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一所小学听了几节公开课,为其中两位教师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而叫好。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但有部分同学稍不留神读错了一个字……
生1:刚才有同学将“体味”读成了“体会”。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呀!这里能用“体会”代替“体味”吗?
生2:我认为能,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
师:你说得不错,但你自己也认为是差不多,说明这两个词还是有一点差别的,是这样吗?
生3:“体味”包含有品尝的意思,作者亲身品尝了奥运会的各种味道,所以用了“体味”。
生4:由于作者亲历了很多次奥运会,他亲身体会了各种情感,所以用了“体味”。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体味”是指仔细、深入地体会。在这里味有不同,中国人在申办奥运的历程中品尝了各种滋味,能说说吗?
生5:品尝了甜味——北京申奥成功的甜蜜。
生6:品尝了苦味——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时的苦涩。
师:北京申奥的历史就是一段中国人品尝各种滋味的奋斗史,所以作者才会深情地说“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一词之差,表达的意思却不同,面对学生朗读中的失误,教师并不是一改了事,而是作出了瞬间判断,从而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师生展开新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教学《穷人》(人教版)一文,当在教学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心理矛盾这一段时,有一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课文主要是写桑娜乐于助人的品质,然而这里却具体写了她救孩子后的矛盾心理,这对刻画桑娜善良的形象有没有影响呢?”(这一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唐突,却有研读探讨的价值,解决好了将会促进学生对桑娜美好品质的深层次认识。于是,这位老师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不知其他同学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然后再交流看法,好吗?
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最终形成统一认识:此种矛盾心理符合桑娜当时的处境,是可信的,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尽管担心害怕,但她还是做出宁可挨揍也要抚养孤儿的决定,更显其心灵的善良。因此此种矛盾心理的描写不仅不会减弱、损坏桑娜的善良形象,反而更增添了她美好品质的光辉,使桑娜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具体可感。
在这里,由于教师抓住这一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此种动态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生成了新的教学过程,使课堂再现勃勃生机。
思考:
1.善待错误资源,让教学“妙”起来
由于受到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时机将学生的错误资源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错误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水平,同时有些错误也是课前难以预料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不成熟是很正常的,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错误或不成熟不应进行简单否定,而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与“预设”方案进行融合,赋予它特有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作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类似情况肯定还会发生,但只要我们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那么,对于课堂中的“意外”,我们就会从害怕变为期待。
2.尊重学生体验,让课堂“活”起来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要求。那种摒弃学生个性的自主体验,不能让学生心灵悸动、诗意飞扬的语文课,肯定是苍白干瘪、索然寡味的。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在两则案例中都有体现)。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们的不同的见解?这两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才能呈现出绿色的活力”。其实在课堂当中像这样的尴尬场面经常会碰到,如果老师不留意这些细节,不注重培养孩子提出独特见解的意识,而是严加训斥,或草草应付,都有可能使一朵“创新的鲜花”夭折。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挑战”巧妙地、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案便在辩论中产生,预设与课堂生成也达到了最佳点。每一个课堂细节,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的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这些只有当学生的心灵被激活、感情被催化,并通过学生个体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会、欣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学生在体验文本和自我体验的实践中,调动了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激活了思维,获得了对作者文本最深刻的领悟。
3.关注课堂生成,让教学“动”起来
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随时都会充盈其中,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瞬间判断。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意外,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将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调整、组织教学,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让课堂教学达到真正的互动,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他特有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对同一篇课文,对同一个句子,甚至同一个词语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课堂上就绝不仅仅只有一种声音,学生需要交流,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得到了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就会产生一些生成性的见解。学生偶尔的灵光一闪,不经意的失误,大胆的质疑问难,甚至截然不同的说法,都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关键是如何去善待这些资源,去引领这些资源,去展开这些资源,赋予它们灵性的翅膀,使其在语文课堂上展翅翱翔。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但有部分同学稍不留神读错了一个字……
生1:刚才有同学将“体味”读成了“体会”。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呀!这里能用“体会”代替“体味”吗?
生2:我认为能,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
师:你说得不错,但你自己也认为是差不多,说明这两个词还是有一点差别的,是这样吗?
生3:“体味”包含有品尝的意思,作者亲身品尝了奥运会的各种味道,所以用了“体味”。
生4:由于作者亲历了很多次奥运会,他亲身体会了各种情感,所以用了“体味”。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体味”是指仔细、深入地体会。在这里味有不同,中国人在申办奥运的历程中品尝了各种滋味,能说说吗?
生5:品尝了甜味——北京申奥成功的甜蜜。
生6:品尝了苦味——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时的苦涩。
师:北京申奥的历史就是一段中国人品尝各种滋味的奋斗史,所以作者才会深情地说“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一词之差,表达的意思却不同,面对学生朗读中的失误,教师并不是一改了事,而是作出了瞬间判断,从而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师生展开新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教学《穷人》(人教版)一文,当在教学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心理矛盾这一段时,有一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课文主要是写桑娜乐于助人的品质,然而这里却具体写了她救孩子后的矛盾心理,这对刻画桑娜善良的形象有没有影响呢?”(这一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唐突,却有研读探讨的价值,解决好了将会促进学生对桑娜美好品质的深层次认识。于是,这位老师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不知其他同学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然后再交流看法,好吗?
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最终形成统一认识:此种矛盾心理符合桑娜当时的处境,是可信的,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尽管担心害怕,但她还是做出宁可挨揍也要抚养孤儿的决定,更显其心灵的善良。因此此种矛盾心理的描写不仅不会减弱、损坏桑娜的善良形象,反而更增添了她美好品质的光辉,使桑娜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具体可感。
在这里,由于教师抓住这一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此种动态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生成了新的教学过程,使课堂再现勃勃生机。
思考:
1.善待错误资源,让教学“妙”起来
由于受到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时机将学生的错误资源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错误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水平,同时有些错误也是课前难以预料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不成熟是很正常的,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错误或不成熟不应进行简单否定,而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与“预设”方案进行融合,赋予它特有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作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类似情况肯定还会发生,但只要我们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那么,对于课堂中的“意外”,我们就会从害怕变为期待。
2.尊重学生体验,让课堂“活”起来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要求。那种摒弃学生个性的自主体验,不能让学生心灵悸动、诗意飞扬的语文课,肯定是苍白干瘪、索然寡味的。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在两则案例中都有体现)。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们的不同的见解?这两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才能呈现出绿色的活力”。其实在课堂当中像这样的尴尬场面经常会碰到,如果老师不留意这些细节,不注重培养孩子提出独特见解的意识,而是严加训斥,或草草应付,都有可能使一朵“创新的鲜花”夭折。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挑战”巧妙地、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案便在辩论中产生,预设与课堂生成也达到了最佳点。每一个课堂细节,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的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这些只有当学生的心灵被激活、感情被催化,并通过学生个体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会、欣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学生在体验文本和自我体验的实践中,调动了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激活了思维,获得了对作者文本最深刻的领悟。
3.关注课堂生成,让教学“动”起来
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随时都会充盈其中,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瞬间判断。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意外,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将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调整、组织教学,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让课堂教学达到真正的互动,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他特有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对同一篇课文,对同一个句子,甚至同一个词语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课堂上就绝不仅仅只有一种声音,学生需要交流,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得到了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就会产生一些生成性的见解。学生偶尔的灵光一闪,不经意的失误,大胆的质疑问难,甚至截然不同的说法,都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关键是如何去善待这些资源,去引领这些资源,去展开这些资源,赋予它们灵性的翅膀,使其在语文课堂上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