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不再是简单而机械的知识运用者,而是灵活而自主地创造者,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落实新课改所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中解放出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经历知识形成全过程,自主地构建知识、掌握能力,使得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成功的先决条件。无数次的教学实践都证明了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性。唯有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从内心愿意接受它、接近它,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亢奋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探究是主动而快乐的,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者形象,吸引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爱教师自然也会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好感,主动参与探究;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心中所喜爱的教师。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身着打扮、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赢得学生的尊重;还要拥有一颗爱生之心。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才能打动学生,只有让学生进入教师心中,教师才能进入学生内心,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从而实现情感的正面迁移,让学生喜爱上数学学科。
  2.建立富有活力的课堂,感染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鲜活生命,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活跃的心理,而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为此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观念、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有活力、有魅力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抽象枯燥的印象,感受到数学教学的活力所在,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如引入游戏、故事、音乐等,这些都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更有生机与活力,更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展开快乐学习。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主体参与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是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经由教师咀嚼后所传递的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这只能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思考与思维的机会。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调用自身的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展开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这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复制者、事无巨细的保姆,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学生的引路人,扶放有度,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拥有更多自主权,能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宽广的舞台,可以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从固有的思维与模式中解脱出来,学生可以自主地展现个性,释放潜能。这样整个教学才能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推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创新。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就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生活是数学存在与发展的温床,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只能成为机械的理论学习,失去生命活力。教师要全面钻研教材,深入了解生活,从丰富的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素材,提炼出数学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用生活经验展开探究,在探究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实现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负数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如何记录温度,如何表示收支及如何记录高山、盆地的海拔等精心设计问题,以此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是机械记忆,而是能够带着心中的困惑主动探究,从而在探究中深刻理解这些知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这充其量就是学会了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这代表着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不唯书、不唯师,对任何事物都要持有质疑的精神,要展开深入思考。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看似简单处、学生困惑处或新旧知识联结处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多向的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才能透过纷繁的表面达到事物的本质,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此外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心中的困惑与不解;而对于这些不同见解的评价要坚持“提问先于正确”的原则,不能只是就言论本身的价值来评判,而是要首先肯定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不论是否有价值,都要让学生自行认知。这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与鼓舞,从而使学生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能够在深入思考之后有效提问。
  五、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正是从动作开始的,而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学科优势。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带领学生制作教学具,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具展开探究,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动手中动脑,在动脑中动手,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与镜子。如认识基本图形,圆柱与圆锥的体积,长方体的特征与侧面积,等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相关的学具,在课上运用自己所制作的学具展开探究,这样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学具制作中,在制作中形成空间概念,存储于大脑之中;同时又利用这些学具探究更多的未知,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就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与思维,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摘 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预习 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
摘 要: 练习课是数学课的三种基本课型之一,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既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思维的必由之路,又是培养、训练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心理、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上好练习课对大面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练习设计 问题解决 思想方法  数学是美丽的,数据会说话,符号会引路,思想能震撼,方法会导航。然而数学的
摘 要: 本文基于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主线,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以数的认识与计算为主线,穿插其他内容进行编排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编排了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小数的加法、减法等教学内容,显示计算教学如此重要。在小数的加法、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入“合作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这一做法,是很值得倡导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作者从营造积极互信的合作环境;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拓展合作学习的时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积极互信 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摘 要: 培养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想象等活动,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逐步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 培养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组织教学,这种回归生活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机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一、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  小
研究表明,砂性地基中挤密砂石桩的加固效果与土层侧向加密作用、施工时土层竖向下沉影响、上覆土压力、土中细颗粒含量、时间等有关。常规设计方法只考虑了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