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变得美丽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课堂的即时生成中,随时都有“意外”生成,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吸收出现偏差,难免会有理解或解题上的错误出现。作为教师,要珍惜这朵“意外之花”,因为学生的错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思考,积极调动思维,备战错误,对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并深化,从而将错误纠正过来,将它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不断寻求新方法的过程中,逐步攀登知识的高峰。
  一、化弊为利,强化思维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种预设,而是师生共同努力下的一种生成。在实际教学中,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除了正确的声音外,不时会出现错误生成。教师应认识到,无论对错,只要是有利于实际教学的都是优秀的生成,这才能推进师生的共同参与、相互交流。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要灵活地化弊为利,以此作为重难点的探究起点,给学生提供探讨的空间,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讨论,在错误中挖掘知识的关键点,更深入地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学会分析、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错误生成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工具来画一个圆,并让两个学生拿着道具上黑板演示,结果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却没有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面对这个意外,教师可以顺势导入对圆的探究:“画不好没有关系,但咱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有的学生指出圆规的一个脚没固定住总是滑动,有的学生指出该生在画圆时圆规的两脚距离在用力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对学生的看法表示了肯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下子,学生的征服欲望被点燃了,很快讨论总结出了画圆方法:圆规的一个脚必须稳稳地固定住,两脚之间的距离在画圆时不能改变,还要完整地画完一圈。我再根据学生的表述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点固定、距离不变、一圈。学生在这些生活用语中获取了新知识,学会了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顺利得出对“圆心、半径、圆”的概念,深入理解了圆的内涵。正是那一个小小的错误生成,成全了整节课的有声有色。
  二、自主纠正,深化理解
  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修复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好很多。在课堂的错误生成中,教师要改变“你应该这样”的思想,而要鼓励学生“你再想想”,肯定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原因,进行自我改正或集体改正,让学生再次调动思维去分析、判断、验算,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自主纠正的过程中,能不断探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再创造,从而掌握自主,获得自我检验的方法,提升判断、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有关“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定义后,我让学生判断几个比是否是最简单的整数比:2.4∶8、15∶3、6∶9.2、7∶8。在提问中,学生说出了这样的答案:“我认为2.4∶8与6∶9.2不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有一项是小数,而15∶3和7∶8是最简单整数比,因为这两个比中前后项都为整数。”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不错,你这是利用了简单整数比中各项都为整数这个标准来判断的。但是,最简单整数比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将定义与练习作对比,马上意识到忽略了前后项互质这个标准,并对题做出了重新的判断:15∶3也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因为这两项不是互质数。我又转而询问学生他这样的回答是否正确,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判断中又一次深入地理解了数学概念,总结出了最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标准:整数、互质数。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启发学生自主对答案进行再分析、再判断,逐步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将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入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灵活了学生的运用。
  三、积累错误,永恒自勉
  教师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往往自己承担了学生的错误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反复强调:“大家记住这一点,这是在错题时经常被忽略的一点,这样的题特别容易做错。”希望通过自己反复的强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但是效果却甚微。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积累,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我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主动积极地加强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真正将错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激励学生将错误化为加深理解的动力,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第二次。
  比如在对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总结时,面对“平移距离”这个易错点时,我让学生再次观察:小金鱼向左平移了几个格?却发现学生的回答仍然不一致,于是我再次借助了小金鱼的道具:“这是我们上次做的这个题,今天再次让小金鱼来帮忙。”于是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进行再次试验。在学生的来回移动中,有好多学生知道了是4格。我顺势加深学生的探究:“那么我们所说的7格是怎么回事,究竟错在了那里?”学生纷纷借助小金鱼开始寻找错因:原来这7格是小金鱼原来的鱼尾和现在的鱼头之间的距离。小金鱼道具的这次借助不再是帮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亡羊补牢”,真正挖掘出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对“对应点”概念理解的不透彻之处,加强学生对错误的防范。可见,错误积累不是死记硬背,最终靠的还是学生的深入理解,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达到让学生自勉的效果。
  正确的见解,独特的思路,精彩的思路,这是优秀课堂的理想状态。然而“错误”的小花却时时开放在真实的课堂之上,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错因、弄清道理、吸取教训、不断攀升。只要我们能够巧妙地将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利用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让学生回归正轨,就能够让学生重拾自信,让看似错误的花朵也格外芬芳。
其他文献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对节奏与音律十分敏感,感知与模仿能力强。英语歌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且节奏明朗欢快、语调升降起伏,对孩子们而言趣味横生。因此,将英语歌谣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与操练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英语感知与识记水平的提高、语音模仿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在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挖掘学生语言学习、模仿、交际方面的潜能。  一、歌谣在哪里  
封面拍攝那天,北京的气温极低,寒风凛冽,所有人到达片场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序逼近年末,所有人都有点懈怠与放松,但赵薇不同。两三天前,她刚刚决定和导演田壮壮一起合作舞台剧《求证》,她身上带着一股子显而易见的兴奋劲儿,仿佛积蓄了很久的力量,恨不得在戏剧的舞台上尽情释放出来。“我渴望看到自己的改变。”她希望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唤醒一些自己底层的东西。在宽敞明亮的摄影棚里,音乐自由流动在偌大的空间,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在朴实的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依托文本,让课堂小练笔成为靓丽风景  每一篇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文本,努力
孩子们怀着对小学的憧憬和好奇,迈着轻松的步子走进了向往的小学校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毫无顾忌,所做即所想;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挑战。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融入课堂,感受美妙的小学语文课堂魅力呢?  教师作为孩子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抓住孩子的心理,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构造快乐轻松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喜欢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教学中,让语文回归于生活,是语文的教学之道。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
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有着新授课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而且能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复习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复习就如同嚼冷饭,难以下咽。那么,如何“烹调”,才能使它焕然一新,“风味”俱佳呢?  烹调1:“盖浇饭”  把新鲜的菜浇在饭上,就如同把旧知识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呈现并巩固一样。《英语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真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十分重视倾听学生的发言与讨论,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察觉学生的烦恼和问题,以便及时给予强化和鼓励、帮助和引导。  现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实现真评价的重要。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将圆平均分成好多等份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改革创新,吸收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剔除其糟粕并致力于高效课堂建设。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精讲多练这个话题问世多时,积累的经验琳琅满目,我对它也情有独钟。本文试从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出发,就建设高效课堂这个主题发表一孔之见。  一、抓住要领少废话,突出主题重启发  精讲不等于片面的少讲,而是说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的话要讲,要讲深讲透,甚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这样承载着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然而,这些说明文行文遣字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猜疑悬念。于是,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说明文,被我们的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就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我们的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抽
朗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一项阅读基本功。然而,无论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朗读都存在问题。于永正老师曾毫不客气地说:“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贾志敏老师也直言:“学了多年母语的学生,依然读起书来一字一顿,拿腔拖调。”针对此种现象,有人写过重视朗读指导的论文,有人发表过提高小学生朗读兴趣的论文,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有效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