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语文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 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与习惯养成,首先要从激趣入手。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感负措施.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制造悬念和问题.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运用情境教学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仿佛身临其境,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如教学《妈妈的爱》一文,为了使学生懂得的意识。可创设以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有关母爱的图像,让学生听、看完后问:“妈妈好不好?妈妈究竟好在哪里?”“我”的成长和妈妈的爱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看课文里怎样写妈妈对孩子的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画一幅表示妈妈对自己的爱的图,写几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的话。在绘画中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在写话中自己懂得回报妈妈的心情。这样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歌曲中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绘画中认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写话中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充分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设下疑点,激发阅读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意志是学习的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很不稳定,学习主要是凭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的课文才会积极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阅读教学中的设疑,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选择设疑之点。如教学《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从课题处设疑: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2、小蝌蚪的妈妈究竟去了哪里呢?3、最后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怎么找的?这些新奇的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字词处设疑。在句子上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能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的兴趣就会被激发。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让学生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关爱。
  三、潜悟美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材中许多写景的诗文或段落,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若通过专家配乐朗读或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继而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反复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想像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唤起美的共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如《金黄的大斗笠》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分部分赏析课文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风雨来临前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指导他们读得轻慢些,但要重读表色彩和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到了“蓝天、乌云、绿海(形容庄稼)、绿叶、雪白、青草”等色彩词以及“挥、看管”等人物动词并加以重读。还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像:这里有干净的蓝天,有山,有梯田里像绿海浪头的庄稼,有短裤男孩儿挥着挂满绿叶的树枝,看管着一只雪白的小山羊,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学生很自然地领略到了这里的恬静、秀美(“乌云”也遮挡不住),少数学生还发现了其中的劳动美(有庄稼、男孩为证),就更难能可贵。学生被文中的自然美、劳动美深深打动,就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四、联系写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提供丰富的语言积累
  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为孩子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和语言储备,为今后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标》指出:要让孩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这些 “语言材料”、“有新鲜感的词句”都是通过阅读来提供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和孩子讲作文的方法,而忽略了语言材料的积累,孩子是永远也学不会写作的。这就如只教给孩子砌房子的方法,而不提供木料、砖瓦一样,孩子写作的这座大楼永远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反过来,如果给孩子必备的材料,再加以适当的指導,孩子或许会构建起姿态各异、别致新颖的建筑。
  2、 提供丰富的写作方法
  学生习作方法的掌握更多的是通过对于文本的模仿来实现的。因此,对于具有典型写作方法的课文,我们不妨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这上面,促使学生能够吸收到更为均衡的语文营养。如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叫《荷花》,教师出示了教学挂图,要求学生看着挂图说说荷花给你的感受,学生只能说出:美丽、漂亮、优雅等词语,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具体说说对于荷花的感受,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表达。显然,这一个环节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产生对荷花的美好感受,而在于利用“愤”、“悱”的效应,启发学生。如果是前者,完全没有必要学《荷花》一文,而只要把孩子带到荷花池边就可以了。于是,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荷花的这种优雅、美丽的感受描述得如此具体的呢?通过引导,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能给人具体生动的感觉。
  总之,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构成,阅读是其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时常会有家长来问我关于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rn“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成绩怎么就是不见长呢?”rn“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文水平怎么上不去呢?”rn“我
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努力成为善于进行教学研究,以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否则,我们就会落伍。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教师教育教学仅围绕升学这一目标转,学生考试的分数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生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成为区分“好学生”和
[摘 要]考试的最主要目的是检测前一阶段复习的效果,从中去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及其与复习目标的差距,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依据和方向。试题讲评,其实与平时练习讲评无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属于粗心大意失分的,要通过训练改变这种做题的不良习惯;属于认知缺陷造成的失分,要及时复习,弥补知识结构上的漏洞。学生做此题失分情况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进行推理推断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不能使相关的知识连结。
本文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基础,主要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对奥巴马2012年感恩节演讲进行人际功能分析,旨在揭示演讲者是如何使用恰当的语
一、问题的提出rn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在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
在语言所携带的社会和文化经验中,权力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具有政治和文化承当的媒介,各个群体为控制它而展开斗争,从而建构和复制社会与文化中的不平等.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势在必行,课件的开发是应用CAI技术的关键,内容的构思,方法的创意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学生认知结构的探索,这些实际上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很好的诠释。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它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通过教学软件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构成“人-机”交互对话环境,以完
[课案片段一]rn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rn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个体独特阅读体验和多元解读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精当地组织、引导和参与.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和对新课程理论的误读,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误区仍然客观存