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创办了20多年的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其间经历了由最初对轻度智障儿童实施特殊教育逐步过渡到为中度智障儿童提供特殊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2001年底,我校作为教学实验学校加入了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香港大学言语与听觉科学系、香港保良局余李慕芬纪念学校合作的《弱智教育语文校本课程编制与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实验,此项研究与实验的成果——《语文教育套件》现在已经投入使用阶段。该语文教育套件以人为本,以智障学生的生存需要和融入社会为课程之本,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尝试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结构弹性化,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了联系与整合,试图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需要解决的生存问题,为他们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帮助。
一、生活化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一大主调。当今智障教育教学在内容上更强调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实践,强调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和难易适中。帮助智障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是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目的上我们应着重培养智障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为达到《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中“生活适应”的要求,在《语文教育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我从与智力障碍儿童有最直接关系的内容入手,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重注教育训练,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例如《打电话》(主题为“做个好市民”下的课题“以礼待人”中的一个小单元)一课,在学生已学习礼貌用语的基础上,教学生学说句子结构为“谓宾”的句式,学会打电话,并要求学生在通电话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这样,在手、耳、口不断地参与活动的训练中,学生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还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生活中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弹性化的教材结构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单元综合课是指某一单元新授环节(即连续一组课文的教学)结束之后,指导学生对该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综合训练,以巩固知识、综合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智能与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我按照班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认识接受能力和保持记忆的最佳时限,以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单位组织教学,也就是说为学生进行综合教学,将单元知识、技能与本阶段经历的其他相关学科和活动的学习经验综合在一起,对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在新情境中的综合运用机会。学生在单元综合课教学中,好比是爬坡后,找到一块平地进行放松,愉快地回味爬坡的体验,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情景、言语、交往再现,并且得到老师及时的评价和矫正。例如在讲解完《常见水果》(主题为“常用物品”下的课题“我的物品”中的一个小单元)后进行的单元综合课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摸水果、观察水果、品尝水果、制作水果拼盘等环节,灵活运用操作、讨论、发现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中,既从多方面感受了教材,接受了信息,又补偿了感知和动作缺陷,发展了观察、语言表达、小组协同合作等能力,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还得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三、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整合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在《语文教育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社会道德教育、学科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穿插一些常识、数学、美术、音乐、劳动技能等学科知识。这样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目的。教师以语文学科为主线,把相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处理好多种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知识。例如我在《常见水果》的单元综合课教学中,安排百宝箱中摸水果、观察水果、品尝水果等活动,穿插常识、美术教学,如游戏《摘果子》有数学中的点数和口算,制作水果拼盘是劳动技能展示,等等。
在使用语文教育套件的过程中,我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将实施的主题和内容,应用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能力建构课程体系中,以此发展自己的校本课程。
2.确定单元综合课教学目标时,应以随题目出现分步认定目标为主,多采取先进行训练再认定目标、总结规律的方法。
3.在安排其他学科内容的过程中,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促进和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3]何金娣.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4]肖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5]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
2001年底,我校作为教学实验学校加入了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香港大学言语与听觉科学系、香港保良局余李慕芬纪念学校合作的《弱智教育语文校本课程编制与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实验,此项研究与实验的成果——《语文教育套件》现在已经投入使用阶段。该语文教育套件以人为本,以智障学生的生存需要和融入社会为课程之本,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尝试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结构弹性化,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了联系与整合,试图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需要解决的生存问题,为他们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帮助。
一、生活化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一大主调。当今智障教育教学在内容上更强调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实践,强调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和难易适中。帮助智障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是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目的上我们应着重培养智障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活,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为达到《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中“生活适应”的要求,在《语文教育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我从与智力障碍儿童有最直接关系的内容入手,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重注教育训练,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例如《打电话》(主题为“做个好市民”下的课题“以礼待人”中的一个小单元)一课,在学生已学习礼貌用语的基础上,教学生学说句子结构为“谓宾”的句式,学会打电话,并要求学生在通电话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这样,在手、耳、口不断地参与活动的训练中,学生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还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生活中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弹性化的教材结构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单元综合课是指某一单元新授环节(即连续一组课文的教学)结束之后,指导学生对该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综合训练,以巩固知识、综合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智能与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我按照班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认识接受能力和保持记忆的最佳时限,以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单位组织教学,也就是说为学生进行综合教学,将单元知识、技能与本阶段经历的其他相关学科和活动的学习经验综合在一起,对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在新情境中的综合运用机会。学生在单元综合课教学中,好比是爬坡后,找到一块平地进行放松,愉快地回味爬坡的体验,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情景、言语、交往再现,并且得到老师及时的评价和矫正。例如在讲解完《常见水果》(主题为“常用物品”下的课题“我的物品”中的一个小单元)后进行的单元综合课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摸水果、观察水果、品尝水果、制作水果拼盘等环节,灵活运用操作、讨论、发现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中,既从多方面感受了教材,接受了信息,又补偿了感知和动作缺陷,发展了观察、语言表达、小组协同合作等能力,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还得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三、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整合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在《语文教育套件》的使用过程中,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社会道德教育、学科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穿插一些常识、数学、美术、音乐、劳动技能等学科知识。这样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目的。教师以语文学科为主线,把相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处理好多种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知识。例如我在《常见水果》的单元综合课教学中,安排百宝箱中摸水果、观察水果、品尝水果等活动,穿插常识、美术教学,如游戏《摘果子》有数学中的点数和口算,制作水果拼盘是劳动技能展示,等等。
在使用语文教育套件的过程中,我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将实施的主题和内容,应用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能力建构课程体系中,以此发展自己的校本课程。
2.确定单元综合课教学目标时,应以随题目出现分步认定目标为主,多采取先进行训练再认定目标、总结规律的方法。
3.在安排其他学科内容的过程中,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促进和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3]何金娣.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4]肖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5]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