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呵护,还是剥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一位教师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时,通过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形成网络,教学按照预设顺利地进行。在提高练习阶段,安排了这样一道题: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发现周长增加了4分米。原来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问题提出后,学生默默地审题思考着,时间过了近二十秒,只有少数学生慢慢举起了手。此时教师显然不满意,于是提醒学生:“看到这道题,你的脑海中应该出现什么画面?”指名学生回答,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如下:
  教师随即提问:“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圆周长的一半)
  “在长方形中有几条长?”(两条)
  “那两条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为什么周长会多出来呢?多出来的其实就是什么?”(两条半径的长度)
  在教师的“启发”下,举手的学生逐渐多了,教师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反思:
  这是一道与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相关的逆向思维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调用在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已经建立的圆和剪拼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看到这道题,你的脑海中应该出现什么画面?”这一问题及时唤醒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经验。从教师的课堂体态语言中,反映出教师预设有大部分学生应该知道“增加的4分米”就是两个半径的长度。事与愿违,学生的反应令教师失望,教师的一相情愿与学生的思维实际之间的距离上演了上述尴尬的一幕。
  本案例中,教师的“启发”过程,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貌似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可细细品味,总觉得欠缺了什么,似乎教师对学生“呵护”有加而“放手”不足。或者说,这种对学生的“呵护”可能是一种“剥夺”!对学生过分的呵护,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教师而言,当给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时,似乎总是对学生不放心。生怕学生会出错。总习惯越俎代庖,将解题思路与方法和盘托出。在学生审题和思考时,教师往往处在“越位”的位置,总喜欢先给学生作提示或给予过多的暗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教学过程显得很顺畅。殊不知,在这种“顺畅”假象的背后,由于教师“老母鸡式”的呵护,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次探究的权利,失去了经历挫折而获得真实体验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了“等待时间”这一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教师一般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为0.9秒。事实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学生的反应只能是一种本能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进行应付。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①学生的回答变长;②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变少;③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④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挑战或加以改进;⑤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因此,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千万不要为有少数学生能圆满回答而满足,也不能在学生思考之时急于“点拨”,从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和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要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合理安排“等待时间”。本案例中,教师如能让学生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会在不断的碰壁之后调整自己的方法、思路,这种冲突又会激起他们的“反思”,这样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当然,这样的反思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在独立思考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发展和生效,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在学生困惑时,或者刚刚找到一点线索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表面看是节省了时间,可实际上学生没有经过“碰壁”,这样的思维是不完善的,更不可能是深刻的。这也是很多教师经常抱怨的:“现在的孩子真会偷懒,一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就等待老师来讲。”现在看来,学生的这种“惰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能与教师选种长期的精心“呵护”有关。
其他文献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交流,是开展有效数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教师首先要把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数学活动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然而,有些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含糊不清、缺乏深度、单调乏味,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导性语言含糊不清  案例: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在一次公开课选拔赛中,我有幸聆听了其中五位教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现撷取其中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同交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题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知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探究新知,通过对系列问题的解决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认知基础、所要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去优化题组设计,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     一、指导预习时的题组设计要突出引导性    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预习的效果,既取决于预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
<正>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既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机制的有效组成方式。但在新课程标准
"幼儿"的学习生活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个转折期,如何巧妙地化解这一矛盾,让学生在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接受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理念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程的需要。对此,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这一教学案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供同行们商榷。    一、创设情境,开启自主探究的动机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新奇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产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例如,“教学解决重叠问题”时
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的理念应用于地铁运营管理中,可以概括为设备系统节能管理和运营节能管理两部分。一方面,它可以进一步挖掘地铁公司的节能潜力,帮助企业找出无形浪费和容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