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实现“减负增效”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某些教师摆脱了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却形式地追求“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总结.
  1. 淡化教学形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标颁布之后,很多教师由于过分追求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甚至只是走走过场,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 部分教师误解了新课标的要求,认为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创设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故教师在教学时片面地追求形式,课堂引入拖沓繁琐,甚至与本节知识毫不相关;课堂教学中无论问题难易,是否有学生讨论的必要,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且讨论不注重引导学生,常常出现失控的状况,导致场面热闹非凡,却没有时效,教学效率更难保证;还有的老师片面理解新课标中的多媒体教学,认为无论什么内容,都需要多媒体展示教学,殊不知浪费了资源,教学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所以,教师教学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要切实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比如初中数学中许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有很好的生活背景,像“多边形、概率”等,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索,完成教学任务. 还有些内容,如“代数式、运算法则”等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开门见山,直达问题的核心,避免了过分援引生活知识,节约了时间资源.
  2. 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的范围很广,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搭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是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前提,实现师生互相尊重、合作交流是完成有效教学的保证.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内角之和”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 - 2)个三角形,然后求出的内角和为(n -2)·180°,然而却有一名學生突发奇想,从任意边上的任意一点A出发连接其他顶点,作出(n - 1)个三角形,得出(n - 1)·180°后,再减去A点衍生出来的180°,结果仍然是多边形内角和为(n - 2)·180°. 教师通过与该生积极平等的对话,学生讲出了这一思路,教师的行为使得这名学生受到了鼓舞,同时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热情.
  3. 学生积极参与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搭建学生参与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思考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比如在进行“概率的意义”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大家一致认为两个随机事件发生概率各为.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教师统计各组测得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根据结果进行交流.
  由于实验次数较少,可能得到的“正面朝上”发生率与猜想的实践概率有出入.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不同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实验次数越多,实验值越能反应计算值.
  这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成学生动手去操作,去探究,在体验中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
  4. 适度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主导学生的学习,更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过程、方法、态度进行适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适时适度、多角度、多元性地评价学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要发挥评价的效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比如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评价时可指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到位,切忌空头表扬. 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如何,都会找出理由对学生大肆表扬一番,这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甚至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评价应该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以鼓励为主.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作出正确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而非滥用表扬评价;对那些有错误却是经积极思考或是蕴含创新的想法,教师要在给予鼓励的同时,再指出不足,并帮助完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总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搭建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如此,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提高,“减负增效”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有了创新这种素质,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而,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以及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学生
【摘要】 国际数学教育界关于基础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并不只是要进行‘现代数学的教学’,而是要进行‘数学的现代教学’,要把基础数学教育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并使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和语言.”这充分体现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 而转换和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主梁”思想和精髓,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化归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数学思想方法对教学为什么如此重要,而化归又是什么?
本文考察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在苏联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顾了中国人为了认清个人崇拜的危害所走过的艰辛旅程,分析了个人崇拜在苏联泛滥成灾的深刻原因。本文认为,沙俄时代的封建专制传统、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对好皇帝的感恩戴德是滋生个人崇拜的温床,为应付十月革命后险恶的环境所采取的高度集权的形式在环境变更以后仍长期因袭不改而导致的个人专权是个人崇拜产生的客观条件,加之斯大林个人品质方面的严重缺陷——粗暴专横和权力欲,于是水到渠成,斯大林由人变成了“神”,国家的人民的以及斯大林个人的悲剧便不可避免
【摘要】针对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在工程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所进行的探索,即以加强数学软件培养为手段,将数学知识、数学应用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数学;数学教改;数学软件  一、前 言  当今,新升本科院校中许多课程,根据新形势和新需要,推出富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措施,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很多数学工作者对作为基础
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而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吸引性、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场景. 这样的问题场景应以问题为载体,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预习
在简易逻辑一节中,集合的影子总是若隐若现,它们之间有一种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关系.事实上,集合在简易逻辑中确实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简易逻辑中的有关问题若用相关
近代日本是亚洲唯一步入独立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国家。除去1868年明治维新的推动及当时的国际环境等因素之外,更深层的历史动因则蕴于其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构造之中。十二世纪出现的以庄园制经济为主体的日本封建已脱离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范畴,这一类似西欧社会的封建形态从总体上制约了日本封建制的发展趋向,如土地归属的相对稳定、地方分权的传统、自耕农和市民阶层的出现以及市场的早期发育等都属于这一发展环节上的产物。本文的目的的在于从宏观上理清这一历史演进的线索,从而明确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发性的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主体观和现代教育的学生主体观不同,后现代主义的高等教育观是生态化的交往实践观,强调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是主体间的共在。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教育通过多元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通过对汤因比文化形态史观中最具特殊意义的史学力法论——文明社会的可比性、直觉分析法、协调多元文明发展的宗教调节器、文明发展与人类心理“原始意象”的平行等四个方面的探索、归纳与评述,揭示其精华与糟粕,并抛出作为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现时代发展应值得思考与借鉴的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尤其是数学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做题,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与当前要提高全體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极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