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语言技巧 增效体育课堂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无不在于语言的沟通与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与升华,体育课堂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则会更直接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一、善用导入性语言,激趣拓思维
  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往往会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能够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在“语言导入”中,教师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语气及语调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或角色中完成不同思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投掷实心球”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保家卫国”的情境导入,“同学们,一场激烈的保家卫国战斗即将打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战士,如何才能打赢这场保家卫国的战役呢?今天,我们将尝试如何将炮弹(实心球)又准又远地打到敌营。”教师手持实心球模拟炮火连天的场景,拓展学生们的想象力,触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发自内心地走进战士的角色而准备加入战斗!
  在低水平学段“游戏导入”中,以儿童化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讲明游戏规则、注意事项,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身心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青蛙跳跳跳”一课,教师一边引领学生们观看“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的动画视频,一边问学生“孩子们,想不想跟着青蛙爸爸学习跳跃本領?看,我们场地上也有一片片的荷叶(体操垫),不小心会落到水里去呦!”用学生们都能听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们参与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入到了学生心里,教师既是游戏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增进了师生见的情感和学生的学练效果。
  二、善用过渡性语言,承上又启下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由开始导入环节、热身准备环节、积极学练环节、放松恢复总结环节四大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过渡都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技巧。简单直接的过渡会让学生产生衔接过于生硬的不适感,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过渡性语言,则会使课堂教学承上启下,顺畅自然。
  如“保家卫国战役”导入环节结束后,直接性地过渡:“来,同学们,现在我们做一下热身”,如此生硬地进入下一环节,就不如激励性地过渡:“战友们,大战在即,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吧!”随即带领学生们进行上下肢的运动与拉伸,为战斗打响做好积极的准备。进入积极学练环节,又可以设疑式地过渡:“同志们,现在有个困惑,我们打的炮弹近而又不准,怎样才能让炮弹又远又准地投到敌人阵地呢?”引发学生思考困惑、探究方法,找到投掷力度与角度的重点与难点环节。到了成功夺取战疫胜利之后,又可以情境式地过渡到放松环节:“战友们,我们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取得胜利,回到了后方,躺在舒适的草地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舒展我们的身体”。一节课就这样在自然的衔接过渡中结束了,通过前一环节的层层递进,将本节课的技术动作融入了进去,学生们兴趣高涨,意犹未尽地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再如“青蛙跳跳跳”的游戏环节,学生们跟着青蛙爸爸学本领,可以自然地过渡,从模仿青蛙爸爸的走一走、近距离的跳一跳,到“孩子们想不想跳得更远一些呢,看一看青蛙爸爸怎么做的?”,模仿青蛙爸爸利用屈膝、摆臂、蹬伸可以跳得更远、落地更稳,这种直观性的肢体动作和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在一次一次的鼓励声中、在一次一次大胆的尝试下,使学生一步步学到了跳得更远的本领。
  三、善用结束性语言,善始又善终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此环节既是本课之末又是下课之始,教师要善于选用合适的结束语,做到善始善终,并做好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如“同学们,今天的战斗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也暴露出大家耐力和力量素质较差等等一些不足,希望大家在家勤加练习,老师期待着大家在下节课《爬雪山过草地》(障碍跑)中更好的表现。”恰到好处地结束本课教学,既让学生们略感意犹未尽,又让他们更加期待下次课的来临。
  体育教学语言是一门多变的艺术,教师要善于掌握其技巧并灵活运用之,更好地与学生展开情感的沟通,唤起学生学练动机,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马冬(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273512);方德志(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煤矿学校,273512)整理
其他文献
《体育心理学》[1]中明确指出,往日的生活经验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像耐久跑、快速跑等项目,练习本身比较枯燥,对中小学生而言,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练习,不但很难有效提高他们的有氧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反而会造成学生“谈长色变”“谈短心颤”。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在传统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猜拳”游戏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头、剪刀、布”,便可以在跑步练习中用快乐“中和”疲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征集的1715篇案例,笔者作为筛选组的志愿者,明显感到这几年大家对如何撰写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以下简称:体育案例)有了基本共识,写出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体育案例,给人以启迪,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这些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在一线话题栏目组的支持下,笔者对如何撰写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进行了初步
2001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推出了一个崭新的栏目——一线话题,从那一刻起我便与这个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与它保持密切联系,并一直是“一线话题”栏目的联络员(图1)。我见证了它的壮大,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我回想“一线话题”栏目组组织的10次赛事,培养了如我一样不计其数的体育教师,同时也唤醒了大家的感恩之心,
科学、全面地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对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着可操作、可检测、可评价的原则,体育教学质量应该评什么、怎么评,及如何发挥评价的导向、引领作用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23期,就“如何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展开了研讨。  一、立足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在研讨关于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话题时
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版课程标准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基础上的完善、升华和创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对新时代深化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全面落实《课程标准(2017年版)》,广东省在加强
“同课异构”是指在同教材、同目标下不同教师或者同一教师在不同的场域运用不同的方法与理念,根据不同教师的理解进行上课的一种教研形式。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夯实教育教研实效性,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促进课堂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以《立定跳远》这一教材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例,呈现有效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的方法。  一、发挥“同课异构”的“导向”作用,
一、案例背景  青春期,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似乎一到这个年龄,所有人都会为之苦恼,可它却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青春期虽不是洪水猛兽,但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问题。作为教师,只有我们跟上他们“成长的节奏”,才能更好地把控课堂。现在学生青春期普遍提前,很多高年级的小学生面临着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二、案例呈现  11月末的沈阳天气很冷,简单的热身后,我开始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要使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需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1]。学生在身体练习行为表现、运动认知、心理感受的生成中,主要体现为“乐动会”[2]。笔者以基层体育教研员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形成发展学生的身体教育思维——让学生“乐”  (一)存在问题  一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并不快乐,往往是在被迫学练自己并不喜爱的体育学习活动,于
随着长三角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的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这就必然要求江、浙、沪的中小学体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以适应人民大众的需求。“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这一交流机制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主题论坛,引领方向  “两省一市”体育特级教师专题论坛是“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的3大板块(专题论坛、课堂教学观摩、体育活动展示)之一。每
一、案例背景  “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古人用智慧的言语向我们阐述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引导着世人用辩证统一的思想去分析问题。体育课堂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头牵着教师,一头系着学生而充满活力;一面尊重教材文本,一面激发学生而火花四溢;一边体现教学的计划性,一边展现教学的动态性而穩中求进。  障碍跑因其难度不同、障碍不同、挑战方式不同,深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