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意外,然而也就是这些意外才点缀了你的生活,丰富了你的行程。而课堂上的“意外”,更是让你有种喝完苦丁茶后的感觉。
我的学生是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累积的知识更丰富了,但还是不全面的,于是他们有了“知道”的欲望。因此,教师课前的细心备课,预设好的教学内容及答案往往在课堂上被学生“横加干涉”、“肆意破坏”,让人措手不及。我的教学经历中也有过这么一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另一首词——《水龙吟》……”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4中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的时候,由于前一节课已经介绍过作者,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快速地转入到指导学生对词的内容的理解与诵读上。按照诗词鉴赏的步骤,我先让学生听范读,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从而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再就是要求学生结合注解读懂词句,遇到不懂的就标记出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之后,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这首词。由于课前预习工作的到位,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大意把握得比较准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我让班中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换意见。学生们在课堂上最喜欢这种以他们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了,于是课堂上热闹起来了。
“老师,我们小组的同学有个问题想问您。”
学生在课堂上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信是每位语文老师都欣喜看到的。于是我说:“这位同学,你请说。”
“这首词的作者是位爱国词人,上片中词人由眼前的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生发一种忧愁与怨恨,这个我们都能理解。但后面有一句‘把吴钩看,栏杆拍遍’却不好理解,他看宝剑也就算了,干嘛去把所有的栏杆拍遍呢?”
“老师,辛弃疾他破坏公物!”调皮的学生冒出了这么一句,于是全班的学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对于学生突然间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有疑问的一句,是这首词中很重要的一句,也正是最能表现词人内心情感的一句;忧的则是,“拍栏杆”确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种行为,我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种行为呢?
情急之时,我一眼瞄到了很久以前就放在课室墙角的用来拉投影幕的一把一米多长的铁钩。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闪过脑海。
“同学们,要理解作者的‘破坏公物’行为,首先同学们要把这句子中词人的几个动作表演出来。现在请你们仔细揣摩一下,做好表演的准备。”学生们听说可以表演,课堂上又热闹起来,几个学生均在跃跃欲试。于是,我请了三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中有位学生表演得特别认真。只见他捧着“宝剑”(铁钩),眼神聚焦在“宝剑”上,口中连声长叹,头也不停地摇着,一副沉痛万分的样子。突然,-他把“栏杆”(讲桌)拍得雷响,口中还大声自语:“我的,宝剑啊!你都生锈了,还是没有用处啊!”表演者激情万分!学生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水已到,渠将成。到此,我赶紧提问:“按理说,宝剑最应该用在什么地方上?”
“战场!杀敌!”
“立下赫赫战功的辛弃疾,看到这把宝剑生锈的可悲现状,会想到什么呢?”
“应该会想到他自己满怀报国之心,却报国无门,就像这把宝剑的下场一样!”
“报国无门!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报国无门的爱国词人郁愤满胸。如果你就是词人,你会用何种方式来发泄这种情感?”
“哦,我明白了!老师,辛弃疾的‘拍栏杆’是不是类似于由于愤怒‘拍案而起’的表现?”
“‘拍栏杆’正是词人报国无门这种情感的外现了。”
只要智慧应对,课堂上突发的“意外”又何惧?
我的学生是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累积的知识更丰富了,但还是不全面的,于是他们有了“知道”的欲望。因此,教师课前的细心备课,预设好的教学内容及答案往往在课堂上被学生“横加干涉”、“肆意破坏”,让人措手不及。我的教学经历中也有过这么一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另一首词——《水龙吟》……”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4中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的时候,由于前一节课已经介绍过作者,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快速地转入到指导学生对词的内容的理解与诵读上。按照诗词鉴赏的步骤,我先让学生听范读,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从而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再就是要求学生结合注解读懂词句,遇到不懂的就标记出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之后,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这首词。由于课前预习工作的到位,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大意把握得比较准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我让班中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换意见。学生们在课堂上最喜欢这种以他们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了,于是课堂上热闹起来了。
“老师,我们小组的同学有个问题想问您。”
学生在课堂上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信是每位语文老师都欣喜看到的。于是我说:“这位同学,你请说。”
“这首词的作者是位爱国词人,上片中词人由眼前的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生发一种忧愁与怨恨,这个我们都能理解。但后面有一句‘把吴钩看,栏杆拍遍’却不好理解,他看宝剑也就算了,干嘛去把所有的栏杆拍遍呢?”
“老师,辛弃疾他破坏公物!”调皮的学生冒出了这么一句,于是全班的学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对于学生突然间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有疑问的一句,是这首词中很重要的一句,也正是最能表现词人内心情感的一句;忧的则是,“拍栏杆”确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种行为,我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种行为呢?
情急之时,我一眼瞄到了很久以前就放在课室墙角的用来拉投影幕的一把一米多长的铁钩。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闪过脑海。
“同学们,要理解作者的‘破坏公物’行为,首先同学们要把这句子中词人的几个动作表演出来。现在请你们仔细揣摩一下,做好表演的准备。”学生们听说可以表演,课堂上又热闹起来,几个学生均在跃跃欲试。于是,我请了三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中有位学生表演得特别认真。只见他捧着“宝剑”(铁钩),眼神聚焦在“宝剑”上,口中连声长叹,头也不停地摇着,一副沉痛万分的样子。突然,-他把“栏杆”(讲桌)拍得雷响,口中还大声自语:“我的,宝剑啊!你都生锈了,还是没有用处啊!”表演者激情万分!学生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水已到,渠将成。到此,我赶紧提问:“按理说,宝剑最应该用在什么地方上?”
“战场!杀敌!”
“立下赫赫战功的辛弃疾,看到这把宝剑生锈的可悲现状,会想到什么呢?”
“应该会想到他自己满怀报国之心,却报国无门,就像这把宝剑的下场一样!”
“报国无门!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报国无门的爱国词人郁愤满胸。如果你就是词人,你会用何种方式来发泄这种情感?”
“哦,我明白了!老师,辛弃疾的‘拍栏杆’是不是类似于由于愤怒‘拍案而起’的表现?”
“‘拍栏杆’正是词人报国无门这种情感的外现了。”
只要智慧应对,课堂上突发的“意外”又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