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一直不明显。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欲望,就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微观历史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探索全新的教学策略。而且,教师还要考虑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观史学;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56
引言
微观史学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理论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史学理论的应用,而微观史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微观史学理论注重历史细节,可以从小的方面,反映大的历史事件,影射大的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这种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然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面临着细节缺失,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现状。因此,及时提出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1]
一、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编得空洞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罗万象。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受考试大纲的影响,同时也受篇幅的限制,对历史细节方面常常一笔带过。比如在编写中国近代史时,仅仅用一句“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便总结了中国在这80年中所遭遇的屈辱。对期间发生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便沦为了一个个符号化的标记,一幕幕重大历史事件便沦为了一张张空洞的表格。很多学生都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喜欢收看《百家讲坛》、《国宝》等史学类相关节目,经常观看历史影片。古话说的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上的成败得失是可以作为借鉴的,中国的历史是丰富而多彩的,是鲜活而有生命的。[1]因此,历史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乏历史细节的教材过于空洞乏味,已经失去历史的鲜活性,干瘪而没有生命,难以真正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内在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
(二)教师讲得乏味
历史已经逝去了,不可能重演,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反观当下,又有几个老师可以真正做到呢?很多高中历史老师还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考试重点知识,而忽视对历史细节的讲解,其他不重要的内容大致概括一下,学生只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的历史教学便沦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显得干瘪死板。因此,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也不想听课,觉得临考前背一下老师总结的重点知识便足够了,这样的历史教学无疑是失败。[2]
(三)学生学得功利
学生在高中时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比较繁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的分数占总分数的比重大,很多学生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主科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副科的学习。历史作为副科之一也难逃此状。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往往集中在总结性的观点以及意思上,对历史细节的考察几乎没有。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听不听课都无所谓,只要考试前背背知识点就可以了[2]。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老师讲得再精彩,只要是对考试没有作用的,学生也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还有些学生甚至利用历史课堂来补觉。如次功利化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同时也挫伤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
(一)运用细节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很多高中历史老师都尝试运用历史细节导入课堂内容,历史细节往往将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具体而贴近生活的实例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展示中国美女百年标准变迁,旗袍的演变等,来影射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运用“细节激趣”,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诱其好奇心,激其求知欲,达到“课未始,兴己浓”的状态,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细节创设情境
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而情境的创设又是通过精彩细节的展示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巧用细节,创设一些可感、可触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并帮助学生学会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历史已经逝去,不可能重演,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重现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历史原状。比如在进行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时,由于历史过于遥远,学生可能感受不到当时运动的高涨,更无法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但老师可以讲述里面发生的一些细节事件,或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细节史料,比如五四运动的场景,巴黎和会的图片等。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老师可以让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历史事件。
(三)运用细节梳理脉络
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概括出一个框架,让学生对该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可以借助历史细节来对大框架里的每一个小框架做具体讲解,叙述每一个小框架里出现的一些人物以及发生的一些事,不断填满大框架,使之丰富而不干瘪。这样也会加深学生对大框架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在这个大框架里发生的历史事件。运用细节梳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
结束语
细节教学的运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要想實现高质量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要探索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运用历史细节完善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还会引发学生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9]陈超.缺失与重建——微观史学视角下的历史细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7):121-124.
[10]胡晓琴.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08):51-52+50.
关键词:微观史学;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56
引言
微观史学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理论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史学理论的应用,而微观史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微观史学理论注重历史细节,可以从小的方面,反映大的历史事件,影射大的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这种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然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面临着细节缺失,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现状。因此,及时提出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1]
一、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编得空洞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罗万象。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受考试大纲的影响,同时也受篇幅的限制,对历史细节方面常常一笔带过。比如在编写中国近代史时,仅仅用一句“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便总结了中国在这80年中所遭遇的屈辱。对期间发生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便沦为了一个个符号化的标记,一幕幕重大历史事件便沦为了一张张空洞的表格。很多学生都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喜欢收看《百家讲坛》、《国宝》等史学类相关节目,经常观看历史影片。古话说的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上的成败得失是可以作为借鉴的,中国的历史是丰富而多彩的,是鲜活而有生命的。[1]因此,历史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乏历史细节的教材过于空洞乏味,已经失去历史的鲜活性,干瘪而没有生命,难以真正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内在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
(二)教师讲得乏味
历史已经逝去了,不可能重演,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反观当下,又有几个老师可以真正做到呢?很多高中历史老师还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考试重点知识,而忽视对历史细节的讲解,其他不重要的内容大致概括一下,学生只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的历史教学便沦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显得干瘪死板。因此,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也不想听课,觉得临考前背一下老师总结的重点知识便足够了,这样的历史教学无疑是失败。[2]
(三)学生学得功利
学生在高中时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比较繁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的分数占总分数的比重大,很多学生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主科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副科的学习。历史作为副科之一也难逃此状。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往往集中在总结性的观点以及意思上,对历史细节的考察几乎没有。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听不听课都无所谓,只要考试前背背知识点就可以了[2]。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老师讲得再精彩,只要是对考试没有作用的,学生也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还有些学生甚至利用历史课堂来补觉。如次功利化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同时也挫伤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
(一)运用细节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很多高中历史老师都尝试运用历史细节导入课堂内容,历史细节往往将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具体而贴近生活的实例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展示中国美女百年标准变迁,旗袍的演变等,来影射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运用“细节激趣”,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诱其好奇心,激其求知欲,达到“课未始,兴己浓”的状态,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细节创设情境
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而情境的创设又是通过精彩细节的展示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巧用细节,创设一些可感、可触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并帮助学生学会用全面、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历史已经逝去,不可能重演,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重现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历史原状。比如在进行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时,由于历史过于遥远,学生可能感受不到当时运动的高涨,更无法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但老师可以讲述里面发生的一些细节事件,或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细节史料,比如五四运动的场景,巴黎和会的图片等。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老师可以让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历史事件。
(三)运用细节梳理脉络
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概括出一个框架,让学生对该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可以借助历史细节来对大框架里的每一个小框架做具体讲解,叙述每一个小框架里出现的一些人物以及发生的一些事,不断填满大框架,使之丰富而不干瘪。这样也会加深学生对大框架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在这个大框架里发生的历史事件。运用细节梳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
结束语
细节教学的运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要想實现高质量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要探索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的策略,运用历史细节完善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还会引发学生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9]陈超.缺失与重建——微观史学视角下的历史细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7):121-124.
[10]胡晓琴.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08):51-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