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较弱,学习几何知识是被动接受,死记概念和公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垂直”这一概念时,可以先出示两条任意相交的直线,通过计算机移动量角器,学生很快能读出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的度数(教师强调:小于90度)。然后,屏幕上闪动其中一条直线,并慢慢转动,使之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成90度。这样“动静结合”既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又加深了对“垂直”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使原来静止的东西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降低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难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一些公式的推导、图形的变换等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功能,再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割成8份、16份、32份、64份等等,每次分割后计算机很快把它们拼合起来,得到相应的近似长方形。通过对圆的几次分割、拼合,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拼合成的图形越来越近似长方形,逐步揭示圆的面积等于分割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降低了推理的难度,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通道。
3.实现几何建模及探究过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成功地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如学生在认识“角”这一概念时,很容易把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子角、电风扇叶片之间形成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相混淆。教学时我先播放一段生活中的录像后,让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地方有角,学生说房子上有角、广告牌上有角、警察叔叔的手势形成了角、树杈上有角等,于是我让学生原样画出这些角,屏幕上同时出现这些“原始的角”。接着通过学生动手做角,再画出自己所做的角。屏幕上再现学生第二次做的角,并在相应位置标出“顶点”“边”,让学生与自己第一次画出的“角”相比较。至此,一个清晰的、直观的、规范的角的概念初步形成。这里成功地借助了多媒体的优势,依托“生活中的数学”,形成了科学的“角”的概念。(作者单位:安福县平都第一小学)
2.降低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难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一些公式的推导、图形的变换等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功能,再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割成8份、16份、32份、64份等等,每次分割后计算机很快把它们拼合起来,得到相应的近似长方形。通过对圆的几次分割、拼合,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拼合成的图形越来越近似长方形,逐步揭示圆的面积等于分割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降低了推理的难度,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通道。
3.实现几何建模及探究过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成功地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如学生在认识“角”这一概念时,很容易把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子角、电风扇叶片之间形成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相混淆。教学时我先播放一段生活中的录像后,让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地方有角,学生说房子上有角、广告牌上有角、警察叔叔的手势形成了角、树杈上有角等,于是我让学生原样画出这些角,屏幕上同时出现这些“原始的角”。接着通过学生动手做角,再画出自己所做的角。屏幕上再现学生第二次做的角,并在相应位置标出“顶点”“边”,让学生与自己第一次画出的“角”相比较。至此,一个清晰的、直观的、规范的角的概念初步形成。这里成功地借助了多媒体的优势,依托“生活中的数学”,形成了科学的“角”的概念。(作者单位:安福县平都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