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辣 一场世纪艳遇的结果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论吃辣椒,四川人其实也算不得厉害的。但一说起辣椒,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四川。一是因为川菜走红全国;二是因为有了花椒为伴,使得川式「麻辣」独步天下;三是四川人烹制辣椒的手法丰富,将辣椒的魅力呈现得淋漓尽致。
  花椒与辣椒的爱情
  尽管现代川菜的出现和成型只有短短一百多年,在中国八大菜系中只是一个新秀,但是,川人对辛辣食物的喜爱却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两千多年前的《华阳国志》里就有“蜀人好滋味,尚辛香”的说法,六个字,概括了川菜的基本品质。辛辣鲜香,是川菜的风格和特色;而对菜肴味道与口感的痴迷,则是川菜一脉相承的灵魂。
  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川人所喜欢的辛辣味道,主要来自于茱萸、芥子、生姜之类。而花椒这种香气浓烈、红艳多籽的果实,从商周时期就是敬神和祭祀祖先的食物。在《诗经》和屈原的诗中,曾经有过许多歌咏花椒的诗句。汉朝时,后宫的女人用花椒和泥涂墙,除了驱虫辟邪,更是讨花椒“多籽”的寓意,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的宫殿就叫椒房殿。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花椒,一直是中华香料的大姐大,中国大部分地方都种植和食用花椒,以花椒入酒,是古代荆楚的风尚;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疏》中载有用花椒蒸鸡肠的菜肴;唐宋时,江南的很多菜品中都有花椒。至今仍然流传于北方的《十三香歌》,开篇首唱的就是花椒。当年,四川的花椒品质是最好的,特别是汉源的花椒,天下争香,汉源清溪的花椒更是皇家贡品,谁若敢私用,弄不好会掉脑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花椒树从中国的很多地方消失了,花椒也从中国很多地方的餐桌上消失了。有人猜测,元朝时,蒙古人入主中原,因为信奉佛教,蒙古人禁荤腥、戒辛辣,花椒作为夺情荡神的辛香刺激之物,自然也在禁戒之中,于是,这曾经风姿绰约的花魁,只能卸妆退隐,藏身于巴山蜀水的崇山峻岭深处。也许是四川的花椒太好,川人舍不得;也许是四川人太嗜好辛香,确实丢不掉;总之,花椒这个历经数千年日月雨露的香物,顽强地存留在四川人的饮食中。不过,这种坚持,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妇,让人感觉时日无多。就在这个时候,辣椒来了。
  辣椒这种早在两三千年前就生长在美洲的植物悄然来到中国,先在福建登陆,之后,随着清初长达150多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进入四川。在入川之前,辣椒因果实红亮、形态别致,只是被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到了几千年来一直酷爱辛辣的四川,一场激动人心的奇迹发生了,那是一场食物的世纪艳遇。花椒,这个在东方大地上存在了数千年的辛香之物,与辣椒,这个在美洲大地上同样存在了数千年的辛香之物,曾经相距万里之遥,各自孤独地、坚韧地生长繁衍,忽然有一天,它们像被上天注定的一对情侣一样相遇,一相逢,永相守;一相守,开万世。这场艳遇开花结果,创生了一个菜系独领风骚的魅力。偏安在巴蜀民间的川菜,因为花椒和辣椒的结合,从中华博大精深的饮食王国中脱颖而出,开始演绎一段绵延一百多年的麻辣传奇。
  锅里的魔幻现实主义
  川人嗜辣,多数人认为是四川多雨潮湿,需要辣椒驱寒祛湿。这自然有些道理。然而,两广和江南同样气候阴湿、水雾氤氲,当地人却不爱辣椒,而在干燥的陕西,人们却常吃辣子,这又如何解释呢?我以为,四川人身体中可能缺少一些微量元素,而这些元素恰恰在辛辣之物——特别是辣椒——中存在,这就是川人千年以来崇尚辛香的秘密。其实身体远比我们的思想更加敏感,身体的需要则往往直接变成了口舌之爱。
  川人都偏爱自己家乡的辣椒。川东北的人性子猛烈一些,所以要辣劲十足的朝天椒;川西北的人,受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的滋养,性情相对温和,钟爱微辣浓香的二荆条。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开筑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后,天府之国富闲天下,巴蜀先民的刚猛慢慢蛰伏下来。川人平日温暾细腻,而在危亡之际,骨子里的硬气便会喷薄而出。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山河破碎,几十万川军穿着草鞋,兜里揣着干辣椒,悲壮出征,血战万里,最后回到家乡的寥寥可数。这就是川人的血性,也是川人融入身心里的“辣椒精神”。
  辣椒在和花椒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味道鲜明而不张扬,刺激却不放纵,一如川人秉承的贤圣的中庸调和之道,辣而不燥。同时,川人还承袭了祖先的饮食精髓,痴迷食物的滋味,追求口感的丰富,这让辣椒的形态与层次在烹饪中生出无穷变化,精彩之后还有更精彩。世界上,有比四川人更爱吃辣椒的,也有比四川人吃得更辣的,但是,鲜少有人能像四川人一样,把辣椒吃得如此多姿多彩,在锅中成就了另一种“魔幻现实主义”艺术。
  新辣椒里的老日子
  七八月份是辣椒上市的时节。要在过去,家家户户早都忙乎起来了,做辣椒酱,泡红辣椒,一年的辣滋味,都要在这时备下。
  如今城里人大多不再在意这些,菜市场上还会有一两家商贩,为恋旧的人家现碎一些辣椒酱,可惜做法和选料都不那么地道了。但是到了县城或者乡下,在许多人家里、房顶上依然能看到红红辣辣的一片,人们在新辣椒的火热色彩中,享受着老日子的一点温暖。
  做辣椒酱,一定要新鲜硬铮的二荆条,成都平原东部丘陵所产的最好。要红得鲜亮的,洗净晾干后,用剁刀在木桶里慢慢剁碎,加上盐和生菜油,讲究的还要放几颗大料,当然花椒也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密封在坛子里,十天半月后就可以吃了。当下饭的小菜也可,做蘸水佐料也可,作为炒菜的调料也可。有这么一坛辣椒酱的人家,是有口福的。
  有一种名扬天下的辣椒豆瓣酱,被誉为川菜之魂,这就是郫县豆瓣。郫县位于成都西北,岷江穿过大山,刚刚到达平原,水的冰骨融化在温润的空气中,水质清凉而滑软;暖湿气流在这里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温度与湿度恰到好处。取成都东山一带的新鲜二荆条,加上云南产的出霉的蚕豆瓣,和从万古雪山中奔流而来的江水,历经一年的发酵,酱色棕红,酱香厚烈,川菜的“调料大帝”就此君临。这是四川人调和万物的杰出作品之一。没有郫县豆瓣,川菜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菜品如回锅肉、麻婆豆腐、豆瓣鱼、水煮牛肉、夫妻肺片……会顿失风味。
  泡辣椒也要用二荆条,要色泽酱红的,还要是当天采摘的。四川泡菜与韩国泡菜、欧洲泡菜并称世界三大泡菜系列,若是从二次发酵和益生乳酸菌含量这两个角度来看,四川泡菜是独一无二的。在四川泡菜中,泡辣椒毫无疑问是坛中之王,不仅是佐酒下饭的美味,川菜中的泡椒系列菜品,更是靠它才能有滋有味;泡辣椒还制造出川菜独有的鱼香味,离开它,菜中就不会无鱼却有鱼香,所以,泡辣椒又叫鱼辣子。
  作者介绍
  石光华
  著名作家,美食评论家,顶级川菜餐厅上席总经理,著有《我的川菜生活》。
  TIPS
  川辣的传奇仍在继续
  成都青城山脚下,百年老树环抱一户不起眼的人家,爬布着苔藓的青砖瓦房内,放置着50多个一米来高的青陶坛。这里是男人的禁地,却被嗜辣的食客们奉为圣地。从清朝起世代传承下来的泡辣椒神秘配方,在这里酝酿着最美妙的滋味。更为传奇的是,它的传人发誓“终身不嫁,泡制绝世好菜”。她就是钟清华,今年50岁,为了维持泡辣椒的色、香、味原生态,她一直保持着冰清玉洁的女儿身。她的泡菜坛子是分公母的,她泡的辣椒,数年之后依然硬铮红亮。其实,在四川,像她一样有着泡辣椒手艺的人,不知还藏有多少。
其他文献
秦岭南北相距不过百余公里,民间文化却是大相径庭。一如秦岭分开的两条江河——长江与黄河,不同水系,诞生不同的文化。  秦岭北麓民风彪悍,产生了铿锵有力的豪迈秦腔;南麓民风平和,偏爱荡气回肠的婉约汉剧。再如民间社火,宝鸡的社火便与洋县的很不一样,后者有独一无二的高台表演,还使用木鱼、钟、罄等「法器」,别有一番韵味。  纵然是在山的同一侧,由于地域隔绝,也会出现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同在秦岭北麓,靠近
在团结桥上等车进城赶集的向卡村藏族妇女星姆。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阳塘藏族妇女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但传统服饰的精髓仍得以延续。从别人的家乡到自己的故乡  我18岁离开故乡,至今已28年,少有机会回去。这几十年间,我在中国各地到处行走,四川、西双版纳、怒江、西藏,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风光片拍腻了就拍人文,一天跑几百公里,常常住进别人的家乡,拍摄别人的生活,为了一星半点的新鲜感而兴奋。  也许是年龄渐
摘要:习题教学不能跟着教师的感觉来安排,要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视为教学的主要资源。通过鞭辟入里的错因分析,纠正学生思维缺陷;教师也要善于自我反省、超越自我,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典型习题 错因分析 思维优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2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10 
济南三面环山,一面悬河,夏天热起来不讲道理。难怪老舍在《夏之一周间》中幽默地写道:“在济南的初伏以前打算不出汗,除非你离开济南。早晨,晌午,晚间,夜里,毛孔永远川流不息。”对于炽热的夏天,老舍无比从容,他描绘说:“济南屋子里比烤面包的炉子热多少?无从知道,因为没有寒暑表。屋内的蚊子还没都被烤死呢,我放心了。”  早先,老济南城多是四合院或是连排平房,人们住得拥挤,为了减轻闷热,夏天便喜欢“风餐”和
【腊月廿四】  送神上天,祭拜“司命公”  潮汕人从腊月廿四 “送神上天”开始,就进入了节日程序。腊月廿四这一天, 家家户户要在灶前以鸡、酒、蜜饯、糖果、茶米、银纸、落汤钱等祭拜“司命公”。民间传说“司命公”是玉皇大帝派驻各家各户的灶神, 为一家的保护神。苏东坡有诗曰“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其所用之鸡与酒也为今天潮汕人祭灶之必备。祭品中的“落汤钱”是一种蒸熟后滚上花生、芝麻、白糖粉的糯
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收藏着许多地球文明的信息,关于它的秘密我们知之甚少。处在这条纬线上的乐山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们都知道其境内有著名的峨眉山,却不知道峨眉山为何这般人杰地灵;人们也知道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却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如何在崖壁上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还有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黑竹沟,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的
摘要: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中,以学科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预备铃后10分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新课标中关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同时,作者通过对参与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实践探究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一些相关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实践进行了反思,以供其他
Phoenix Hotel凤凰酒店位于日惹的心脏地带,是一个可追溯到20世纪的殖民地地标,也是Lonely Planet推荐的日惹排名第一的酒店,住在这里可以好好感受一番日惹最具代表性的殖民风情。凤凰酒店始建于1918年,所以房间并不像很多现代酒店那么宽敞豪华,这里精致温馨,感觉特别放松自在。小到门把手,大到装饰墙,房间每个细节都巧妙地融入了“凤凰”这个核心设计元素。在酒店里走走停停,仿佛穿越时空
摘要: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框架,从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对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的习题系统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知识维度,“程序性知识”占比最多;在认知过程维度,习题系统侧重对“理解”水平的考察。结合2017版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重视并充分挖掘习题系统的栏目价值、关注习题系统的情境与强化习题系统的思维培养功能。  关键词:习题系统;习题分类;新版化学教材;教育目標分类理论  文章编号:1
“青川”的名字,不少人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中才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处青竹江边的山区县是“5·12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很少有人了解,青川还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景:白龙湖的“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稀”、阴平古道的“奇”、战国墓群与三国遗迹的“古”,都曾经打动来此探访的幸运者。  带着对震区重建的牵挂、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我踏上了青川之旅。历经涅槃而重生的青川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将珍奇的风姿徐徐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