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对话式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对话。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正在逐步走向对话。但是,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误区。为此,要在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对话教学中,创设宽松情境,多元对话;精心设计问题,推动对话;调控课堂氛围,有序对话;构建情感课堂,深化对话。
  【关键词】品德课;对话教学;课堂对话
  一、对话式教学的背景
  “对话式教学”是西方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提出的教学主张。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是其重要思想资源。马丁·布伯认为: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寻找一种可能的方式去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化知识转化为个人意义的主观知识,在知识间建起转化的桥梁,发展处于关系中主体个人的对话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对世界整体的认识中,在关系中找寻到个人的意义。此外,建构主义认为,“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方式。对话不仅指师生对话,而且包括生生对话、学习者与文本(前人)的对话以及与自我的对话。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双方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和肯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以下简称小学品德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主导及权威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性。近年来,随着小学品德课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话式教学以民主、开放、和谐、互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教师的认可。对话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对话式教学令师生关系更加人性化,是学生思想品德、合作精神、个性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学生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对话就是教育本身。
  然而,由于课程改革还未深入,新课程理念还未在广大教师心中扎根,对话式教学在现实中还没有很好体现其真正价值。为此,有必要对小学品德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二、小学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误区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运用“对话式教学”。小学品德课教学,围绕着一个个活动主题展开,对话贯穿活动始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品德课对话式教学仍然存在认识或行动方面的误区。具体表现为:
  第一,师生对话不够。课堂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小学品德课对话式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行动。由于目前大部分小学班级学生数量过大,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对话,往往忽视了与全体学生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充当对话主角的是少数善于思考的学生,多数学生是听众,成了对话的旁观者。
  第二,教师单向对话。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问题由教师预设,内容由教师掌握,结果由教师控制,对话的方式也大多采用我问你答,师与生之间一一对应的单向交流,没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整堂课成为教师一厢情愿单方面的对话,课堂上教师把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一一甩出来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出来了,认为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三,课堂学生对话失序。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传递”转变为“支援”,教师作为一个协助者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一些教师在开展对话教学时,没有扮演好自己作为协助者的角色,把权利完全地交给学生,任其发展,导致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性过大,学生更多的是讨论与课堂学习无关的问题,造成了课堂混乱,教学无法正常的进行。
  第四,对话中缺少情感。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在情感的沟通中引导学生问题意识走向深入,师生间通过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从而重新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受传统观念和文化影响,一些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师生之间不是建立在一种互相吸引、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话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问与答,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三、小学品德课对话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宽松情境,多元对话
  对话是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创设宽松和谐的交往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多元对话。这就需要在师生交往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对于学生数量过大的班级,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多元对话,真正丰富课堂,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问题,推动对话
  “问题”与“对话”是新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大的两个词语,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对话教学效果。走向对话的小学品德课教学,期待教师的“主问题”与学生“提问题”的合作、对撞、创新、生成。对话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主问题”设计再科学、再合理,没有学生问题意识的参与,也难有教学效果;教师“主问题”再精彩、再诱人,没有学生“探究问题”的合作,思维火花的对撞,对话教学也难以实施。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首先应该针对自己学生总体水平,学生回答问题时会存在的状况以及教学目的、难点、重点来设计。在问题中生成的对话内容要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比如,我在“爱我的家人”内容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感受家人是如何呵护、关爱自己的,然后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爱,讨论如何做。然后,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你想对家人说什么贴心话?你想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开心?爸爸、妈妈误会了你,你怎么做?针对这三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   (三)调控课堂气氛,有序对话
  关于课堂学生过分自主性,对话失序、无序的问题,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适时利用自己权威的角色,有张有弛地给予学生指导。虽然师生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建立一种权威,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以便对话能够顺利完成。面对课堂对话失序、无序,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思考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态变化,从观察学生的面容、神态、以窥视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在一定情境下想做什么、做什么、遇到了什么疑难和障碍,然后采取有效的方式随即给予指导和帮助,将其心态恢复到优化的状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堂就会变得有秩序。总之,对话与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教师创造性地调节对话学习的节奏和步骤,就能够实现有序的对话。
  (四)构建情感课堂,深化对话
  小学品德课学习是师生之间永恒的心灵对话。高效的课堂应该要学生想学、爱学、乐学,这需要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投入情感,尽力使学生在积极愉快中形成与课堂内容相应的对话。教师应以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感情,构建情感的课堂;鼓励学生心灵自由地飞翔,在教师、学生、活动之间展开平等对话,深化对话的课堂。根据对话式教育理论,首先,师生之间应当敞开心扉,相互倾听,在相互接纳和相互作用中,学生获得了支持和鼓励,既能理解他人,也能理解自己,与教师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其次,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教师也要常常反省自己,对自己做全面的审视,并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滋润自己。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投以情感化的语言,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为课堂奠定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参考文献:
  [1]俞静峰.走向对话的思想政治教学[J].洛阳大学学报,2005(0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03).
  [4]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王爱虹,杨明丽.教师有效开展课堂对话式教学之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6]黄忠敬.弗莱雷与他的对话式教育[J].上海教育(半月刊),2004(04).
  [7]尤焕婷.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行为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1).
其他文献
【摘 要】番禺区推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研学后教”的数学课堂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思想,改变学生的顺从式、接受式的地位,把课本转变成学本,把教师讲堂转变成学生讲坛。然而,“研学后教”课堂要具有实效性,必须奏好激趣、研学、后教、优练四部曲。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对象,概括起来就是数和形两个方面,“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结合,既是数学的重要思想,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课堂教学案例,详细阐释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课堂教学;应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是数学的一种指
【摘 要】教师要将绘本广泛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英语绘本的定义;二、英语绘本的特点;三、英语绘本的创作方法;四、英语绘本的实践;五、英语绘本课外活动的开展;六、英语绘本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英语绘本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符合学生语言的年龄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既需要积累大量的词汇、词组和句法,还要注意英汉差异,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法。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汉差异;训练方法;合作学习  现行广州版英语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教師要正确把握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要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误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它具有以下的教学功能特点:两重整合(以计算机技
【摘 要】开展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是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学校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时,因缺乏可持续性和针对性等问题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参与式培训模式引入到流动儿童家长教育中,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变“输血”为“造血”,体现了其特有的优越性。学校通过“三式”与“一评”,更能提升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参与式培训;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教育实效  随
【摘 要】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存在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形式生硬、教育合力不强等问题,降低了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为此,必须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对策,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深化公民道德实践体验,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保障小学公民教育活动顺利且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积件式网络平台辅助英语教学优势,以“基于积件式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小学生英语短剧创编能力”为例,总结出优化组合网络资源、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精品课例研究几个具体策略,最终实现有效英语教学,提高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积件思想;组合平台;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积件式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积件思想设计的教学资源生成与应用的平台。1996年我国著名学者黎加厚在《从课件到
【摘 要】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性格差异大,天生好奇、好想象,注意力不能持久,易分散。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情境;体验;氛围;评价  一、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针对这样的特点,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趣味性的故
【摘 要】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和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也对观察物体这类型的单元教学不够重视。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根据“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新编排了“观察物体”,刚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文章以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的一课的教学为例,指出教师应有效地组织教学,开启学生空间思维的大门,使学生通过亲历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之间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