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不仅要“增智”还要“育德”;教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培养好一个人”。本文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为载体,探讨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 英语 学科教育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也指出: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把传授英语学科知识与立德树人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准确地把握立德树人的“度”,在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意识引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既不等同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只是把书教好。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曾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新时期的“立德既包括学生的德育,又包括师德的建设;树人,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曾说:没有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没有教学的道德教育,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历史的教育使命,学科教学在学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依靠“立德树人”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从中寻求出学科教育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和英语学科教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是学生了解、知晓、传播、弘扬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荣誉和责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自觉担当学生道德的“守门人”,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正确理解外来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注重立德树人与教学环节的联系,深挖英语学科素材中的德育内涵,探索立德树人的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形式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二、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课程改革、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等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学科德育育人的必要性。
1.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深化改革所需。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这些都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课程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与其他学科一样,英语课程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书,更加要育好人。
2.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学生身心发展所需。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是人的世界观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身心的迅速发展让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得到有力的促进。言语的发展,促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这势必让青少年的整个智力水平都得到飞跃式的提高。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融入全球的转型期,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变性促使国民道德观、人生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处于身心、智力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对社会认识经验不够,对道德辨识能力不足,个性人格倾向不稳。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此时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对青少年的一生造成重大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让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关爱,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道德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三、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
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书本内容和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忽视通过教学内容本身去发掘立德树人的内容,欠缺学科教育立德树人引导的意识。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关键。
1.践行以生为本,加强课堂内外的文化建设。中小学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引领、鼓舞与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所以,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会说英语以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点,更是一种师生间的交互活动。结合英语学科特定的知识和思维规律,兼顾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个性特点,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既是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在英语学科教育中的进一步细化和升华, 也是新时期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学习。比如注意日常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英语学习氛围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内张贴英语国家地图,阅读角陈列英语书籍、书刊和报纸,校园内的格(名)言采用英汉双语,校园广播不时播放一些经典或流行英语歌曲,还可以利用建立英语角、外教授课、赏析外语片、举办外语文化节及外国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浸润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意识,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以I’m watching TV一课中TV report一文的学习为例(Unit 6,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在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关于Dragon Boat Festival的相关内容,如缘由、习俗、图片等,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或全家曾经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本年级可以联合在校内举办“中外节日知识大赛”“包粽子大赛”“屈原作品表演”等相关活动。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也通过课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节日,在中外节日对比学习中弘扬中国文化,让学生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正确对待异域文化、认知世界。 2.倡导率先垂范,更新学科德育的教学理念。贯彻英语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较高的素养,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水准把握知识点,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教师是立教之本,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在于教师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教育因素,感化和熏陶受教育者,以此完善他们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例如要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用自身优良的习惯正面感染、影响、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以高中Traffic Jam (Module 2, Book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为例。T: Just now we go over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And now if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what will happen? S:Traffic jam.T: OK. Now try to tell me what will cause traffic jam? the reasons. S: The roads are narrow, traffic accidents......教师话锋一转,让同学在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上给出建议:T: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it? S:On foot, by bus, by bike......另外,利用可以板报等,发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的“低碳环保”活动,变“拥堵”负面因素为“解决”的正面导引,切实增强利用学科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形式多样,深挖课本教材的德育元素。英语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先要充分认识渗透德育对于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课前准备、教案编写、课堂讲解时高度重视德育的有意识渗透,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要以教材为基础,随时随地,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的单词学习、句型练习、情景对话以及课文讲解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设计时,课堂要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切实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这样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把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游戏,有组织地开展课堂活动,如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影视配音等。通过分组,让每位学生在活动都承担一定的工作、扮演一定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单词family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诸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uncle、aunt、sister、brother以及职业worker、teacher、police、doctor、athlete或者like or dislike等相关词汇,然后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或通过表演展现一家的日常生活,教导学生要爱家,爱长辈,关爱老人等。以201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教材英语七年级下为例。在Unit 4中学习The letters时,在分析”I can’t play basketball” 和“I must do my homework”句子中can、can’t与must的用法后,让学生结合校规、班规等做句型练习,让其真正明白”make rules to help us.We have to follow them.”的道理,使其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再如,Unit 3中的Crossing the Rivers to School课文讲解学习,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讲讲自己是怎样来上学的;二者对比之后,再讨论问题”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Why or why not?”,让学生知道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比较贫穷,要尽力帮助他们;现在只有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建设好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
四、结语
学科育人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养成。英语教师要深刻理解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努力探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做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以自身广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修养来影响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良好习惯进行培养,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分析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赢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封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0.
[2]杨娜.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J].现代阅读,2015(05): 122-123.
[3]郅庭瑾.论学科育人的时代挑战与现实回应[J].现代教学,2015(7/8):11-13.
[4]吕京,吕丁.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新内涵及其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65-67.
[5]王海玲.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6-29.
*本文系“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5年立项课题“学科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编号:XKQSN2015ZC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大珍(1972.7-),女,四川苍溪人,绵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郑艳(1975.10-),女,四川安县人,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立德树人 英语 学科教育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也指出: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把传授英语学科知识与立德树人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准确地把握立德树人的“度”,在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意识引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既不等同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只是把书教好。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曾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新时期的“立德既包括学生的德育,又包括师德的建设;树人,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曾说:没有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没有教学的道德教育,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历史的教育使命,学科教学在学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依靠“立德树人”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从中寻求出学科教育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和英语学科教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是学生了解、知晓、传播、弘扬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荣誉和责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自觉担当学生道德的“守门人”,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正确理解外来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注重立德树人与教学环节的联系,深挖英语学科素材中的德育内涵,探索立德树人的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形式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二、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课程改革、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等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学科德育育人的必要性。
1.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深化改革所需。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这些都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课程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与其他学科一样,英语课程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书,更加要育好人。
2.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学生身心发展所需。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是人的世界观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身心的迅速发展让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得到有力的促进。言语的发展,促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这势必让青少年的整个智力水平都得到飞跃式的提高。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融入全球的转型期,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变性促使国民道德观、人生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处于身心、智力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对社会认识经验不够,对道德辨识能力不足,个性人格倾向不稳。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此时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对青少年的一生造成重大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让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关爱,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道德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三、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
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书本内容和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忽视通过教学内容本身去发掘立德树人的内容,欠缺学科教育立德树人引导的意识。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关键。
1.践行以生为本,加强课堂内外的文化建设。中小学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引领、鼓舞与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所以,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会说英语以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点,更是一种师生间的交互活动。结合英语学科特定的知识和思维规律,兼顾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个性特点,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既是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在英语学科教育中的进一步细化和升华, 也是新时期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学习。比如注意日常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英语学习氛围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内张贴英语国家地图,阅读角陈列英语书籍、书刊和报纸,校园内的格(名)言采用英汉双语,校园广播不时播放一些经典或流行英语歌曲,还可以利用建立英语角、外教授课、赏析外语片、举办外语文化节及外国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浸润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意识,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以I’m watching TV一课中TV report一文的学习为例(Unit 6,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在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关于Dragon Boat Festival的相关内容,如缘由、习俗、图片等,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或全家曾经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本年级可以联合在校内举办“中外节日知识大赛”“包粽子大赛”“屈原作品表演”等相关活动。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也通过课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节日,在中外节日对比学习中弘扬中国文化,让学生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正确对待异域文化、认知世界。 2.倡导率先垂范,更新学科德育的教学理念。贯彻英语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较高的素养,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水准把握知识点,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教师是立教之本,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在于教师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教育因素,感化和熏陶受教育者,以此完善他们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例如要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用自身优良的习惯正面感染、影响、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以高中Traffic Jam (Module 2, Book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为例。T: Just now we go over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And now if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what will happen? S:Traffic jam.T: OK. Now try to tell me what will cause traffic jam? the reasons. S: The roads are narrow, traffic accidents......教师话锋一转,让同学在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上给出建议:T: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it? S:On foot, by bus, by bike......另外,利用可以板报等,发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的“低碳环保”活动,变“拥堵”负面因素为“解决”的正面导引,切实增强利用学科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形式多样,深挖课本教材的德育元素。英语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先要充分认识渗透德育对于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课前准备、教案编写、课堂讲解时高度重视德育的有意识渗透,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要以教材为基础,随时随地,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的单词学习、句型练习、情景对话以及课文讲解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设计时,课堂要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切实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这样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把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游戏,有组织地开展课堂活动,如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影视配音等。通过分组,让每位学生在活动都承担一定的工作、扮演一定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单词family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诸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uncle、aunt、sister、brother以及职业worker、teacher、police、doctor、athlete或者like or dislike等相关词汇,然后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或通过表演展现一家的日常生活,教导学生要爱家,爱长辈,关爱老人等。以201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教材英语七年级下为例。在Unit 4中学习The letters时,在分析”I can’t play basketball” 和“I must do my homework”句子中can、can’t与must的用法后,让学生结合校规、班规等做句型练习,让其真正明白”make rules to help us.We have to follow them.”的道理,使其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再如,Unit 3中的Crossing the Rivers to School课文讲解学习,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讲讲自己是怎样来上学的;二者对比之后,再讨论问题”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Why or why not?”,让学生知道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比较贫穷,要尽力帮助他们;现在只有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建设好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
四、结语
学科育人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养成。英语教师要深刻理解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努力探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做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以自身广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修养来影响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良好习惯进行培养,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分析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赢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封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0.
[2]杨娜.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J].现代阅读,2015(05): 122-123.
[3]郅庭瑾.论学科育人的时代挑战与现实回应[J].现代教学,2015(7/8):11-13.
[4]吕京,吕丁.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新内涵及其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65-67.
[5]王海玲.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6-29.
*本文系“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5年立项课题“学科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编号:XKQSN2015ZC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大珍(1972.7-),女,四川苍溪人,绵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郑艳(1975.10-),女,四川安县人,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