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小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对“即使我们身处逆境,但只要有梦想,有追求,就能成功”这一人生不变的真理做了最好的诠释,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丑小鸭》。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简析
《丑小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章。它是根据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而成的一篇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感悟的作品。文中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童话形象—丑小鸭。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有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放手交给他们自己去发现、去解决,我们只需要顺势点拨即可。可二年级的孩子读书却不够细致,往往流于形式,在深入领会课文的主旨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悟读法和自主探究法。
学法:学生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教学中积极倡导的。结合本课情节曲折、寓意深刻的特点,这节课运用的学法是想象法和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悟文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识字写字是低段的教学重点。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对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加以复习,听写“灰灰的、讨厌、丑小鸭、天鹅、翅膀”这五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请同桌互相对改,并及时订正错字。这一环节的实施为阅读和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夯实了基础。
其次让孩子们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根据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从而为深层感悟打下基础。
(二)细读品味,披文入情
1、初步感知,美丑对比。在这个环节中,我以“丑小鸭的丑”和“他变成白天鹅之后的美”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子。这是描写丑小鸭丑的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这是描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很美的句子: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并且较为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后,出示这样两幅图片(对比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会将自己看图的感受带进阅读里,并通过朗读强化他们内心体验。
2、潜心会文,多元感悟。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这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洁白美丽的天鹅呢?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丑小鸭不幸人生经历的环节中去。在这一环节中,我十分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首先让学生自由品读3——6自然段,用心体会丑小鸭的人生经历。然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学生的确有自己的认识:有的说这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有的说这是一只孤独的丑小鸭,还有的说这是一只勇敢的、坚强的丑小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此时,教师相机将学生的理解写在黑板上,从而突出不同学生对丑小鸭这个童话形象的多元理解。
(1)感受丑小鸭的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又让学生带着这些感受再来品读3-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段落。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本着“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阅读原则,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学会”向“会学”过渡。所以在学生静心品文后,自主交流时,我适时引导学生捕捉重点词“咬、啄、讨厌、孤单、欺负”等进行仔细品析。
(2)感悟丑小鸭的志。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再次细读3-6自然段,感受历经磨难的丑小鸭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他深深地被白天鹅的美所震撼,它强烈地向往着美丽,渴望着命运的改变。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播放画面(一只只展翅翱翔的天鹅,他们那种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气势,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感悟并体验了丑小鸭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追求梦想的美好品质。此时,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琢磨词句,进一步体验文中的情感,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自然就水到渠成。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且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厚学生的阅读量。所以,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深化主旨。我告诉学生:这个让我们感动的《丑小鸭》是安徒生的自传体童话。这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曾写过168部童话作品。同时,以推荐的形式引领学生课下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享受经典的魅力。这样的设计既立足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深化了主题,拓宽了语文的外延。
【作者单位:焦作市解放区学生路小学 河南】
一、教材简析
《丑小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章。它是根据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而成的一篇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感悟的作品。文中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童话形象—丑小鸭。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有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放手交给他们自己去发现、去解决,我们只需要顺势点拨即可。可二年级的孩子读书却不够细致,往往流于形式,在深入领会课文的主旨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悟读法和自主探究法。
学法:学生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教学中积极倡导的。结合本课情节曲折、寓意深刻的特点,这节课运用的学法是想象法和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悟文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识字写字是低段的教学重点。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对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加以复习,听写“灰灰的、讨厌、丑小鸭、天鹅、翅膀”这五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请同桌互相对改,并及时订正错字。这一环节的实施为阅读和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夯实了基础。
其次让孩子们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根据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从而为深层感悟打下基础。
(二)细读品味,披文入情
1、初步感知,美丑对比。在这个环节中,我以“丑小鸭的丑”和“他变成白天鹅之后的美”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子。这是描写丑小鸭丑的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这是描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很美的句子: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并且较为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后,出示这样两幅图片(对比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会将自己看图的感受带进阅读里,并通过朗读强化他们内心体验。
2、潜心会文,多元感悟。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这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洁白美丽的天鹅呢?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丑小鸭不幸人生经历的环节中去。在这一环节中,我十分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首先让学生自由品读3——6自然段,用心体会丑小鸭的人生经历。然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学生的确有自己的认识:有的说这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有的说这是一只孤独的丑小鸭,还有的说这是一只勇敢的、坚强的丑小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此时,教师相机将学生的理解写在黑板上,从而突出不同学生对丑小鸭这个童话形象的多元理解。
(1)感受丑小鸭的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又让学生带着这些感受再来品读3-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段落。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本着“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阅读原则,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学会”向“会学”过渡。所以在学生静心品文后,自主交流时,我适时引导学生捕捉重点词“咬、啄、讨厌、孤单、欺负”等进行仔细品析。
(2)感悟丑小鸭的志。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再次细读3-6自然段,感受历经磨难的丑小鸭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他深深地被白天鹅的美所震撼,它强烈地向往着美丽,渴望着命运的改变。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播放画面(一只只展翅翱翔的天鹅,他们那种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气势,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感悟并体验了丑小鸭在艰难的生活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追求梦想的美好品质。此时,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琢磨词句,进一步体验文中的情感,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自然就水到渠成。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且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厚学生的阅读量。所以,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深化主旨。我告诉学生:这个让我们感动的《丑小鸭》是安徒生的自传体童话。这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曾写过168部童话作品。同时,以推荐的形式引领学生课下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享受经典的魅力。这样的设计既立足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深化了主题,拓宽了语文的外延。
【作者单位:焦作市解放区学生路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