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将在广东潮州发现的两种明代戏文抄本和流传于国外的三种明代戏文刻本合刊而成的一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书共汇编戏文五种,实际有七个剧目。汇编剧目顺序为:1.明宣德抄本《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以下简称《金钗记》);2.明嘉靖年间抄本《蔡伯皆》 (1958年在揭阳出土);3.明嘉靖年间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简称《荔镜记》)(附刻《颜臣》)(藏于日本天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4.明万历年间刻本《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简称《荔枝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5.明万历年间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五种戏文,七个剧目,时间跨度涵盖明代早、中、晚期,说明在有明一代,五百年前粤东潮州地区就有繁荣的戏曲演出活动,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戏曲史意义重大。值得重视的是,五种戏文中蕴涵不少音乐信息,它们对研究古代南戏在粤东地区的传播以及潮剧的源流和形成都有重要价值。五种戏文,历史久远,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限于篇幅,对书中所有的剧目不能面面俱到,仅从《金钗记》戏文的音乐部分加深认识。
一、对《金钗记》曲牌的认识
《金钗记》1975年出土于广东省潮安县一座明代墓葬中,戏文是明代宣德年间(1431、1432年)的抄本,共有戏文六十七出,还附有锣鼓经和南散曲,学界普遍认为是宋元南戏在潮州的新编本,也是明代初年潮州有南戏演出活动的例证。在《金钗记》戏文出土发现之前,1967年上海嘉定县墓地发现了明代成化年间刊印的《白兔记》戏文,备受学界重视。而1975年《金钗记》手抄本戏文的发现,更加珍贵。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写到:“这一册宣德六、七年间写本的《金钗记》,早于成化本三十余年,而且还是手写本,不是刊刻,这才真正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戏文写本,其价值可想而知。”①
《金钗记》全称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正字”说明当时的艺人用的是中原音韵,还不是用当地潮州的方言来演唱。
《金钗记》是南戏戏文,南戏起源于北宋浙江东部温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来源于当时南方流行的民间小曲以及歌谣,还有词调和歌舞大曲的音乐等等,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南戏,“本宋元词,益已里巷歌谣。”《金钗记》全剧以宋元词为主,一百字以上称为长调,三十字以内称为短调,两者之间成为中调。词牌以前无联系,词牌进入戏曲以后有个过程,慢慢演化成一种戏文的结构,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散—慢—中—快—散的结构。《金钗记》按照戏曲结构的规律来规范。如序、引、令都是比较散的,慢放在第二段,曲牌可反复演唱,慢之后就是过曲,有多种形式,可一个曲牌反复演唱,形成类似AA1A2……结构,也可以两个曲牌反复交替形成类似ABAB……结构,还可以形成类似ABAB1AB2AB3……结构,最后一般有尾声。
《金钗记》全剧戏文共六十七出,所用曲牌一百余个,每出有的是单个的曲牌,有的是曲牌连缀体结构。全剧的曲牌构成以南曲为主,根据剧情、人物性格的变化吸收了部分北曲曲牌。曲牌来源也很多样,在一百多个曲牌中,有的来源于民谣小曲,如[排歌]、[太平歌]、[六幺歌]、[孝顺歌]、[散花歌];有的来源于小令,如[梁州令]、[蛮牌令]、[浆水令];还有的来源于唐大曲如[梁州序]、[惜奴娇序]等。因为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所用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要表现佛堂的音乐,用一般的曲牌很难实现,需要用专门的乐曲来表现,如[金字经]。
《金钗记》是南戏的演出本,同南戏的戏文体制一样,在第一出中是末角的道白,且没有演唱,一般叙述整个剧情的梗概。如“(白)众子弟们,今夜搬甚传奇?(内应)今夜搬刘希必刘金钗记。”点出演出的剧目,之后再简短概括剧情。正式的演唱是在第二出,一般都是小生先唱,这也是南戏的特点。如在第二出,由小生先唱曲牌[伍供养],可见,当时艺人遵守南戏的表演体制。这也是艺人们搬演的是南戏的例证。
在南戏中,在一曲牌的后面,唱同样的曲牌,称为[前腔]。[前腔]可多可少,有的用一个,有的可多次重复使用。《金钗记》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前腔]遵守前面曲牌的词格和音乐,而在实际的演出中,艺人会临时增减字句,词格会变化,音乐上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和变化,这都是艺人在演出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如《金钗记》在第十四出②:
[斗宝蟾] 年老掌理朝政,念吾家累代簪婴,想荣华富贵,皆因前定。孩儿,只愁你配亲恩缘事未成,算人生配合夫妻□皆前定。
[前腔]尊亲听奴拜禀,奴似奇花初开,含笑秀英,向东风未许轻吹,难为爹爹命可从,奴家未感专。
[前腔]娘行玉体花荣,嫩玉娇香,美貌聪俊,上楼中必遇知音情遣。鸳帷鸾凤枕,罗带绾同心。
[前腔]听禀采楼妆成,罗绮四围,采结相映,似蓬莱情接灿云仙境,择定来朝探信音,蓝桥路儿近。
三个[前腔]从词格和韵脚看,显然用的都是同样的曲牌,然而,词格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每一句的字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音乐也是有变化的。从曲牌音乐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出中,艺人们不是墨守成规的。反映了艺人们在演出中的实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演出场景。
二、关于“合”、“合前”
“合”是南戏的一种演唱方式,是演唱者在唱完一段以后,有人声相和的、类似于补充的一种演唱形式。“合前”完全是重复“合”的唱词和音乐,它们之间往往还有其它曲牌或者有道白。在《金钗记》戏文中,常有“合”、“合前”等字样。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演唱形式在潮剧音乐中还能发现它的踪迹。例如在潮剧《蔡伯喈
一、对《金钗记》曲牌的认识
《金钗记》1975年出土于广东省潮安县一座明代墓葬中,戏文是明代宣德年间(1431、1432年)的抄本,共有戏文六十七出,还附有锣鼓经和南散曲,学界普遍认为是宋元南戏在潮州的新编本,也是明代初年潮州有南戏演出活动的例证。在《金钗记》戏文出土发现之前,1967年上海嘉定县墓地发现了明代成化年间刊印的《白兔记》戏文,备受学界重视。而1975年《金钗记》手抄本戏文的发现,更加珍贵。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写到:“这一册宣德六、七年间写本的《金钗记》,早于成化本三十余年,而且还是手写本,不是刊刻,这才真正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戏文写本,其价值可想而知。”①
《金钗记》全称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正字”说明当时的艺人用的是中原音韵,还不是用当地潮州的方言来演唱。
《金钗记》是南戏戏文,南戏起源于北宋浙江东部温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来源于当时南方流行的民间小曲以及歌谣,还有词调和歌舞大曲的音乐等等,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南戏,“本宋元词,益已里巷歌谣。”《金钗记》全剧以宋元词为主,一百字以上称为长调,三十字以内称为短调,两者之间成为中调。词牌以前无联系,词牌进入戏曲以后有个过程,慢慢演化成一种戏文的结构,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散—慢—中—快—散的结构。《金钗记》按照戏曲结构的规律来规范。如序、引、令都是比较散的,慢放在第二段,曲牌可反复演唱,慢之后就是过曲,有多种形式,可一个曲牌反复演唱,形成类似AA1A2……结构,也可以两个曲牌反复交替形成类似ABAB……结构,还可以形成类似ABAB1AB2AB3……结构,最后一般有尾声。
《金钗记》全剧戏文共六十七出,所用曲牌一百余个,每出有的是单个的曲牌,有的是曲牌连缀体结构。全剧的曲牌构成以南曲为主,根据剧情、人物性格的变化吸收了部分北曲曲牌。曲牌来源也很多样,在一百多个曲牌中,有的来源于民谣小曲,如[排歌]、[太平歌]、[六幺歌]、[孝顺歌]、[散花歌];有的来源于小令,如[梁州令]、[蛮牌令]、[浆水令];还有的来源于唐大曲如[梁州序]、[惜奴娇序]等。因为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所用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要表现佛堂的音乐,用一般的曲牌很难实现,需要用专门的乐曲来表现,如[金字经]。
《金钗记》是南戏的演出本,同南戏的戏文体制一样,在第一出中是末角的道白,且没有演唱,一般叙述整个剧情的梗概。如“(白)众子弟们,今夜搬甚传奇?(内应)今夜搬刘希必刘金钗记。”点出演出的剧目,之后再简短概括剧情。正式的演唱是在第二出,一般都是小生先唱,这也是南戏的特点。如在第二出,由小生先唱曲牌[伍供养],可见,当时艺人遵守南戏的表演体制。这也是艺人们搬演的是南戏的例证。
在南戏中,在一曲牌的后面,唱同样的曲牌,称为[前腔]。[前腔]可多可少,有的用一个,有的可多次重复使用。《金钗记》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前腔]遵守前面曲牌的词格和音乐,而在实际的演出中,艺人会临时增减字句,词格会变化,音乐上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和变化,这都是艺人在演出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如《金钗记》在第十四出②:
[斗宝蟾] 年老掌理朝政,念吾家累代簪婴,想荣华富贵,皆因前定。孩儿,只愁你配亲恩缘事未成,算人生配合夫妻□皆前定。
[前腔]尊亲听奴拜禀,奴似奇花初开,含笑秀英,向东风未许轻吹,难为爹爹命可从,奴家未感专。
[前腔]娘行玉体花荣,嫩玉娇香,美貌聪俊,上楼中必遇知音情遣。鸳帷鸾凤枕,罗带绾同心。
[前腔]听禀采楼妆成,罗绮四围,采结相映,似蓬莱情接灿云仙境,择定来朝探信音,蓝桥路儿近。
三个[前腔]从词格和韵脚看,显然用的都是同样的曲牌,然而,词格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每一句的字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音乐也是有变化的。从曲牌音乐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出中,艺人们不是墨守成规的。反映了艺人们在演出中的实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演出场景。
二、关于“合”、“合前”
“合”是南戏的一种演唱方式,是演唱者在唱完一段以后,有人声相和的、类似于补充的一种演唱形式。“合前”完全是重复“合”的唱词和音乐,它们之间往往还有其它曲牌或者有道白。在《金钗记》戏文中,常有“合”、“合前”等字样。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演唱形式在潮剧音乐中还能发现它的踪迹。例如在潮剧《蔡伯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