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课堂的即时生成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吸收出现偏差,难免会有理解或解题上的错误出现。作为教师,要珍惜这朵“意外之花”,因为学生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思考,积极调动思维,备战错误,对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并深化,从而将错误纠正过来,将它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不断寻求新方法的过程中,逐步攀登知识的高峰。
一、化弊为利,强化思维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种预设,而是师生共同努力下的一种生成。在实际教学中,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除了正确的声音外,不时会出现错误生成。教师应认识到,无论对错,只要是有利于实际教学的都是优秀的生成,这才能推进师生的共同参与、相互交流。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要灵活地化弊为利,以此作为重难点的探究起点,给学生提供探讨的空间,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讨论,在错误中挖掘知识的关键点,更深入地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学会分析、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错误生成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工具来画一个圆,并让两个学生拿着道具上黑板演示,结果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却没有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面对这个意外,教师可以顺势导入对圆的探究:“画不好没有关系,但咱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有的学生指出圆规的一个脚没固定住总是滑动,有的学生指出该生在画圆时圆规的两脚距离在用力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对学生的看法表示了肯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下子,学生的征服欲望被点燃了,很快讨论总结出了画圆方法:圆规的一个脚必须稳稳地固定住,两脚之间的距离在画圆时不能改变,还要完整地画完一圈。我再根据学生的表述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点固定、距离不变、一圈。学生在这些生活用语中获取了新知识,学会了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顺利得出对“圆心、半径、圆”的概念,深入理解了圆的内涵。正是那一个小小的错误生成,成全了整节课的有声有色。
二、自主纠正,深化理解
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修复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好很多。在课堂的错误生成中,教师要改变“你应该这样”的思想,而要鼓励学生“你再想想”,肯定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原因,进行自我改正或集体改正,让学生再次调动思维去分析、判断、验算,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自主纠正的过程中,能不断探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再创造,从而掌握自主,获得自我检验的方法,提升判断、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有关“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定义后,我让学生判断几个比是否是最简单的整数比:2.4∶8、15∶3、6∶9.2、7∶8。在提问中,学生说出了这样的答案:“我认为2.4∶8与6∶9.2不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有一项是小数,而15∶3和7∶8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前后项都为整数。”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不错,你这是利用了简单整数比中各项都为整数这个标准来判断的。但是,最简单整数比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将定义与练习作对比,马上意识到忽略了前后项互质这个标准,并对题做出了重新的判断:15∶3也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因为这两项不是互质数。我又转而询问学生他这样的回答是否正确,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判断中又一次深入地理解了数学概念,总结出了最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标准:整数、互质数。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启发学生自主对答案进行再分析、再判断,逐步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将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入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灵活了学生的运用。
三、积累错误,永恒自勉
教师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往往自己承担了学生的错误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反复强调:“大家记住这一点,这是在错题时经常被忽略的一点,这样的题特别容易做错。”希望通过自己反复的强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但是效果却甚微。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积累,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我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主动积极地加强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真正将错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激励学生将错误化为加深理解的动力,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第二次。
比如在对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总结时,面对“平移距离”这个易错点时,我让学生再次观察:小金鱼向左平移了几个格?却发现学生的回答仍然不一致,于是我再次借助了小金鱼的道具:“这是我们上次做的这个题,今天再次让小金鱼来帮忙。”于是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进行再次试验。在学生的来回移动中,有好多学生知道了是4格。我顺势加深学生的探究:“那么我们所说的7格是怎么回事,究竟错在了那里?”学生纷纷借助小金鱼开始寻找错因:原来这7格是小金鱼原来的鱼尾和现在的鱼头之间的距离。小金鱼道具的这次借助不再是帮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亡羊补牢”,真正挖掘出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对“对应点”概念理解的不透彻之处,加强学生对错误的防范。可见,错误积累不是死记硬背,最终靠的还是学生的深入理解,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达到让学生自勉的效果。
正确的见解,独特的思路,精彩的思路,这是优秀课堂的理想状态。然而“错误”的小花却时时开放在真实的课堂之上,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错因、弄清道理、吸取教训、不断攀升。只要我们能够巧妙地将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让学生回归正轨,就能够让学生重拾自信,让看似错误的花朵也格外芬芳。
一、化弊为利,强化思维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种预设,而是师生共同努力下的一种生成。在实际教学中,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除了正确的声音外,不时会出现错误生成。教师应认识到,无论对错,只要是有利于实际教学的都是优秀的生成,这才能推进师生的共同参与、相互交流。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要灵活地化弊为利,以此作为重难点的探究起点,给学生提供探讨的空间,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讨论,在错误中挖掘知识的关键点,更深入地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学会分析、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错误生成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工具来画一个圆,并让两个学生拿着道具上黑板演示,结果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却没有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面对这个意外,教师可以顺势导入对圆的探究:“画不好没有关系,但咱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有的学生指出圆规的一个脚没固定住总是滑动,有的学生指出该生在画圆时圆规的两脚距离在用力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对学生的看法表示了肯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下子,学生的征服欲望被点燃了,很快讨论总结出了画圆方法:圆规的一个脚必须稳稳地固定住,两脚之间的距离在画圆时不能改变,还要完整地画完一圈。我再根据学生的表述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点固定、距离不变、一圈。学生在这些生活用语中获取了新知识,学会了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顺利得出对“圆心、半径、圆”的概念,深入理解了圆的内涵。正是那一个小小的错误生成,成全了整节课的有声有色。
二、自主纠正,深化理解
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修复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好很多。在课堂的错误生成中,教师要改变“你应该这样”的思想,而要鼓励学生“你再想想”,肯定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原因,进行自我改正或集体改正,让学生再次调动思维去分析、判断、验算,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自主纠正的过程中,能不断探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再创造,从而掌握自主,获得自我检验的方法,提升判断、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有关“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定义后,我让学生判断几个比是否是最简单的整数比:2.4∶8、15∶3、6∶9.2、7∶8。在提问中,学生说出了这样的答案:“我认为2.4∶8与6∶9.2不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有一项是小数,而15∶3和7∶8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前后项都为整数。”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不错,你这是利用了简单整数比中各项都为整数这个标准来判断的。但是,最简单整数比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将定义与练习作对比,马上意识到忽略了前后项互质这个标准,并对题做出了重新的判断:15∶3也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因为这两项不是互质数。我又转而询问学生他这样的回答是否正确,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判断中又一次深入地理解了数学概念,总结出了最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标准:整数、互质数。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启发学生自主对答案进行再分析、再判断,逐步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将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入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灵活了学生的运用。
三、积累错误,永恒自勉
教师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往往自己承担了学生的错误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反复强调:“大家记住这一点,这是在错题时经常被忽略的一点,这样的题特别容易做错。”希望通过自己反复的强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但是效果却甚微。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积累,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我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主动积极地加强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真正将错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激励学生将错误化为加深理解的动力,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第二次。
比如在对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总结时,面对“平移距离”这个易错点时,我让学生再次观察:小金鱼向左平移了几个格?却发现学生的回答仍然不一致,于是我再次借助了小金鱼的道具:“这是我们上次做的这个题,今天再次让小金鱼来帮忙。”于是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进行再次试验。在学生的来回移动中,有好多学生知道了是4格。我顺势加深学生的探究:“那么我们所说的7格是怎么回事,究竟错在了那里?”学生纷纷借助小金鱼开始寻找错因:原来这7格是小金鱼原来的鱼尾和现在的鱼头之间的距离。小金鱼道具的这次借助不再是帮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亡羊补牢”,真正挖掘出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对“对应点”概念理解的不透彻之处,加强学生对错误的防范。可见,错误积累不是死记硬背,最终靠的还是学生的深入理解,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达到让学生自勉的效果。
正确的见解,独特的思路,精彩的思路,这是优秀课堂的理想状态。然而“错误”的小花却时时开放在真实的课堂之上,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错因、弄清道理、吸取教训、不断攀升。只要我们能够巧妙地将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让学生回归正轨,就能够让学生重拾自信,让看似错误的花朵也格外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