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发散学生思维、激活生动课堂,鼓励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互助合作、拓展分析与实践研究,由此,引入情境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本文从巧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实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以人为本 教学策略
一、巧设生活情境,激活互动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更是如此。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并在生活中运用。由此,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思考与探索,找寻生活的奥秘。语文学习与生活契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积累写作素材,从生活中积累人、事、物,从不同侧面发现它们的美,并记录下来,奠定写作基础;二是展开生活小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三是广泛拓展研究,以课题研究形式,解决生活问题。
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等美文,描绘了生活中奇妙的景色,作者取材生活景物,由此可以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优美的风景文化圣地,拍摄照片,赋予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在课上展开讨论和交流。课堂上应创设生活美景情境,结合课文阅读教学,教师传授写景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发散思维
问题情境是各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问题是激活课堂活动的关键因素。新课改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科学组织与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契合教学内容。巧妙提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承上启下,二是引发矛盾思维,三是促使产生共鸣,四是鼓励思考拓展。在教学环节的不同阶段应巧设不同的问题,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形式,如递进式、并列式、循环式等,鼓励学生思考与探索。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讲述了大自然通过它的智慧传递了一些知识和道理,如北极星指示方向、砧状云的雷雨预兆、石灰石记录地质变化等。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示蚂蚁搬家、白云飘的高高、小蝌蚪游动、大雁南飞、树的年轮、喜马拉雅山中鱼、海藻的化石等,结合这些大自然的常见景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景象,大自然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并结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三、巧设故事情境,强化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能够挑拨他们神经的关键因素,故事中的各色人物性格及多变的情节,能够让学生聚精会神地继续了解。结合故事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入故事情境元素,打造生动的趣味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故事情境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形式展开,也可以通过教师借助模型讲解,如特色的皮影戏。或者在经过课前准备后,由学生展开故事角色扮演,以学生的自我演绎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语文内涵与故事发展。
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狼与小羊》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巧设故事情境,由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展示图片,由教师或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讲述故事,鼓励学生表达和思考。如对于《成语故事》这篇文章的学习,除了课文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成语故事的学习外,还可以收集很多不同的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瓜田李下等。通过不同的故事,教会学生道理,增长语文基础知识。
四、巧设实践情境,促进实践探究
实践情境是通过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验证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反思与理解,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和拓展分析,建构完善的知识架构。巧设实践情境,有实验演示、课题研究、动态模拟等,通过再现课文内容或者是选取验证性、探索性角度,分析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侧面,以实践探究和分析的策略,巧设情境,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强化思维能力与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非常多描写自然的美和智慧,而现阶段学生身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现象时常发生。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以“关爱自然”为主题,展开课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自然的应对策略和方案,并广泛阅读和写作,针对现阶段现状、问题、原因与对策,拓展研究,写出“关爱自然”的宣传文章,以海报的形式展示在文化长廊中,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自然和地球。
五、结语
教学情境创设是通过多媒体、实物、实验、图片或其他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不同的情境,需要契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基础,选取合理的情境主题,创设科学的情境,以妙趣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琴.穷理思辨浸心体验——探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5(9).
[2]胡小燕.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J].速读(上旬),2015(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以人为本 教学策略
一、巧设生活情境,激活互动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更是如此。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并在生活中运用。由此,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思考与探索,找寻生活的奥秘。语文学习与生活契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积累写作素材,从生活中积累人、事、物,从不同侧面发现它们的美,并记录下来,奠定写作基础;二是展开生活小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三是广泛拓展研究,以课题研究形式,解决生活问题。
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等美文,描绘了生活中奇妙的景色,作者取材生活景物,由此可以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优美的风景文化圣地,拍摄照片,赋予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在课上展开讨论和交流。课堂上应创设生活美景情境,结合课文阅读教学,教师传授写景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发散思维
问题情境是各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问题是激活课堂活动的关键因素。新课改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科学组织与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契合教学内容。巧妙提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承上启下,二是引发矛盾思维,三是促使产生共鸣,四是鼓励思考拓展。在教学环节的不同阶段应巧设不同的问题,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形式,如递进式、并列式、循环式等,鼓励学生思考与探索。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讲述了大自然通过它的智慧传递了一些知识和道理,如北极星指示方向、砧状云的雷雨预兆、石灰石记录地质变化等。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示蚂蚁搬家、白云飘的高高、小蝌蚪游动、大雁南飞、树的年轮、喜马拉雅山中鱼、海藻的化石等,结合这些大自然的常见景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景象,大自然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并结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三、巧设故事情境,强化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能够挑拨他们神经的关键因素,故事中的各色人物性格及多变的情节,能够让学生聚精会神地继续了解。结合故事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入故事情境元素,打造生动的趣味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故事情境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形式展开,也可以通过教师借助模型讲解,如特色的皮影戏。或者在经过课前准备后,由学生展开故事角色扮演,以学生的自我演绎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语文内涵与故事发展。
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狼与小羊》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巧设故事情境,由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展示图片,由教师或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讲述故事,鼓励学生表达和思考。如对于《成语故事》这篇文章的学习,除了课文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成语故事的学习外,还可以收集很多不同的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瓜田李下等。通过不同的故事,教会学生道理,增长语文基础知识。
四、巧设实践情境,促进实践探究
实践情境是通过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验证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反思与理解,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和拓展分析,建构完善的知识架构。巧设实践情境,有实验演示、课题研究、动态模拟等,通过再现课文内容或者是选取验证性、探索性角度,分析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侧面,以实践探究和分析的策略,巧设情境,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强化思维能力与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非常多描写自然的美和智慧,而现阶段学生身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现象时常发生。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以“关爱自然”为主题,展开课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自然的应对策略和方案,并广泛阅读和写作,针对现阶段现状、问题、原因与对策,拓展研究,写出“关爱自然”的宣传文章,以海报的形式展示在文化长廊中,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自然和地球。
五、结语
教学情境创设是通过多媒体、实物、实验、图片或其他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不同的情境,需要契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基础,选取合理的情境主题,创设科学的情境,以妙趣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琴.穷理思辨浸心体验——探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5(9).
[2]胡小燕.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J].速读(上旬),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