步骤的,学生听了半天,怎么观察、怎么描写还是雾里看花,不明就里。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受教师影响,用上了教师给的素材,而自己头脑中积累的素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久而久之,不但容易遗忘,更会失去自我思考、自我搜索的能力。
网络社交平台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精悍灵活,非常适合在课前布置学生作文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写作之前熟悉相关内容,自主预习,化解写作时可能会遇到的难点。
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树叶学生每天都见,司空见惯,但是从学生的小作文(第一遍写)来看,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将他所观察到的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写清楚,更有甚者,文章还非常短,寥寥几句就写完颜色、形状,下面的内容就不知该写什么了,索性停笔不写了。
我利用QQ空间,将学校里常见却很容易混淆的几种树拍成照片,却故意不标树名,上课时让学生猜,有的学生一下子就猜出了。当我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就能区分的,他们回答的正是颜色、形状,有些学生描述还非常准确,更有甚者还补充说他了解这些树叶的气味和味道,因为他曾经调皮地亲口尝过。这下,没发言的同学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小手如林。经过这番交流,作文素材自然水到渠成,唾手可得了。
2.内化:延伸课外写作,促进写作内化
写作从实质上来说是相当私人化的情感回顾、加工、倾诉的过程。正如古人写诗,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方能有名篇佳句千古流传,宴饮酬唱往往难出佳作。传统的作文课时间一般是40分钟,教师当堂讲完题目后,学生很难当堂完成作文,有时教师限制时间,学生只能绞尽脑汁“凑”作文,头脑中的素材不足就会移花接木、胡编乱造。既然没有学生自己的“私人定制”,却要求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而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就可以把课堂上的40分钟延伸到课外,将上课的相关方法、图片、课件上传到QQ群共享,让课堂上还没有将相关知识、能力内化的学生在课后点击相关内容,跳着看、反复看,直到真正内化为止。这就像将老师请到自己家里给自己单独辅导,排忧解难,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可以反复播放,随时可以复习。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在众目睽睽之下询问老师,会有很大压力。但是在网上看视频、看课件就免去了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了,一举两得。
3.自主:推进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写作
网络由于资源丰富,发布方便快捷,内容的搜集和改动、积累都比较方便。面对灵动变幻的课堂,能够及时调整。班级里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能够熟练运用恰当词语组织语言,描写生动的学生,也有词语简单单调、语序颠三倒四的学生。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如《我最喜欢……》,有的学生会想到足球、篮球、棋类等自己拿手的体育运动;有些学生则会想到看电视、吃零食、玩电脑等休闲娱乐活动;更有甚者只想到一个“玩”字。如何在课堂上适时梳理,引导他们选择相对“高级趣味”的素材,同时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写出自己心中真正的“喜欢”?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根据学情,实时在平台上解释说明、补充疏漏点、修正错误,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个体的写作表达诉求。
4.探究:开展课外实践,强化真实体验
苏教版新课标中要求“写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学生不是关在象牙塔中的金丝雀,他们生活的外延其实是无限宽广的,好作文往往需要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才能写出真感情。网络发布信息方便,展示活动及时,预习任务、随机点评、课后分享都很灵活,选择任一点深入挖掘,都能展现教师的作文教学智慧。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学生写作选择的多是美食(与习作3有联系),如“酸菜鱼”“辣子鸡丁”“水煮肉片”“红烧肉”等菜肴,但作为久负盛名的“淮扬菜”发源地——淮安的美食,学生却知之甚少,甚至连一两道有代表性的菜肴都不清楚。但是在本地论坛“淮水安澜”上,却有不少熟知本地历史变迁、风物特产、名人掌故的老人回忆性的帖子,饶有趣味,娓娓道来。
当我把这些帖子搜集起来,与学生们分享时,他们很惊讶:原来看似平凡无奇的食品——淮安馓子、阜宁大糕、文楼汤包、钦工肉圆、高沟捆蹄、高沟大曲……背后却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么深厚的文化传统。之后再指导学生对他最感兴趣的物产做进一步了解,详细描述,融入真情实感就马到成功了。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变迁、风物特产、风土人情,更无形中让他们经历了一场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洗礼。天长日久坚持积累,学生们怎么会写不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呢?
5.合作:改变课堂模式,推动教研互动。
传统的作文课堂一般是“定题目—讲例文—模仿写—批改—评讲”,低效而且枯燥,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觉得很乏味。而“定时、定点、定人员、定内容”的备课旧形式,面对时代发展、教学节奏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也愈发显得拖沓而呆板。
在学校学科QQ群里,最初的教学构想、教案初稿、课件初稿随时可以在群文件中共享,有点子的出点子,有经验的传经验,更有一些教师将自己以前上过的教案、课件贡献出来对比评点。“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形式,不时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教学灵感喷薄而出,最初的教学构想可以迅速调整,课件、教案随即跟进,精彩高效的合作式备课活动,让教研组充满勃勃生机。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将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与作文教学融合,在信息化大潮中,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研究并做好对策。?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