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老爸是个很警惕的人。小时候,他经常告诫我不要相信陌生人,更不能接受他们的礼物。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最近被一个骗子偷走了钱包,而且浑然不知。
“我正在街上走着,那人突然远远地冲我打招呼。”老爸解释,“他装作很熟的样子嘘寒问暖,询问家人情况,对我拍肩搭背。我正努力回想这人是不是很久没见的熟人,他突然赶车去了,说回头联系我。在超市付款时,我才发现钱包没了。”
其实,老爸没有必要太过懊恼。大脑神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由于注意力和感知系统的异常,我们被骗常常是出于本能。扒手们之所以屡屡得手,不在于他们的手有多灵活,而是因为他们深谙大脑运作的漏洞。研究人员正是通过研究这些行骗艺术家,来了解人体大脑运作模式的。
首先,早前有研究表明,大脑是不善于多任务处理的,对男人来说尤其如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好事,能让我们忽略细枝末节,更关注重点。然而,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Susana Martinez Conde)认为,聪明的扒手们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们下手。
作为一名视觉神经科学专家,苏珊娜专门研究过魔术师阿波罗·罗宾斯是怎样戏耍观众的。阿波罗·罗宾斯被人称为“绅士小偷”,擅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观众的随身物品偷出来。他曾当着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面,从特勤人员身上偷走东西。
“当阿波罗邀请观众上台时,”苏珊娜说,“他一刻也不让观众闲下来:时而让他们看东看西,时而跟他们谈笑风生,并且不断地触碰他们的肢体。他和观众站得很近,在不断的交流中,观众渐渐有了回应,阿波罗便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娴熟的手法就开始发挥作用。街边扒手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屡试不爽。
通常,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声东击西”: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烟走过来,故意烫到目标人物的衣服上,然后赶紧道歉,清理。这时,受害者可能光顾着检查衣物,便忽略了另一边,小偷同伙正好乘机掏他的口袋或包。
“通常我们认为,让人们看别处,是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但实际上,这是在引导你的注意力。”香港的魔术师兼催眠师詹姆斯·布朗解释,“如果我不想让你盯着桌面上的东西,与其直接叫你不要看它,不如让你关注其他东西。如果我能成功让你转移焦点,那我就成功一大半了,因为你已经开始陷入选择的错觉。”
其他战术更多是心理性的。比如说,扒手们倾向于在“注意保管财物”的提示牌附近闲逛,因为人们看到提示时,第一反应便是检查自己的贵重物品是否还在。有时扒手甚至会在公交地铁上主动提醒人小心财物,这时,大家的动作便直接泄露了财物的位置。
在我老爸的例子里,那个扒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伪装成了其他的身份出现。“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和蔼的人,很讨人喜欢。反正,他不是会让你怀疑的那种人。”
布朗认为,信心在行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候,无论是魔术师还是街头扒手,与你接触骗你上当时使用的最大伎俩,不过是展现一种迷惑人的自信。”
有一些特定的动作,是专门用来迷惑人的。比如,当阿波罗·罗宾斯开始与苏珊娜共事时,他告诉苏珊娜,自己有把握用手部动作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注意力。
在眼动追踪实验中,阿波罗的手先在空中两点间做直线移动。他指出,观众对直线移动的注意力凝聚程度,肯定不如他在空中做弧线移动时强。也就是说,弧形移动能使大家的视线始终追随着他的手,从起点一直到终点,而直线移动往往会让人忽视他的动作,目光直接在起点和终点间来回移动。
实验结果证实了阿波罗的预测。为什么会这样呢? 苏珊娜说,这是由于不同动作会引起视觉系统的不同反应。眼睛跟随弧形移动的滑动叫“平滑移视”,此时眼睛持续盯着一个物体;而直线移动让眼睛处在“扫视”状态,眼球瞬间在A点和B点间快速移动。
“眼球扫视的过程中,我们的视觉系统其实是盲目的。这样一来,虽然你在眼睛移动时看不到遵循的物体,但仍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看到它。” 苏珊娜解释道,“而在平滑移视中,我们的眼睛没有盲目期,它们自始至终,从未间断地跟随着移动物体。”
为什么眼球扫视时会这样“偷懒”?一种解释是,当手的直线移动完成后,眼睛完全可以很快返回移动的起点,脑补刚才看不见的移动轨迹,所以不需要费心追踪。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对扒手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苏珊娜说:“扒手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做一些巧妙的动作,从而达到影响或不影响对方注意力的效果。”
同样,扒手也会利用别人的感知能力。深夜时分,几杯酒下肚,对周围一切感到模糊时,也是下手的最好时机。催眠师布朗曾在一个特别迷人的夜晚,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俱乐部外目睹了一场扒手的集体行窃。
“他们会采取一些聪明的策略。比如,俱乐部外一个女孩走向你,一边和你交谈一边开始轻轻地摇摆,于是你也开始摇摆,紧跟着周围大家也附和着音乐摇晃起来,然后你不知怎么的就跌倒了。那个女孩好心地扶你起来,她的朋友也过来帮你。直到第二天早上你才意识到,你的手表不见了,钱包也不见了,一切值钱东西都不翼而飞。”
但是在布朗看来,大多数扒手的手段都比魔术师差多了,他们的偷窃行为基本上属于投机取巧,来来去去无非都是老招数。“在伦敦桥观察罗马尼亚扒手团伙时,我发现他们的偷窃水平远比你想象的要低得多。但是,这些人的偷窃技能十分娴熟,以至于让他们看上去几乎可以说是迷人而优雅。”
值得注意的是,布朗提醒道,这些扒手会跟上新技术伺机而动。在不久的将来,感应借记卡应该会成为扒手们的新金矿。这种银行卡是一种小额快速支付卡,内部封装非接触式芯片,在消费时,只需将卡片在感应器前轻轻碰触,即可完成交易,不需要输入密码和签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银行尝试推出,比如工行的闪酷卡。
“与其偷走你的钱包得手一两千元,却要承担逃跑被抓的风险,还不如穿过一个繁忙的地方,轻拍人们的口袋,从每个人身上拿走几百元—这通常是感应借记卡的上限。那一天的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尽管如此,了解这些偷窃技巧,还是能降低你被盗的可能性。布朗说,至少你知道在公共场所切不可掉以轻心。“扒手会像躲瘟疫一样避开那些对四周保持警惕的人。公交地铁上那些四处张望非常警觉的人,扒手们是根本不会接近的。”
另外,我老爸的案例无疑也会提醒你,要远离热情得让人狐疑的陌生人。
“我正在街上走着,那人突然远远地冲我打招呼。”老爸解释,“他装作很熟的样子嘘寒问暖,询问家人情况,对我拍肩搭背。我正努力回想这人是不是很久没见的熟人,他突然赶车去了,说回头联系我。在超市付款时,我才发现钱包没了。”
其实,老爸没有必要太过懊恼。大脑神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由于注意力和感知系统的异常,我们被骗常常是出于本能。扒手们之所以屡屡得手,不在于他们的手有多灵活,而是因为他们深谙大脑运作的漏洞。研究人员正是通过研究这些行骗艺术家,来了解人体大脑运作模式的。
注意力的游戏
首先,早前有研究表明,大脑是不善于多任务处理的,对男人来说尤其如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好事,能让我们忽略细枝末节,更关注重点。然而,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Susana Martinez Conde)认为,聪明的扒手们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们下手。
作为一名视觉神经科学专家,苏珊娜专门研究过魔术师阿波罗·罗宾斯是怎样戏耍观众的。阿波罗·罗宾斯被人称为“绅士小偷”,擅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观众的随身物品偷出来。他曾当着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面,从特勤人员身上偷走东西。
“当阿波罗邀请观众上台时,”苏珊娜说,“他一刻也不让观众闲下来:时而让他们看东看西,时而跟他们谈笑风生,并且不断地触碰他们的肢体。他和观众站得很近,在不断的交流中,观众渐渐有了回应,阿波罗便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娴熟的手法就开始发挥作用。街边扒手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屡试不爽。
通常,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声东击西”: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烟走过来,故意烫到目标人物的衣服上,然后赶紧道歉,清理。这时,受害者可能光顾着检查衣物,便忽略了另一边,小偷同伙正好乘机掏他的口袋或包。
“通常我们认为,让人们看别处,是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但实际上,这是在引导你的注意力。”香港的魔术师兼催眠师詹姆斯·布朗解释,“如果我不想让你盯着桌面上的东西,与其直接叫你不要看它,不如让你关注其他东西。如果我能成功让你转移焦点,那我就成功一大半了,因为你已经开始陷入选择的错觉。”
其他战术更多是心理性的。比如说,扒手们倾向于在“注意保管财物”的提示牌附近闲逛,因为人们看到提示时,第一反应便是检查自己的贵重物品是否还在。有时扒手甚至会在公交地铁上主动提醒人小心财物,这时,大家的动作便直接泄露了财物的位置。
在我老爸的例子里,那个扒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伪装成了其他的身份出现。“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和蔼的人,很讨人喜欢。反正,他不是会让你怀疑的那种人。”
布朗认为,信心在行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候,无论是魔术师还是街头扒手,与你接触骗你上当时使用的最大伎俩,不过是展现一种迷惑人的自信。”
偷懒的眼球
有一些特定的动作,是专门用来迷惑人的。比如,当阿波罗·罗宾斯开始与苏珊娜共事时,他告诉苏珊娜,自己有把握用手部动作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注意力。
在眼动追踪实验中,阿波罗的手先在空中两点间做直线移动。他指出,观众对直线移动的注意力凝聚程度,肯定不如他在空中做弧线移动时强。也就是说,弧形移动能使大家的视线始终追随着他的手,从起点一直到终点,而直线移动往往会让人忽视他的动作,目光直接在起点和终点间来回移动。
实验结果证实了阿波罗的预测。为什么会这样呢? 苏珊娜说,这是由于不同动作会引起视觉系统的不同反应。眼睛跟随弧形移动的滑动叫“平滑移视”,此时眼睛持续盯着一个物体;而直线移动让眼睛处在“扫视”状态,眼球瞬间在A点和B点间快速移动。
“眼球扫视的过程中,我们的视觉系统其实是盲目的。这样一来,虽然你在眼睛移动时看不到遵循的物体,但仍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看到它。” 苏珊娜解释道,“而在平滑移视中,我们的眼睛没有盲目期,它们自始至终,从未间断地跟随着移动物体。”
为什么眼球扫视时会这样“偷懒”?一种解释是,当手的直线移动完成后,眼睛完全可以很快返回移动的起点,脑补刚才看不见的移动轨迹,所以不需要费心追踪。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对扒手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苏珊娜说:“扒手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做一些巧妙的动作,从而达到影响或不影响对方注意力的效果。”
优美的陷阱
同样,扒手也会利用别人的感知能力。深夜时分,几杯酒下肚,对周围一切感到模糊时,也是下手的最好时机。催眠师布朗曾在一个特别迷人的夜晚,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俱乐部外目睹了一场扒手的集体行窃。
“他们会采取一些聪明的策略。比如,俱乐部外一个女孩走向你,一边和你交谈一边开始轻轻地摇摆,于是你也开始摇摆,紧跟着周围大家也附和着音乐摇晃起来,然后你不知怎么的就跌倒了。那个女孩好心地扶你起来,她的朋友也过来帮你。直到第二天早上你才意识到,你的手表不见了,钱包也不见了,一切值钱东西都不翼而飞。”
但是在布朗看来,大多数扒手的手段都比魔术师差多了,他们的偷窃行为基本上属于投机取巧,来来去去无非都是老招数。“在伦敦桥观察罗马尼亚扒手团伙时,我发现他们的偷窃水平远比你想象的要低得多。但是,这些人的偷窃技能十分娴熟,以至于让他们看上去几乎可以说是迷人而优雅。”
值得注意的是,布朗提醒道,这些扒手会跟上新技术伺机而动。在不久的将来,感应借记卡应该会成为扒手们的新金矿。这种银行卡是一种小额快速支付卡,内部封装非接触式芯片,在消费时,只需将卡片在感应器前轻轻碰触,即可完成交易,不需要输入密码和签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银行尝试推出,比如工行的闪酷卡。
“与其偷走你的钱包得手一两千元,却要承担逃跑被抓的风险,还不如穿过一个繁忙的地方,轻拍人们的口袋,从每个人身上拿走几百元—这通常是感应借记卡的上限。那一天的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尽管如此,了解这些偷窃技巧,还是能降低你被盗的可能性。布朗说,至少你知道在公共场所切不可掉以轻心。“扒手会像躲瘟疫一样避开那些对四周保持警惕的人。公交地铁上那些四处张望非常警觉的人,扒手们是根本不会接近的。”
另外,我老爸的案例无疑也会提醒你,要远离热情得让人狐疑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